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汇报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9885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幼小衔接活动汇报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拉贡幼小衔接交流材料汇报人:任琴 2016.6.16 从幼儿园到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件大 事,也是孩子心理成长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 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做好“幼小衔 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是所有老师和家 长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就根据我校的一些实际做法,在此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学 习。 一、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只有了解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根据这些特点有的放矢的对孩子进 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大致可以概括 为这么五点。 1、以自我为中心。当

2、前入学的孩子,对“纪律”这一概念很陌生,自我 意识非常强,这不仅因为他们当中大多是独生子女,或是二胎,所以任性,随 便。在课堂上,他从来不管别人是否在发言,只要想说,他就会举手喊“老 师”,要求发言,做事很少考虑到别人。课下,活泼好动,自我感受,自我存 在感强。 2、活泼好动,喜爱游戏。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 3、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兴趣。他们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 事。比如说,老师换件新衣服,他们的目光就会集中在老师的衣服上,还会很 热情的告诉老师“今天的衣服真漂亮”;老师外出学习几天,他们会很主动地 来问老师“这几天去了哪里,我们都很想你”。他们的新鲜感比较强,但是能 保持的时

3、间却很短,如:刚刚纠正的握笔姿势过了一会又错了,刚刚挺直的背 不出一会又弯了。 4、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比如:为什么要学习?一年级孩子是不太清 楚的。再比如:叫他复习功课,他可能津津有味地看书本后面的插图,一听到 其它声响,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 5、一年级儿童的认识过程与学前儿童还有许多相似之处,无意性和具体 形象性仍在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学校生活和教育的条件下,有意性 和抽象概括性正在迅速发展。形象记忆在一年级儿童记忆中还占重要地位。一、正 二、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 (一)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要求 学生课堂常规要求(试行) (规范言行培养习惯)1 、课前准备: 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

4、用品,书本、练习本。书本统一放在桌面的右上 方,文具盒横放在桌面正中间。 2、候课、坐姿:上课预备铃响起,要立即进入教室安静坐好,左臂在下,右臂在上平放桌 面,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或并拢),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安静听、背古 诗。 3、铃声响后: 古诗背完后:教师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快速立正站好 后,再鞠躬向老师问好:“老师,您好!”老师也鞠躬回礼:“同学们好,请 坐!”学生再按照要求安静坐下。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宣布下课后,由班长喊“起立”,学生鞠躬说:“谢谢老 师!”,老师说:“同学们再见”! 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后,离开座位,喝水、上厕所、出去活动。 4、举手发言: 右手自

5、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肘部不离开桌面。 5、学会倾听: 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地听,边听边想:别人说什 么,说的对不对,完整不完整,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发表 自己的观点:或陈述、或补充、或更改。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未得教师 许可不得离开座位和教室。 6、朗读、默读: 坐着读书时,书放在桌上,双手拿书,书向外自然倾斜。站着读书时,要 站直站稳,双手拿书,书向外自然倾斜。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吐字清晰, 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唱读,不指读、学习按 照要求停顿。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边 思考边批注。 7

6、、语言表达: (1)、能说完整的话。 (2)、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言亲切,态度诚恳。 (3)、质疑时,学会用“为什么, ”“我有一个问题: , ”;请问 老师(或同学)等句式。 (4)、回答问题时,学会用“我读了这段话知道了(明白了), ”;“我 是这样想的 , ”“我体会到 , ”,“我还认为 , ”;“我有不同意 见, ”;“我补充 , ”;“我们小组的意见是 , ”等句式。 8、握笔姿势: 拇指、食指捏着,中指、无名指托着,小指往里藏着,笔杆向后躺着,笔 尖向前斜着。 9、写字姿势: 做到“三个一”,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10、合作交流: 听到老师开始的

7、口令后再动手、动口,小组交流时要小声、有序,完成后 用坐姿告诉老师。 (二)、守纪律、讲秩序的常规要求1:在教学区、楼道里轻轻走靠右行,不大声喧哗 具体要求: 要求学生在教室、楼道说话、走路、关门轻,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走路、上 楼梯方法。我们学校要求两人以上就成行列。 要求学生不打扰别人,在教学区内行走要轻声慢步,不追逐打闹、大声 喧哗。 要求学生上下楼梯不跑跳推挤,不跨双层台阶、靠右行走。2:课间守纪律 具体要求: 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课间守秩序的重要意义。 要求学生课间不在教室里吵闹。 要求学生在课间活动过程中不追跑打闹、不做危险性游戏,做正当游 戏。老师要在课间多多关注孩子的纪律和行

8、为。 教育学生课间游戏时能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课间活动:一年级教师课间上半年要与学生一起活 动,组织参与到他们有益的课间活动中。3:路队的要求 具体要求: 训练学生听到口令后,快速集合排队,站队快、静、齐,排队过程中不 得讲话。要求在队伍中站直、手放于两侧,紧贴裤线。 走路时,抬头、挺胸、臂摆平、两人一伍对齐。 军体喊口令,学生听口令,步伐一致。 教师要跟班,队伍行进时要跟在队伍的一侧。 三、我校一年级教师根据学校常规要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一些做法。 1、初入学校利用一些儿歌来帮助学生规范行为。 习惯歌 铃声响,进课堂,书放好,坐端正。 老师讲,专心听,动脑筋,认真想。 要发言,

9、先举手,站起来,大声讲。 同学讲,认真听,对不对,要讨论。 只要你,能遵守,好习惯,定养成。 上课下课 小桌椅,排排好,下课了,要休息, 老师上课我坐好,别忘书本摆放齐。 两眼看前勤思考,打开水瓶咕咚咚, 学习知识本领高。上完厕所再游戏。 要发言,先举手, 老师请我再开口; 小学生,爱学习, 养好习惯真受益。走路歌值日生 教室里,轻轻走,小小值日生,责任可不轻。 走廊上,慢慢走,清晨早到校,开窗来通风。 转弯口,减速走,扫地摆桌椅,黑板擦干净。 上下楼梯靠右走。共同来保持,创造好环境。 几人结伴不打闹, 集体行动列队走, 遇上拥挤停三分, 主动谦让安全走。 还有爱护公物的一些儿歌等等。 2、新

10、组建的班级,班主任要确立自己班的班训,根据所制定的班训,形 成本班特有班级风气。体现在班级的布置,班队活动的开展等方面。 3、利用评价来强化学生行为。 跟据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希望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能有好的行为习惯的养 成。 四、课堂的幼小衔接 幼儿园和一年级都把习惯培养放在首位,良好的习惯重于单纯知识的掌 握。但是课堂教学的方法上侧重点不同。小学一年级开始有了硬性的教学任 务,学生的学习任务开始加重,幼儿园的课堂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 而且是能学多少是多少,小学的课堂则以学为主,尽可能的使方法多样,并适 当的加入游戏。结合今天的两节课,简要的介绍一下我校一年级语数课堂教学 的基本模式。

11、语文课堂: 绘本的教学是我们专为1、2 年级学生设立的课程,也要求低 年级学生多读绘本。 1、选材方面(适应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首先,图文并茂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绘本更是用很少的语言道出微妙 的道理。然后让小学生从大师们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在学生的语言发展方面我 们为学生专门安排了写绘作业,采取一种学生最愿意接受的学习形式进行学 习。 2、备课思路 我校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每人购买一本手心里的光这本书,书中专门 介绍了关于绘本教学的方法,这节课就运用手心里的光中了解到的一些方 法给孩子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懂得 道理。 3、现在的语文低段教学 现阶段的小学语

12、文课堂教学,在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更注重语文习 惯的培养:喜欢阅读、善于发现、敢于表达、富有想象、独立思考、积极合 作,这些习惯的形成尤为重要,它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将会让孩子受益终 身。而这些习惯的萌芽期和塑造期就在大班和一年级时期,所以这段时期必须 要有一个积极的引导。首先要让孩子有主动识字、用字的意识,通过生动的字理故事让孩子再产 生识字的兴趣。方法多样、形式多样,通过学一字识一串的原则,保证一年级 完成 2000 字的识字任务,并伴有上七个汉字故事,从而在孩子心目中汉字成 为具有生命的精灵。 其次,低段的语文教学主要通过“海量识字”从而实现“海量阅读”,这 是孩子通过识字后用字的第

13、一步,也是真正意义上阅读的启蒙。但是这种阅读 启蒙幼小不应该是断层的,它应该是呈梯状的,因为只有有了儿时的阅读意识 和阅读习惯,独立“用字”阅读启蒙才是有基础的。普通阅读和“用字”阅读 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读故事,后者是带着丰富的字理故事对汉字的丰富感知来 感受故事的,也就是带着理解和情感读书的,这样孩子才会有个性的、丰富的 阅读感受。所以阅读习惯的培养应是一个持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次就是倾听和表达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是听、说、读、 写的能力 , 听是所有能力的前提,会听才会思考,所以孩子一开始在课堂上就 要让他学会倾听。比如:你听到了什么?你对那就话感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 创

14、设情境,给出一段话训练孩子提炼关键信息,这是一个思维整合、发散的过 程,训练要持之有序。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不断的倾听和模仿中积累起表达的 基础。此外在培养孩子表达时,第一次就告诉他发言要大声,这是自信勇敢的 表现,同时在培养孩子大胆自信表达外还要说真话,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是独立思考的前提。 4、跟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希望学生在幼儿园中获得的相应知识和能力。数学课堂: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注重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形成 过程,一节课上也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合作交流、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得 出结论、方法、规律等,从而再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

15、较差,根据这个年龄特点, 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 知识毫无兴趣。因此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很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耳听、 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产生对 新事物的兴趣。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直观教学。 自实施生本课堂教学以来,我们都是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先研究,课 上主要是小组讨论、交流思想。然后是汇报展示、课堂练习,把课堂交给了学 生,从而培养、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堂希望幼儿能在幼儿园阶段有一定动手能力、简 单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打好基础,搞好衔 接,绝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学生尽快适应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 突变,是我们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老师的重要任务。感谢教研室举行这样的交 流活动,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减小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一坡度,为了巴拉贡教育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幼小衔接工作的蓝图 上,填上一笔最绚丽的色彩。2016.6.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