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师专业考试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27418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师专业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师专业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师专业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师专业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师专业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师专业考试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基本概念1.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2 变异系数1.3 系数 K 值1.4 摩尔消光系数(e)1.5 准确度1.6 正确度(真实度)1.7 精密度1.8 测量不确定度1.9 偏倚1.10 结果比对1.11 溯源性1.12 标准品 (参考物质 ) 1.13 一级标准品(一级参考物质)1.14 二级标准品(二级参考物质)1.15 决定性方法(一级参考方法)1.16 参考方法(二级参考方法)1.17 实验室常规方法1.18 校准物1.19 质控物1.20 最佳条件下的变异(OCV)1.21 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CV)1

2、.22 质量控制( QC)1.23 室内质量控制(IQC)1.24 室间质量评价(EQA )1.25 延迟时间1.26 双波长1.27 反应杯空白1.28 试剂空白1.29 样品空白1.30 后分光1.31 终点分析法1.32 连续监测法1.33 实验室认可1.34 实验室认证1.35 线性范围1.36 可报告范围1.37 方法学性能验证1.38 检验前程序1.39 检验后程序第二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2.1 根据反应装置的结构分类2.1.1 连续流动式2.1.2 离心式2.1.3 分立式2.1.4 干片式2.2 根据自动化程度分类2.3 根据同时可测定项目分类2.4 根据仪器的复杂程度分

3、类2.5 根据分析系统试剂开放程度分类第三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安装及使用前准备3.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环境的要求3.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验用水要求3.3 操作程序文件的要求3.4 操作人员培训的要求第四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4.1 样品系统4.2 试剂系统4.3 条形码识读系统4.4 反应系统4.5 清洗系统4.6 管路系统4.7 比色系统4.8 程序控制系统4.9 携带和交叉污染试验及纠正4.10 波长的选择第五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分析技术5.1 光谱分析技术5.1.1 吸收光谱分析法5.1.2 散射光谱分析法5.2 电化学分析技术第六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质

4、量控制6.1 校准6.2 室内质量控制(IQC) 6.3 室间质量评价(EQA)第七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的试剂盒的评价第八单元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8.1 实验方法和标准品的选择8.2 实验方法选择的要求和步骤8.3 实验方法的评价8.4 方法评价实验8.5 临床生物化学方法学性能验证8.6 诊断试验的性能评价第九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测定项目的反应原理9.1 常用测定反应的基本知识9.1.1 常用测定项目的指示反应9.1.2 酶及代谢产物的常用分析方法9.2 常用测定项目的反应原理9.2.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测定:连续监测法9.2.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5、 )测定:连续监测法9.2.3 总胆红素( T-Bil )测定:重氮法、氧化酶法钒酸法(化学氧化法)9.2.4 直接胆红素(D-Bil )测定:重氮法、氧化酶法、钒酸法(化学氧化法)9.2.5 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连续监测法9.2.6-谷氨酰转肽酶(GGT )测定:连续监测法9.2.7 总胆汁酸( TBA )测定:循环酶法9.2.8 血清总蛋白(TP)测定:双缩脲法9.2.9 血清白蛋白(ALB )测定:溴甲酚绿法9.2.10 型胶原( CL-)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9.2.11 肌酸激酶( CK )测定:连续监测法9.2.12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测定:免疫抑制法(酶活性测定)

6、、单克隆抗体免疫法 (酶质量测定)9.2.13 乳酸脱氢酶(LD )测定:连续监测法9.2.14 肌钙蛋白I(TnI)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9.2.15 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9.2.16 葡萄糖( Glu)测定:葡萄糖氧化酶-终点法( GOD 法)、己糖激酶-连续监测法( HK 法)9.2.17 糖化血红蛋白A1c( HbA1c )测定:亲和层析高效液相法、离子交换高效液相法、免疫透射比浊法9.2.18 尿素( Urea)测定:尿素酶-连续监测法9.2.19 肌酐( Cr)测定:碱性苦味酸法;肌氨酸氧化酶法9.2.20 尿酸( UA )测定: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

7、联-终点法9.2.21 胱抑素 C(Cys-C)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 9.2.22 尿微量白蛋白(mAlb )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9.2.23N-乙酰 -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测定: CNP-NAG 连续监测法9.2.24 甘油三酯( TG)测定:磷酸甘油氧化酶-终点法( GPO-PAP 法)9.2.25 总胆固醇( T-CHO )测定:胆固醇氧化酶-终点法( COD-PAP 法)9.2.26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测定:选择遮蔽法9.2.27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测定:选择遮蔽法9.2.28 载脂蛋白A1(apoA1)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9.2.29 载脂

8、蛋白B(apoB)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9.2.30 脂蛋白 a(Lp(a))测定:免疫透射比浊法9.2.31 钾( K)测定:离子选择电极、酶法9.2.32 钠( Na)测定:离子选择电极、酶法9.33 氯( Cl)测定:离子选择电极9.2.34 总二氧化碳( CO2)测定:电极法、酶法9.2.35 钙( Ca)测定: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9.2.36 磷( P)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硫酸亚铁磷钼蓝比色法9.2.37 铁( Fe)测定:比色法9.2.38 镁( Mg)测定: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第十单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程序10.1 准备工作10.1.1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0.1.2 开机10.1.3 开机后的准备工作10.1.4 关机10.2 操作流程10.2.1 校准操作10.2.2 质控操作10.2.3 常规标本的测定10.2.4 急诊标本的测定10.2.5 复检标本的测定10.2.6 测定结果的检查及输出10.3 参数设置10.3.1 试验参数的设定10.3.2 组合项目的设定10.3.3 标准参数的设定10.3.4 质控参数的设定10.3.5 试剂装载程序的设定10.4 维护保养10.4.1 定期保养10.4.2 必要保养10.5 报警及异常符号的解决10.6 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