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96369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 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4年 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4年 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4年 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4年 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 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 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院感应知应会应做知识1 1、院内感染的定义、院内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 2、什么是医源性感染?、什么是医源性感染?答: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交叉感染)3 3、什么是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什么是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答: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

2、病的医院感染。4 4、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答: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5 5、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答: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 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 3 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26 6、医院发现什么情形时,应当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及县疾控中心报告,、医院发现什么情形时,应当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及县疾控中心报告,报告时限是多少?报告时限是多少?答:以下情形:(1)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报告时限:1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7 7、医院发生什么情形时,应当按照、医院发生什么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的要求进行报告?报告时限是多少?的要求进行报告?报告时限是多少?答:以下情形:(1)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报告时限:在 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

4、 2 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 2 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8 8、我院规定临床科室出现几例医院感染疑似病例按医院感染暴发趋、我院规定临床科室出现几例医院感染疑似病例按医院感染暴发趋势上报?报告程序是什么?报告时限是多少?势上报?报告程序是什么?报告时限是多少?答:3 例。12 小时。报告程序:医生或护士发现后立即报告科室感控小组(3 例疑似)感控科、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确认暴发后)主管院长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或院感管理委员会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 9 9、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的报告责任人?报告时限是多少?报告程序?、医院感染散

5、发病例的报告责任人?报告时限是多少?报告程序?3报告方式?报告方式?答:报告责任人:医生、护士。报告时限:24 小时。报告程序:医生或护士发现后报告科室感控小组感控科。报告方式:内网电子报告,必要时进行电话报告并每月进行电子登记统计。1010、多重耐药菌的概念、多重耐药菌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我院 2014 年上半年常见多重耐药菌前五位有:(1)铜绿假单胞菌(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型(3)大肠埃希菌(4)阴沟肠杆菌(5)鲍曼不动杆菌1111、20142014 年上半年全院医院感染病原体前五位?年上半年全院医院感染病原体前五位?(1)铜绿假单胞菌(2

6、)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型(3)大肠埃希菌(4)阴沟肠杆菌(5)白色念珠菌1212、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的概念: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医务人员接触上述物质者,必4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液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液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

7、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1313、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防控通知单)、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防控通知单)(一)管理1、传达科室传达:向全科人员(包括卫生员、护理员)告知多耐药患者。医嘱注明多重耐药。 (医嘱: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2、转诊转诊(传达)通知:转诊患者之前通知接收科室。3、安置病人隔离:要求病人住单间,或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收治一室,实施床旁隔离。4、标识隔离标识:蓝三角黏贴于病历夹、一览表和床头卡右下角。5、限制人员人员限制: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减少限制人员出入。(二)防控措施1、手卫生:接

8、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和物品前后、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后,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52、手消毒:病人床旁备快速手消毒剂。3、个人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护目镜、口罩;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4、诊疗护理: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进行;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专用。6、诊疗器具专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诊疗器具专人专用,每天消毒。7、物体表面:该病人周围物品表面、环境保持清洁,每天至少消毒两次。拖布、抹布专用,用后消毒。(三)物品外送1、标本运送:密闭容器运送。2、医疗废物:病人床边备黄色医疗废物袋和桶

9、、锐气盒。密闭运送。3、生活物品: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其它多重耐药菌无需特殊处理。(四)其他1、健康教育: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和干预。2、终末消毒:患者出院或者解除隔离后做好终末消毒。3、解除隔离: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间隔 24 小时)培养阴性。4、主任、护士长做好以上措施的指导培训工作,并相互监督执行情况。65、做好消毒隔离记录。1414、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1)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 0.2%的氯已定(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 26h 一次。(2)如无禁忌证,应将患者床头抬高 30。(3

10、)鼓励手术后(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利于痰液引流。(5)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 8-10mmol/L。(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预防医院内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除执行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外,还包括:(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气管插管。(3)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 2530cmHO,无明显漏气。(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5)呼吸机螺纹管及湿化器应每周更换 12 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

11、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逆流入患者气道;湿化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6)每日评估是否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7(7)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理员、卫生员) ,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控制措施的教育培训。151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一)插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

12、装置。(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二)插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导尿管润滑液应是无菌的。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4)充分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的皮肤,防止污染。使用 0.05%-0.1%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程序如下:8A、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B、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肛门。(5

13、)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妥善固定,不会脱出。(6)置管过程中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三)插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4)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5)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6)患者

14、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7)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9(8)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9)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0)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四、其他预防措施1、教育工作人员在导尿操作或接触导尿管前仔细洗手,进行尿管护理应戴一次性手套。2、使用留置导尿后发生感染的病人与非感染的病人隔离(不应共居一室或相邻床位) 。3、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

15、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161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一)插管时:(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 ;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

16、穿刺部位皮肤,10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插管操作。(二)插管后 (1)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 1 次/2 天,无菌透明敷料为 1 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6)在输入血、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连续输血 5 小时应当及时更换输血器。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