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推敲[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6979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推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推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推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推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推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推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推敲[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9 推敲备课日期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学会 14 个生字。绿线中的4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 的意思。 、会用“即使 , 也, ”造句。 、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 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指导用“即使 , 也, ”造句。 教学准备课文光盘。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一、复 习检查。二、导 读课文。、听写下列词语: 皎洁推 敲 斟酌妥帖、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 年因(),出家当了和尚。第二自然段、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 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 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 敲门声惊 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 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 的,用“”画出来。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 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 岛 和 朋 友 李 凝的 友 谊 非 同 一听写词语口头填空按要求说说指名交流般?、理解重点句: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 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读句子,说说

3、这句话 什么意思。()指导读好这句话。、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学生展开想象,再看 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 人。()指导朗读。、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小结:贾岛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 相赠第三自然段、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指名读课文,思考:贾 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 么做的?(分别用“”和 “ ” 画出有关的句子)、学生交流。、“妥帖”是什么意思? 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 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 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 给“或许”找个近义词。、比较分析:贾

4、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 一边做着敲门、 推门的动作, 不朗读句子思考并作答理解句子读句子发挥想象,体会环境指导朗读找出有关句子知觉进了长安城。()指名朗读。说说这两 句话有什么不同, 哪句好,好在 哪里?学生试做动作。()指导朗读,读出贾岛 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同桌互读,齐读。、小结:贾岛反复斟酌 “推 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 推敲第四至六自然段、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 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 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 “迎面 而来”时的不同表现, 想想这说 明了什么?、学生交流。、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 对话。()练

5、读:韩愈的话要读 出责问的语气, 贾岛的话要读出 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 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 恕。故事进入了高潮。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 宽恕第七自然段、自由朗读,思考:这主 要写了什么?、学生交流。、 “犹豫不决”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交流作答指名朗读默读思考练习朗读朗读并思考引 导 学 生分 局 色 兰度 贾 岛 和韩 愈 的 对话,从韩愈的 问 话 里首 先 体 会含 有 的 责怪之意,在了 解 原 委之后,韩愈这 位 著 名诗 人 叶 兴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 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5、映示:韩愈

6、也是一位著 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 来。(1)指名读。(2)给“思索”找近义词。(3)想一想,“思索”能 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6、映示韩愈说的话。()指名朗读。() 说说“敲”字比“推” 字用得好的理由。()映示“这时,夜深人 静,月光皎洁, , ”贾岛是怎 么知道 “鸟宿池边树” 的?(引 导学生体会 “敲”字是真实地写 出了他当时的做法)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 字好,贾岛表示赞同。 这是故事 的结局。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 赞同第八自然段、过渡:同学们,读了这 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推敲” 这个词语的由来。 什么 叫“推敲”呢?、齐读第八自然

7、段。交流作答找出句子并朗读思考交流有感情的朗读齐读致 勃 勃 地一起斟酌,确定“敲”字。从而体会 诗 人 严肃 认 真 的创 作 态 度和 锲 而 不舍 的 钻 研精神。作业设计:、熟读课文,准备复述。、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3、写出近义词。妥帖()推敲()或许()吟哦()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幽居()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会用“即使 , 也, ”造句。3. 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 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 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 创作

8、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 检查。二、导读 课 文 第 二 自 然 段。1、指名读课文。2、 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1、看书中的图画, 说说图 意:宁静的夜晚, 一轮明月挂 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 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 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 的小鸟2、这景色多美啊! 读读 课文, 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 图的,用“”画出来。 指 导朗读这句话。3、自由朗读, 说说读懂了 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 友) 4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 一般? 5 、理解重

9、点句: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 久,才摸到李凝的家。(1) 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 思。 (2) 结合句子选择“摸” 的义项: 、 用手接触一下(物 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 (动作指名读课文自由交流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找出句子读一读自由交流交流作答演示);、用手探取(动作 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 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 下他的底细) ;、在黑暗中 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 走。 (3) 指导读好这句话。 6 、 小结:贾岛深夜访友, 以诗相 赠。这是故事的发生。板书: 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 赠三、精读课文 36 节。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6 自然段,想象这一部分写什 么? (这一部分主要写

10、贾岛在 返回长安路上仍然在思索着 昨夜诗中的用字,由于投入, 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2、 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这 一部分,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 会到贾岛思考诗中用字是很 认真、很投入的? (A、从贾 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 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 这句 话体会到贾岛思考时非常投 入的,他不但在想, 而且还不 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 B、 “不 知不觉”说明贾岛思考问题 很专心,他连进城也没有发 觉。C、从大街上人们的反应 体会到的,“大街上的人看到 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 笑。”说明贾岛只顾思考, 全 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街上失 态了。” D 、从课文第四节中 知道的,“当韩愈的仪仗队迎 面而来

11、时,街上的行人、 车辆 纷纷避让,贾岛毫无察觉, 仍 然在毛驴上比比划划, 并闯进 韩愈的仪仗队。”这足以说明 贾岛思考得多么入神啊!)3、师总结:同学们读书理 解得真细致,是啊!像贾岛 这种对文字的锲而不舍地斟 酌研究就叫推敲。 从你们 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们也从 贾岛身上学到了对文章中词 句进行推敲的本领。 现在老师指导朗读自由朗读指名读讨论交流自由表达(“绿”,理由是:春天来了,树考考你;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 吹鼓了 杏树的花苞。(“绿”,理由是:春天 来了,树梢发出了绿芽, 小草 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刚说 完, 学生就站起来也说是填 “绿”。理由是:冬天小草是

12、枯黄的,春风一吹,又焕发了 新的生命力,而绿色正是植物 的生命色。学生也填字同 上, 但说法却又与前两位学生 不同。仅仅一个”绿”字, 学 生就有几种不同的见解。可 见,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 了,不时地闪现出创新的火 花。 学生 D认为此处填“醒” 较好;因为春天来了, 熟睡了 整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 有了 勃勃的生机。学生显然经过 了仔细的推敲,站起来高声说 道:“我认为填俏更妙。 原句中已出现吹绿吹 皱吹鼓等词语,吹 俏既避免了词语上的重复, 又把小草当人来写, 春天里的 小草犹如俏丽的姑娘,一个 俏字就把小草写活了。)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 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 吗?(恰当)

13、还有哪些词意思 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 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 词。 5 、比较分析:贾岛骑着 毛驴进了长安城。贾岛骑着毛 驴, 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 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 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 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 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 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交流作答指导朗读梢发出了绿芽,小草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刚说完,学生就站起来也 说 是 填“绿”。理由是:冬天小草是枯黄的,春风一吹,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绿色正是植物的生命色。学生也填字同上,但说法却又与前两位学生不同。仅仅一个 ” 绿 ”字,学生

14、就有几种不同的见解。可见,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了,不时地闪现桌互读,齐读。 7 、小结:贾 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 这 是故事的发展。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8 、 指导 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 练读: 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 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 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 色朗读。 4 、小结:贾岛不知 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 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 高潮冲闯仪仗请求 宽恕第七自然段 1 、自由朗 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 、“犹豫不 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 说 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 岛“犹豫不决”? 4 、 韩愈是 怎样

15、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 关句子读一读。 5 、师述:韩 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便很 有兴致地思索起来。(1)指 名读。( 2)给“思索”找近 义词。 (3)想一想,“思索” 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 么? 6 、指名读韩愈说的话, 说说“敲”字比“推”字用 得好的理由。( 3)出示“这 时 , 夜 深 人 静 , 月 光 皎 洁,, ”贾岛是怎么知道 “鸟宿池边树”的? (引导学 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 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 、指导 表情朗读这一段。 8 、小结: 韩愈认为用“敲”字好, 贾岛 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 赞同第八自然段 1 、过渡:同 学们,读了

16、这个有趣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 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 呢? 2 、齐读第八自然段。1、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指导朗读出创新的火花。学生D认为此处填“ 醒 ” 较好;因为春天来了,熟睡了整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有了勃 勃 的 生机。学生显然经过了仔 细 的 推敲,站起来高声说道:“我认为填 俏 更妙。原句中已出现吹绿 吹皱 吹鼓 等 词语 , 吹俏既避免了词语上的重复,又把小草当人来写,春天里的小草犹如三、指导 讲故事。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 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 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 子里活起来。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 组推派代表讲。(4) 评选“故 事大王”。四、指导造句。 1 、 映示原句。 2 、学生练读,说 说上半句讲了什么, 下半句又 讲了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