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964270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ppt培训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宏微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一、考试时间:7月15日上午11:3013:30两个小时,可以带计算器和尺子等工具。 二、成绩构成:形成性考核占30%(平时作业、到课情况及网上学习讨论情况,截止到6月25日为止),终结性考试占70%。 三、考试范围:第一、七、九、十一、十七章不作为考核的重点,其余都为考核范围,抓住每章的重点掌握内容复习。,2,考试题型:整体看分数分配基本上是宏观50,微观占50。 1、单向选择题:每题1分,计15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这需要我们对知识有比较准确的理解。 3、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这种类型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判断

2、对错、不要求分析。 4、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5分。(重点看期末复习指导中的重点名词部分),3,5、简答题:20分左右3个,要求把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答出来。问的问题虽然没问概念,但你最好答一下。如果题型涉及到要你画图的,你就一定要画图,如果说题型没有要求画图的,你可画可不画。画了如果你在理论上答的略欠一些,可能在给分上也是会给予一定的考虑的。6、计算题:一题7分,一题8分,计15分左右。大概是微观一个,宏观一个。计算题基本上不会超出作业题的难度,也就是说六次作业的十二个题大家能够理解了,会了,那么这两个题大家就应该会有把握了。,4,7、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15分。基本上出题的出发点是理论联

3、系实际,首先需要把问的理论问题阐释清楚。然后结合理论分析我们国家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回答。一般理论部分占四分之三的分数,四分之一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所以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这部分还是弱项,所以大家看到这种题不要一看就答,你要看清它的理论部分是哪一部分,先要把理论答清,这个主体的知识你就掌握了,你的分数也就拿到了,然后你在拿着这个问题在中国的运用你知道什么程度就答到什么程度。,5,注意: 1、前三种题型大约占35的比重,大家以导学后面的综合练习为主。 2、计算题微观部分是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宏观部分是第十章和第十四章后面的计算题 3、今年论述题既有宏观的内容,

4、也有微观的内容,既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也有理论对比的内容。大体上集中于第五章的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上和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6,微观部分总复习,第二章 供求理论 第三章 效用理论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第六章 分配理论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7,第二章 供求理论,1、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向变动。 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与其供给量成同向变动。,2、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需求量的变化: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化;是由于价格变化所致。 需求的变化:需求的变化表现为曲线的移动,是由于价格之外的因素所

5、致。,8,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4、需求交叉弹性:一种商品需求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彼商品价格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5、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9,6、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的形成完全是自发的。,7、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

6、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有如下规律: 需求和均衡价格、均衡产量成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均衡价格P0,均衡产量Q0;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供给和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和均衡产量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供给,均衡价格,均衡产量。这就是供求定理。,10,第三章 效用理论,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U):从消费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总的效用。 边际效用(MU):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效用。 (1)总效用先递增,后递减;边际效用递减。 (2)MU=0时,TU最大。MU0时,TU递增。MU0时,TU递减。,11,MU,TU,12,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用来表

7、示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完全相同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 任一点都有无差异曲线通过。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且凸向原点。 在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13,4、消费者均衡的实现:,在同一平面图上,消费者预算线AB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可以有三种情况:,(1)AB与U1相交,E、F的效用不是最大的,比U2小;,(2)AB与U2相切,C的效用在收入既定是最大的;,(3)AB与U3相离,D的效用虽然大,但不在消费者预算线上,在收入既定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当消费者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时,

8、消费者可以获得最大效用,实现了消费者均衡。,3、消费者预算线: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图中AB线),14,5、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如价格上升,以上表格中“”应变为“ ”, “”应变为“” 。,价格下降对正常商品、一般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的影响可以概括在下表:,15,6、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图形上,表现为在均衡价格以上、需求曲线以下部分。,16,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1、总产量:TP=f(L,K0) 平均产量:APL=TP/L

9、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增加的产量。 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区,17,2、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时,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在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凸向原点。,18,3、等成本曲线: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线。公式为:,4、两种要素的最佳组合:,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结合在一个图上,(如右图)那么,等产量线必定与无数条等成本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

10、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当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的切点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19,5、 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投入要素(例如L)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例如K)的技术上的比率。,6、机会成本: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能中的最大收益。 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7、长期平均成本(LAC)与短期平均成本(SAC)的关系: LAC线是所有的SAC的包络曲线。也是一条U形线。但LAC并不是所有SAC线最低点的连线。,20,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生产要素连续增加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

11、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条件:技术水平不变;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 结论: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21,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1、完全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收益曲线:,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的价格就由这种需求和供给决定。而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则是从该价格出发的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同时该企业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线、边际收益线是合一的。,22,2、完全垄断市场:整个行业只有一个生产者。,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中的AB线。平均收益线也是该线。而MR收入效应,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否则向左上方倾斜

12、。,31,如右图所示,其中对角线OX是收入分配的绝对平等线,表示每个人的收入都是一样的,洛伦兹曲线越接近该线,即越不弯曲,收入分配越平等。,其大小应在01之间,如越小,表明该洛伦斯曲线越接近OX,收入分配越平等,当其是0时,收入分配绝对平等。,4、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基尼系数: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个指标。,32,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 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

13、无偿地带来好处,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会导致产品供给不足。 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人补偿的危害。这项经济活动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会导致产品供给过多。,33,2、解决外部性的对策: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内在化。,(1)税收和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家庭或厂商实行征税,对于造成外部经济的家庭或厂商,政府应给予补贴,从而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 (2)企业合并。如果把这两个厂商合并,则外部性就“消失”了或被“内部化”了。 (3)明确产权。如果产权完全确定并能得到充分保障,就可杜绝一部分外部性发生。因为在产权明确的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外部性问题。前两个政策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后一个政策则强调依靠市场本身解决外部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