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377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5 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八年级语文一选择题( 18 分)基础知识(共9 小题,每小题2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寒噤( jin) 锐不可当( d ng)杀戮( l)纳粹(su)B 文绉绉( z u)涎水( y n) 救济( j)骇人听闻(h i)C 濯清涟( li n)八分有奇( y u)男有分( f n)器皿( m ng)D 甚蕃( f n)德馨( x n)亵玩( xi)蹒跚(p nsh n)2. 下列词语全对的一组是()A 脏物 缭绕 阻遏 纳碎 C 、世外桃圆惟吾得馨落英缤纷B 吊唁 狼籍 簌簌 交御 D 、无人问津赋闲惶恐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

2、的一项是()A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C、赋闲:失业在家。 D、决眦:决心裂开。4.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B、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D、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5、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新闻,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B、 雨果,法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C、 杜甫诗歌

3、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他的诗歌被成为“诗史”。D、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他是东晋著名的哲学家。6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便要还家 B、陶后鲜有闻 C 、八分有奇 D、选贤与能7、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问今是何世B 、珠可历历数也 C 、货恶其弃于地也 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8、 下列句子停顿无误的一项是()A、 烽火/ 连三月,家书 /抵万金 B、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 C、晋陶 /渊明独爱菊D、阡陌交通,鸡 / 犬相闻9、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可爱者盛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陶后鲜有闻(少) D

4、、其两膝相比者(比较)10、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B、初极狭,才通人。译:起初洞口很狭小,仅容一个人通过C、故人不独亲其亲译:因此人们不只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译: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读读金色的经书。二 非选择题( 42 分)默写。(每空一分,共10 分)考号:班级:姓名:密封线内,不准答题2 烽火连三月,。予独爱之,。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铁马冰河入梦来。,落日故人情。晴空一鹤排云上,。门前流水尚能西?!三、阅读理解( 32 分

5、)(一)文言文阅读。(共15 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请在上文横线上填写古文空缺的原句。(2 分) 2、这篇短文出自,作者是。( 2 分)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有仙则名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 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 分)(

6、)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6、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3 分)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现代文阅读。阅读现代文苹果皮,回答各题。(共 17 分)(1)那是 30 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2)吃罢

7、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3)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都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4)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

8、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奶奶的。你们的奶奶已经80 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3 (5)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妈妈,

9、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俩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6)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们!”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地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时,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7)“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

10、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哟。”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8)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1、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三个语句。(3 分)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2)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在写作上的作用。(2 分)3、第( 4)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字数在40 个左右。

11、( 3 分)4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3 分)5阅读这篇感人的文章后,你认为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氛围?请结合具体的情节加以分析。(3 分)6、第( 8)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该如何理解“妈妈”“美好的心灵”呢?(3分)作文(40 分)任选一题,自写作文。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像老王和信客那样平凡的人,他们毫不起眼,可是他们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所以当我们认真去审视时,他们其实也很美。请你仔细想想,你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人曾让你驻足停留,被他们打动呢?如果有的话,请讲他们的故事写出来。要求: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卷面

12、整洁,不少于六百字。台阶中的父亲和背影中的父亲都是平凡的,但是他们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与形象。你了解你的亲人或者朋友吗?了解他们对你的爱吗?请试着用你那灵动的笔写下你对他们想说的话吧!请以“我的”(横线上可以填:爸爸,妈妈,哥哥,老师)或者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你的心声。要求:体裁不限,卷面整洁不少于六百字,题目:考号:班级:姓名:密封线内,不准答题4 600字B 卷(50 分)(一)阅读课文爱莲说,完成1014题。( 16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13、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蕃()(2)濯()(3)妖()(4)植()2、翻译文言语句。(2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_ 3、理解填空。(3分)(1)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_。(2)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4、短文赞扬莲花 “ 出淤泥而不染 ” 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14、3分)5 答:_ 5、周敦颐爱莲,写下了爱莲说,在对莲的描绘中,表现自己的生活志趣,请为你最喜欢的事物写一段描述文字,并说说你所受到的启示。(分)_ (一)父亲的眼神( 13 分)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瘸腿科”,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恃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未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且学不妤了,还不如回家种田。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子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