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春》教学设计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3555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春》教学设计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春》教学设计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春》教学设计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春》教学设计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年秋季版)《春》教学设计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春》教学设计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春》教学设计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抓住特点和分层次的写景方法;. 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 . 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引导学生掌握写景散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中。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抓住特点和分层次的写景方法,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2、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来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

2、媒体营造出自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2、朗读教学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3、探究讨论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成功之法。一、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以及对春天所寄寓的感情。” 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同时展示课件,配以春天的影像及音乐,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由景入情,进入到春的回味和想像之中。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了生机,春天如诗情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春,走进那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

3、净化。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朱自清 (1898-1948)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 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背影、 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 年至 1937 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学生录音2、学生齐读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

4、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读时可用学生作品或运用课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3、整体感知(1) 文章按“盼春”“绘春”“赞春”写的,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2)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第一部分: (1) 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 (2-7) 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 (8-10) 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3)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板书:春醒图自然苏醒春草图小草报春春花图百

5、花争春春风图微风吟春春雨图细雨润春迎春图勤人迎春四、分段朗读示范讲解 (春醒图、春草图) 1、学生齐读春醒图、春草图的段落2、示范讲解“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解析: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 ,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解析: 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 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特写镜头一是春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解析: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

6、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解析: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在春草图中, 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特写镜头二是花木争荣:“桃树、杏树、梨树,你

7、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解析: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五、提出问题研讨解决1、研讨春风图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由同学们将预习时的问题提出来,请承担本段的小组同学进行讲解。不会的,大家研讨,教师指导完成。重点:课文从哪些角度写了春风?好在哪里?连

8、用三个比喻好在何处?雨中景物从哪个角度写对的?抓住关键词赏析。3、研讨迎春图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十自然段由同学们将预习时的问题提出来,请承担本段的小组同学进行讲解。不会的,大家研讨,教师指导完成。重点:这幅图画中什么是主体?写人的作用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 ,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分析比喻段。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 “象落地的娃娃” 、 “象小姑娘” 、 “象健壮的青年”概括了春天富有朝气和充满生命力的特征,表达了作者讴歌春天的一片挚爱之情,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 六、布置作业,写作训练:有个作家说: “春天来临,风和日丽,气象迷人。如果在这个季节里不出门看一看春天的丰姿,与天地同享欢乐,那简直是对春天的伤害和不敬。”在内心里,我慢慢有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明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出游一次,你和春天有约吗?请以我和春天有约为题写一篇短文。 400 字左右。七、板书设计春朱自清迎盼望着绘草、花、风、雨、人春醒图自然苏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