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3522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隧道施工中的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 12.1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种类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 在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简 称 FIDIC 条款)的通用合同条件中对风险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工程 风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它一旦发生, 业主和承包人其中一方或双方 共同受较大的经济损失。隧道工程的风险贯穿于隧道建设的全过程, 本工程就施工组织设计而言,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施工前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了解得不很准确。隧道及 地下工程整个结构处于地下(有时还是深层 ),其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 对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支护、施工管理,乃至以后的运营管理, 关系极大。但目前的勘探方法

2、和手段都很难在施工前将围岩状况掌握 得一清二楚。 作为隧道设计、 施工前提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 不准确性,极可能导致设计文件和招标投标合同与现场实际情况发生 差异,从而带来难以预见的风险。 (2) 施工中发生的风险,如由于塌方、涌水、爆破、用电和通风 设施等出现的安全问题。 具备风险意思, 作好风险预测, 采取风险规避对策是隧道施工组 织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保证隧道工程安全、顺利竣工的关键。 12.2风险分析与处理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 考虑到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给隧道施工带来 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需要搞好安全管理,如加强安全教育,强 化安全意识, 落实安全责任制等, 另一方面要切实强

3、化隧道施工中的 安全技术,加强风险预测与规避机制,完善隧道施工组织管理。 12.2.1常见不良地质条件的风险预测及规避对策 A 洞口浅埋段 地表覆盖层厚度小于隧道跨度时,即覆跨比小于 1 时,为浅埋隧 道。本工程隧道洞口位置浅埋段。 a 风险预测 浅埋段隧道施工易引起地面下沉、开裂,造成地面变形、失稳甚 至破坏等。 b 规避对策 (1)采用分部开挖方法。隧道施工采用微台阶、或短台阶,当地 质情况较差时采用眼镜法、法或法施工。 (2)开挖前先施工超前锚杆或超前管棚。当地质情况较差、围岩 破碎时应先进行地表注浆。 (3)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将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规定的允许值之 内。 (4)加强隧道开挖

4、后的支护。视隧道围岩情况,采用系统锚杆、 挂钢筋网然后喷混凝土。或采用钢格栅支护。围岩强度较差时,施做 1015厚的混凝土支护。 (5)加强施工监测。地表沉降量的监测;地表建筑物情况监 测;爆破震动监测;围岩收敛变形量测;施工支护应力监测。 B 断层破碎带 a 风险预测 (1)采用地质雷达超前预测、预报。 (2)洞内超前钻探预报。即在开挖工作面采用水平钻机向隧道前 方打超前钻孔探测。 b 规避对策 (1)开挖前先施工超前锚杆或超前管棚等对围岩进行预加固。围 岩破碎时应先进行预注浆,改良围岩。 (2)开挖后的施工支护应加强,视断层的围岩破碎情况,采用系 统锚杆、挂钢筋网然后喷混凝土。或采用钢架(

5、或格栅钢架 )支护。 (3)按设计进行永久性混凝土衬砌支护;或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以及增加衬砌混凝土厚度,提高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 (4)衬砌后及早行回填灌浆。 12.2.2常见地质灾害的风险预测及规避对策 A 岩爆 a 风险预测 (1)岩体准强度评价法 式中: 岩体准抗拉强度, MPa; 岩体单轴抗压强度, MPa; 岩体 (现场)纵波传播速度, /; 岩石 (室内)纵波传播速度, /。 当80时,可能发生严重岩爆。 (2)地应力测试法以周边最大切向应力0与岩体抗压强度 推 断,即用两者比来推断。当=/02 5 时发生强岩爆。 (3)山体自重应力推算岩爆的临界深度 自重应力 = 为泊松比;

6、 Kj 为系数,据围岩表面应力状态而定,Kj=0.19, 0.29,0.38,0.40, (4)挪威分类 当/1=52 5 或t/ 1=0 330 16 时,为轻微岩爆; 当/12 5 或t/10 16 时,为强烈岩爆。 其中t、1分别为岩体准抗拉强度、岩体单轴抗压强度、 最大主应力。 b 规避对策 (1)岩爆多发生在埋藏很深、整体、干燥和地质坚硬的岩层中, 当设计文件有该类地质时,应提前防卫。 (2)岩爆多发生在新开挖工作面及其附近,以顶部或拱腰部位为 多,这些地方是防范岩爆伤人的重点部位。 (3)超前释放孔。在掌子面自拱部至边墙打超前释放孔。 (4)超前周边预裂爆破松弛。采用松动爆破、超前

7、钻孔预爆法, 先期将岩层的原始应力释放一些, 以减少岩爆发生的可能性或避免大 的危险。 (5)岩面喷洒水湿润。即向开挖的岩石表面喷射高压水冲洗,预 先释放部分能量。 (6)锚杆挂网。爆破开挖后及时向拱顶及边墙喷射混凝土,加设 锚杆和钢筋网,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和岩爆发生的次数。 (7)及时清撬。岩爆发生时,有的石块暂不落地,呈摇摇欲坠之 势,要及时清撬。 (8)增加防护钢棚。岩爆发生范围内的机械设备要增加防护钢棚, 工作人员要配戴钢盔及防弹背心。 (9)岩爆高发期,即有片石弹射状、爆炸抛掷状的强烈岩爆发生 时,机械设备及人员要撤出岩爆区域,躲避岩爆。 B 岩溶 a 风险预测 当隧道穿越可溶性的岩层

8、时,则可能遇有岩溶, 本标段存在岩溶 地质灾害。 (1)洞内超前预报。采用202 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系统。 (2)洞内超前钻探预报。即在开挖工作面采用水平钻机向隧道前 方打超前钻孔。 b 规避对策 (1)小型溶洞的处理 堵塞。位于隧道底部位置的小溶洞, 采用换填片石、干砌片石、 浆砌片石回填压实。或采用隧道底板梁通过。 位于隧道边墙位置的小溶洞,采用浆砌片石封堵, 加强混凝土 衬砌封闭。 拱部以上溶洞,视溶洞的岩石破碎程度,采用喷锚支护加固, 加设护拱防护,拱顶回填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压浆固结。 (2)规模较大溶洞处理 跨越。简支梁跨越;栈桥跨越;拱桥跨越;边墙拱跨越;整体 浮放支托跨越。 支顶加

9、固。支承墙加固;支承柱加固;拱桥支顶加固;挖孔桩 支顶加固。 (3)岩溶隧道施工。岩溶隧道开挖同软弱围岩相似,管棚注浆综 合预加固,微震爆破,强化初期支护。隧道施工采用微台阶或短台阶, 围岩地质条件较差时采用眼镜法、法或法施工。 C 突涌水 a 风险预测 (1)超前探孔。用风枪或钻孔台车进行钻孔, 钻孔长度为 5以上。 (2)采用地质雷达检测。 b 规避对策 (1)引排水。查明溶洞或暗河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位置关系,用 涵洞、暗管、暗沟、泄水洞、开凿引水槽、铺砌排水沟等。 (2)堵水。溶洞或暗河的流水量不大,有其它出口或有分支,采 用注浆堵水。 (3)隧道反坡排水。利用抽水机配以管道排水,分段设

10、置固定泵 站和集水井。 固定泵站与开挖面之间设置临时移动泵站,用潜水泵抽 水至固定泵站的集水井。 12.2.3隧道施工中常见惯性事故的风险预测及规避对策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惯性事故多为隧道坍塌、爆破作业、施工用电 安全以及爆破后危石伤人等。 A 隧道塌方 a 风险预测 (1)在碎裂结构地层中,岩块间互相挤压,开挖后失稳,局部块 石坍塌。 (2)喷层大量开裂,喷混凝土质量、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3)薄层岩体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小褶曲,错动,岩层层状 劈裂,层理、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张开。 (4)岩层软弱相间或有软弱夹层,有地下水作用,软弱面强度降 低或软弱层泥质充填物较多。 (5)隧道穿越断层或

11、各种堆积体,开挖后,容易引起坍塌。 (6)由于地下水的浸泡、软化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而坍塌。 (7)洞内围岩变形异常,变形速度加大。 b 规避对策 (1)采用围岩“预加固”技术,即通过打超前管棚,预注浆加固 围岩,提高围岩的性能指标。或者采用旋喷拱或预切槽,减少围岩变 形。 (2)做好排水。在施工前或施工中,均应采取可行的防排水措施, 尽可能将地表水引排,不渗入隧道中。 (3)选择正确的开挖方法。采用台阶法、短台阶法、中壁法、眼 镜法等技术进行隧道开挖。 (4)加强初期支护。增加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加密加长锚杆; 增设钢筋网或使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采用或者加密钢架。 (5)加强围岩量测。发现围

12、岩变形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紧急措 施处理。按设计进行永久性混凝土衬砌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衬 砌;增加衬砌混凝土厚度; 改变衬砌断面形式 (如直墙变曲墙等 ); 提高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 B 爆破事故 a 风险预测 (1)爆破器材受潮或失效。 (2)起爆方法不正确。 (3)爆破网路联结不正确。 b 规避对策 (1)选用安全的爆破器材。 (2)采用微差爆破。 (3)盲炮处理。距盲炮炮口间距不小于30处,另打平行炮 眼重新装药爆破; 用木制或竹制工具, 将盲炮炮眼的大部分填塞物 掏出,用聚能药包起爆;若起爆网路未受破坏,导爆索或导爆管正 常,仍能起爆者,可联线起爆;所用炸药为非抗水类炸药,向孔内 灌

13、水,使炸药失效;当电力起爆发生盲炮时,须立即切断电源,将 爆破网路短路。 C 施工用电事故 a 风险预测 (1)电压突然降低。 (2)电压忽高忽低,不稳定。 (3)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4)用电常见的事故为漏电、短路、触电等,发生率较高,危害 较严重。 (5)施工中变压器的安全。 b 规避对策 (1)编制临时用电方案,确定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开关 类型等。 (2)采用“三相五线制”线路及两级保护系统,或将动力线路与 照明线路分设。 (3)电力线路与建筑物的距离要符合最小安全距离的规定。 (4)变配电场所及自备发电机要按规范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及接 地、防雷防护。 (5)机电设备安装漏电保

14、护器,或接零保护。 (6)施工用电的安装、维修或拆除等由专业电工完成,并与用电 的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 D 施工设备事故 a 风险预测 (1)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处理。 b 规避对策 (1)定期作好施工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2)作好各班交接工作中的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及时检修或更换。 E 危石 a 风险预测 (1)隧道穿越断层或破碎带,开挖后,易形成危石。 (2)爆破作业不当,装药量过多。 (3)处理危石不当,引起坠落,可牵动岩层坍塌。 b 规避对策 (1)每次炮后清撬岩层表面局部松动的块石。 (2)施作径向锚杆,进行围岩岩层加固。 (3)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避免岩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 动、风化。 (4)重点部位进行监控量测。 切实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水平,既要靠管理,又要靠科技。安 全技术能为隧道施工顺利进行保驾护航。针对不同条件的隧道施 工,应建立施工安全风险预测机制,做到心中有数,遇到问题有 预案,一旦发生,即可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我们在隧道群施工中, 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隧道特点,及时提出可能发生的问题及 应急措施,使管理干部、施工人员能够提前警醒,引起重视,有 效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