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考前模拟题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6028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考前模拟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二轮考前模拟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二轮考前模拟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二轮考前模拟题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二轮考前模拟题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考前模拟题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考前模拟题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三语文二轮考前模拟题(五)命题人 段尊全审核人 王伟使用时间 2015-4-11 第 I 卷(共 36 分) 一、(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践阼柞蚕咋舌揪 捽挨紧点挨时间柳荫匝地砸锅卖铁B吸吮竹笋煦暖旭日炮羊肉放爆仗鹬蚌相争趋之若鹜 C曲折曲调祛除胆怯痴呆症白炽灯彰善瘅恶殚精竭虑D奴仆仆倒匍匐葡萄受挫折订措施有恃无恐两峰相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吕新华回答记者提问传闻时说:“不论职位多高,只要触犯了党 纪国法,都要受到司法的侦查,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只能回答成这样了,你 懂的。” B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纷繁

2、复杂的干扰中剥离出“演绎”的成分,去伪存 真,厘清真相,把万事万物的真实状态逞现出来。 C我们一惯主张,党的干部要敢于啃硬骨头,要有为民造福的远大抱负, 不能只想着自己如何加官进爵,如何为自己谋利。 D他开了一家店,却又摔手不管,喜欢摆甩手大掌柜的谱,高高在上,给 店里的员工甩脸子看,不管员工受得了受不了,他袖子一甩就走了,这店还怎 么赚钱啊? 3下面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试点,除了港人要发奋图强,克服困难,使这颗东 方之珠永放异彩外,国家有关方面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让香港真正享有比回 归前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香港、澳门相继成功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由理

3、论已经变成了现实,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 使伟大祖国金瓯无缺,是每一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 A试点 B 发奋图强 C金瓯无缺 D职责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最正确的一项是() A羊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凸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 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B“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招,公务员的好日子被重新定义,过去那 种享受特权福利、“任性”而为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而政治生态更 清明、收入更阳光、晋升更畅通,充满“获得感”的真正好日子来了! C作家阿来因报告文学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在鲁迅文学奖评 选中

4、一票未得而落败,发表长文三问鲁奖,让鲁奖风波再起。D中国对金正日忌辰三周年所作安排是符合逻辑的:朝鲜为防范埃博拉 疫情,未邀请外国人参加纪念活动,所以中国没有参加朝鲜国内的纪念活动, 但为了凸显对朝鲜的重视,中国领导人在北京朝鲜驻华大使馆参加了相关活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 A在杭州召开的一场以“法律与网络”为主题的座谈会上,部分与会专家 认为 QQ 聊天记录必须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才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观点是值得商 榷的。 B关于是否恢复使用繁体字, 民众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繁体字的支持者说, 汉字承载着人的情感,不能再让“爱无心、亲不见、乡无郎”了。 C埃博拉疫情爆

5、发后,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呼吁,通过包机 运输等方式,在短时间内先后四次向疫区国家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D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由故宫博物院牵头成立,其宗旨是以保护博物院的 现有藏品、为博物院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扩大博物院的国际影响力为目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 题。(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 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 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钱穆在中国 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 种方面的态

6、度,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首”。因此,诗经称得 上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 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 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 体情感意志的抒发。 “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 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 意义。“观”是俯视或臵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 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 汉代孔安国将群解释为“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 人若在社会丛林里

7、生存,就一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磨合、切磋制约的 关系。宋代朱熹则将“群”注为“和而不流”。朱熹关注到了“群”的另一面, 即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又不苛求自己与别人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 立的个性,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意义相近。孔安国和朱熹的阐释道出了 “群”的内在辩证关系,那就是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他认为,诗是必须服从于“礼” 的,也就是说, 人要以“礼”来约束个人的性情, 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学诗 可以教人如何处理和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这便是“兴 于诗,立于礼”。 “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程序去

8、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从深层次 上看,“群”与“礼”二者在某些方面也有交集,二者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 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礼”更偏重人与人之间 的砥砺与相处,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因为无视别人的存在就无法立足于社 会之中;也是个体生命精神上的内在需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 同时,我们不要忽视“群”“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个体生命自主性、独 立性的一面。人就是在自我意志与外在现实间复杂关系的交错扭结中存在的, 除了以“礼”为象征的规定性和稳定性之外,还有生生不息、潺潺流动的个体 生命意志。 (2015 年 2 月 3 日人民日报) 6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

9、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的统一,如“兴”“怨”偏 重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观”“群”则主要关注诗在社会道德伦理方面 的作用意义。 B在论语中,孔子高度概括了诗的功能。其中,“兴”是指情感的发 端,“怨”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是观察,“群”是社会、心理等关系的 多维聚合。 C孔子时代所说的“诗”与今天所说的“诗”并不完全相同,前者通常指 “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其涵义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 面息息相关。 D诗经被称为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百科全书”,因此要 了解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就要研读诗 经

10、。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于孔子所说的“群”,孔安国的阐释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道出了 “群”的内在辩证关系,即既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B“礼”是一种生存的外在需要,即重视周围人的存在;也是个体生命精 神上的内在需要,即个人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孔子认为诗必须服从于“礼”。 C孔子“兴于诗,立于礼”这句话告诉我们:学诗可教人如何处理和 对待各种社会关系,从而达到人与我的协调;要以“礼”来约束个人性情。 D“群”与“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深层次上看,二者在某些方面有 交集,在协调个人意志与社会秩序、个人欲望与道德规范中都有重要作用。 8根据原文内容,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既要“群居相切磋”,又要“和而不流”;不仅 要有以“礼”为象征的规定性和稳定性,还要有生生不息、潺潺流动的个体生 命意志。 B朱熹所注的“和而不流”,其意义与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相近,是 指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不苟求与别人的完全一致,从而保持自己独立 的个性。 C我们每个人既不要忽视“群”“群居相切磋”的一面,即个体生命的自 主性、独立性;也不要忽视“和而不流”的一面,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 切磋制约。 D孔子一生都在宣扬并实践“克己复礼”,“礼”是以象征意义的仪式或 程序去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与“群”相比,它更偏重人与人之

12、间的砥砺 与相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瑶芳楼记宋濂 瑶芳楼者。常熟虞君子贤燕居之所也。 瑶芳者何 ?古桐琴之名。子贤以重金购得之,间一抚弄,其声翏翏然,如出金石,如闻鸾风鸣。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子贤乐焉。则以谓世 之名楼者众矣,高骈之“迎仙”。谓其溯遐情也,其失也诞;韩建之“齐云”,谓其凌高清也,其失也侈。吾皆弗敢蹈其非。欲专斯楼之美者,舍斯琴也。其 孰能当之 ?遂以瑶芳名其楼。 当风物清朗,白月独照,神情遐冲,夐出世外。子贤棕冠鹤氅自函道而升复取琴鼓一再行久之演而为紫琳之操。其辞曰:“有坚者,石中含精矣;其石4 白如肪。煜有瑛

13、矣;五音繁会,铿然而鸣矣。”客有与子贤同志者,从而和之。 曰:“艳质兮非华。阳卉兮非奢,折秋馨兮遗所思,望美人兮天涯。”歌已, 相视而笑。 金华宋濂闻其声, 唶曰:“古之人好楼居者,岂欲夸靡丽而为荣观哉?盖临 阴幽之室,则其情敛而聚;处阳明之居,则其情畅以舒。随境而迁,因物而著, 其亦人理之常者乎 ! 况夫宫角之相参。羽徵之互奏,禁其忿欲之邪,宣以中和之 正,其于学问之功,又未必为无所助。所以先生长者,无故不去之,盖有以也。 虽然,君子盖不物于物。不物于物,则凡纷然而来前者,皆吾性情之发舒。或 悬崖速壑,或平墅旷林,虽非层构,可以闺辟阳阴,而清风徐来,万籁皆动, 曲涧流泉,复助之为声势,五音泠

14、然,惬心而温耳,太和融洽,内外无间,有 不啻听子贤之琴于兹楼之上矣! 此无他,达人大观,无地不为楼, 无声不为琴也。 苟局滞于一室之间,适其意则有之,而蹈道则未也。有若子贤,盖学道而有所 得者,故濂敢以是说告之。” 子贤绝出流俗之上,吾友杨君廉夫极称其为人,谓笃于士行而犹孝其亲云。 (逃自宋濂散文选集,有删改) 【注】翏翏: l ,象声词,长风声高骈:唐朝人,曾建迎仙楼。下文 韩建,唐末人,曾建齐云楼。夐:xi ng,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熟虞君子贤燕居之所也燕:安逸,安闲。B吾皆弗敢蹈其非蹈:遵循,沿袭。C岂欲夸靡丽而为荣观哉荣:华丽,华美。D五音泠然,惬

15、心而温耳温:温暖,感动。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五音繁会,铿然而鸣矣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B处阳明之居,则其情畅以舒猥以微贱,当侍东宫C其亦人理之常者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苟局滞于一室之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贤棕冠 / 鹤氅自函道而升 / 复取琴 / 鼓一再 / 行久之 / 演而为紫琳之操 B子贤棕冠鹤氅 / 自函道而升 / 复取琴鼓 / 一再行 / 久之演而为紫琳之操 C子贤棕冠 / 鹤氅自函道而升 / 复取琴 / 鼓一再 / 行久之 / 演而为紫琳之操 D子贤棕冠鹤氅 / 自函道而升 / 复取琴

16、 / 鼓一再 / 行久之 / 演而为紫琳之操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历史上的“迎仙”“齐云”两座名楼为例,指出它们在命名上分 别失之“诞”“侈”,肯定了虞子贤以古桐琴为楼命名的做法。 B作者曾经与虞子贤一起在月夜登楼,子贤抚琴弹奏;作者继而与子贤唱 和,借鲜花、香草、美人表达了对高洁品行的仰慕与追求。 C作者认为,修养高深的人无论面对什么景物,都能养性怡情,即使从清 风流泉中也可获得美妙的享受,如同在瑶芳楼上听虞子贤弹琴一样。 D作者在文中既为瑶芳楼作记,也通过写虞子贤为楼命名和弹奏古琴表现 子贤高雅的品格,同时还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5 第 II卷( 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