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7《美学》全书知识重点——通过必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4391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6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037《美学》全书知识重点——通过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00037《美学》全书知识重点——通过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00037《美学》全书知识重点——通过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00037《美学》全书知识重点——通过必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00037《美学》全书知识重点——通过必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037《美学》全书知识重点——通过必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37《美学》全书知识重点——通过必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 【知识解读】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主要包括了三个层面:美学 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人类的知识大体可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美学不是科学,即不属于自 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 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其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美学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把它作单一的研究,它 和很多学科有交叉,有相互的渗透、 影响和综合。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综 合性的人文学科。 识记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知识解读】

2、 审美关系和审美现象是人类诞生以后才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最先形成审美 意识, 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美学 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不是从人类诞生之前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 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美学产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历经数千年的人类审美实践和 美学思想的积累之后,真正意义上成为独立学科的美学于18 世纪中叶诞生。美学是人类 美学思想逐步积累的基础上诞生的,这是美学研究者们的共识。它与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 以及审美意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的 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

3、的哲学概括。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审美意识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 基本内容, 人的审美意识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促成了新的美学思想的产生,同时 也促成了美学这门特殊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识记“美学”的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 【知识解读】 (1)美学的原初意义。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柏 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大哲学家都参与了美的探讨和争论。但他们关于美的观点、见解常常 和他们关于真、善的认识混在一起。思想家们的美学观点常常夹杂在政治、哲学、宗教、 道德、 艺术甚至史传、书札、批注等论著中。人们还没有从那些混杂交织的思想体系中

4、为 美学寻找出一个独立、特殊的的研究对象。18 世纪中叶以后,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自然科学等近代学科进入了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与美学密切相关的哲学,为美 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鲍姆加登在自己的哲学 体系中,第一次把美学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1750 年鲍姆加登出版美学一书开始的,但它的产生建立自古 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是以往美学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 鲍姆加 登关于美学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感性认识的学科。他 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研究知或人的理性认识有逻

5、辑学,研究意或 人的意志有伦理学,而研究人的情感即相当于人的感性认识则有“Aesthetic” 。 “Aesthetic” 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感性学”,后来翻译成汉语就成了“美学”。1750 年鲍姆加登 正式用“ Aesthetic”来称呼他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 (2)现实变化。鲍姆加登之后,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德国古典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 近现代美学三个重要阶段。在德国古典美学阶段。康德和黑格尔对美学卓有贡献。康德以 他的三大批判著称于世,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美学根本问题,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美学理论体系。康德之后, 黑格尔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到了顶峰。马克思 在

6、其许多著作中也论及了大量的美学问题,尤其是他把实验的观点引入美学研究,为美学 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近现代西方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美学思潮有德国费希纳的“实验美学”,英国贝尔的“有 意味的形式” 、美国杜威的 “经验美学” 、意大利克罗齐的 “形象直觉说 “、英国布洛的 “心 理距离说”、德国里普斯的“移情说”、弗洛伊德的“里比多”理论以及后来的分析美学、 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接受美学等等。 识记实践概念的含义 【知识解读】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 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和 环境、 主体

7、和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他说,环 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坚 持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类自我创造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理论为 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根本基础。马克思科学地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 里, 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既包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政治活动、 道德活动、艺术审美活动和其他种种精神生产活动。 识记审美活动、 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等基本概念的 内涵 【知识解读】(1)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作为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

8、在感性与理性的统 一中, 按照“美的规律” 来把握现实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性实践,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 个不可缺少的部份,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 (2)美与审美形态。广义的美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派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 所呈现出来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审美形态就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 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3)美感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也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美感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与审美 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允到了 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

9、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 的自由感、 幸福感和愉悦感。它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同时生成 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4)艺术与艺术活动。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三环节循环往复的 动态流程当中, 离开了任何一个环节,艺术都不复存在。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的方 式, 也是最典型的形态。审美活动的一切特性和规律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集中、最全面的 体现。 (5)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即美育,有狭义和广义两层意思。狭义的美育是指有意识地通过 审美活动, 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精神素质,焕发人的精神风貌。广义的

10、美育 是指通过审美活动,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成长和存在方式,促进人向理想的、自由的、健 康的、精神丰满的人生成。 领会美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审美活动 【知识解读】(1)美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 有的审美现象, 人类的审美现象涉及的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现象不仅十分复杂而 且常常会产生矛盾,更增加确定美学研究对象的困难。审美对象受到历史条件、民族状况 的制约, 从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这些重要特征。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并非固定 不变的,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变化,“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十分典型地揭示了女 性美的历史变化。这一切都

11、说明了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2)全面、准确地理解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作为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在研发与理 性的统一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现实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性实践。概括地说,审美活 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审美活动以一种审美(艺术) 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生产劳动。这里面又包括了两 层意思:一是在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中,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二是人类生活 与生产劳动的静态成果,以其美的外在形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内容,感性地 显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从而使人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对一这成果进行审美观照。 由于审美活动已经从物质的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它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不是隐

12、藏在实用价 值背后, 而是已经在人类生活和劳动生产及其成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 这时的审美 价值将以特殊的形式成为衡量一切生活与生产劳动合理与否的重要尺度。 在审美活动中,对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把握,更多是从感性形式方面进行的。 领会美学学科的研究方法 【知识解读】 美学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这就决定了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多 样性。美学史上,美学研究曾经采用过科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 等等。 这些方法曾经取得过不少的成果,为美学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但是,美学研究 的诸多方法有主次之分、层次之分以及核心与附属之分。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的核心方 法当是哲

13、学方法。首先,美学从放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其次,实验方法在美学研究中的有 效性是可疑的。再次,美学作为哲学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学科,其研究无疑就当依赖理 性思考。最后,在今天的背景下,美学已经发生深刻的世纪变革。总而言之,美学研究的 方法应当而且只能是哲学的方法。美学研究的各种哲学方法既体现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 原则,又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过程中相互为用。 领会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知识解读】美学最初是依附于哲学的,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却从来没有脱离过哲学。 所有的美学理论都有它的哲学背景,哲学是美学的根基,美学必然饮食着哲学的品格。美 学的多种研究方法之中,最核心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其区别是

14、,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 界以及人类主观世界的最普通的规律,美学则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 领会美学理论应当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 【知识解读】 美学史上的各种美学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中国当代的美学理论毫无疑问应以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为哲学基础,具体说就是应当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社会存在论构成美学 理论的哲学基础。首先, 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 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其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 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自 由作为哲学范畴,根本含义是人通过自己以物质生产为基础、

15、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全面的 人生实践而获得的超越和解放。即从他者他律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而以自己为根据,自己 决定自己, 自己选择自己。 因此, 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 概念, 也是从人的实践一存在向审美、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人在实践中,在内不受 功利欲望的支使,在外不受他者他律的限制,而全身心沉浸于天地万物一体的关系,与天 地万物一道,自己如此地生成、显现、动作、存在,便是人生在世的自由状态。人生在世 一旦达到自由状态,审美情景就会应运而生。 领会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 【知识解读】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是: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 美经验、 艺术

16、与艺术活动、 审美教育。 其中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是美学思考的起点、焦点、 重点、 二者是同属于一个层次的概念,不可分割, 它们偏重于客体方面的呈现便成为各种 各样的审美形态即第二个问题,它们偏重于主体方面的体现便是丰富多样的审美经验 即第三个问题。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的最高级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所以,它也 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审美教育内在地相关于人生实践,是提高人生境界的重要方 式, 是美学理论最后的落脚石。弄清楚五个基本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理解美学学科的 前提。 领会美学境界的主要特点 【知识解读】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情境。它是戸与景、心与境、 主体与客体、 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同时, 这种情境的有机统一表现在接受效果上又是 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其中,有限的 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象和韵味。在这种无限的情思和自由的想象中,生成的是 包孕了无限韵味的意蕴,从而比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审美更自由无碍、更有内涵、 更耐人寻 味、 更具审美价值。 人生境界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换成审美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