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906972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论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1)(1)摘要:土地政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的基础。因此,土地制度的相关政策的制定,会极大地影响经济和社会活动,关注土地政策的订立与实施情况,也就具有了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的土地制度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是个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过程。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土地政策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每个公民非常关注的议题。由于土地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因而土地制度也是随着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逐步

2、完善的。通过不断的摸索、探寻,最终找到一条适合当时当地发展的政策制度,希望以次来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以保证土地的合理、适当的利用为前提。我国的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但人均的占有量却很少,并且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地区性差异明显。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 10%。能真正用于耕地的土地所占比重如此之少,加上其他土地被改造利用的难度又很大。因而,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制定相宜的制度政策保证贯彻实施,促进可持续的发展利用,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良性循环。我国的耕地面积排世界第四位,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亩,排在 126 位以后,仅

3、为世界平均人均耕地面积的 40%。同时,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等现象,也一直影响着发展。由此可见,更好地利用土地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土地是公民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土地制度的转变,也是与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相互影响和依存的。从总体来看,土地是实物和权益两者的结合。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经济和生态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在实物方面,通过考虑坐落位置、周遍环境、地质因素等,以及在权益方面,通过对土地使用管制和产权等的综合考虑,拟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以及规划。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家土地所有权属于中央人民政府,而且,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政策是

4、实行二级审批制,即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共同审批,其中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 35 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 70 公顷的,由国务院审批。而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征用土地的目的不明确;征地补偿标准低,无视农民利益;土地补偿费分配不规范,搭车收费多。在我国建国初期,从 1949-1953 年恢复时期的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1957 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人民公社化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制度等的不断演变,而后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其中包括土地无偿使用、无限期使用以及不准转让。由于没有把土地的

5、所有权和使用权相互区别开来,致使土地无偿占用、乱占、多占的情况屡禁不止,造成土地资源极大地浪费。其后,通过对土地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来逐步探寻适合我国的土地政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其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订了相关法规和政策来保证实施,它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后,在 1986 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全国地政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原则,并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随后又通过对土地管理法的几次修改,使得这项法规不断完善和提高,从现实情况来看,现行的土地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土地公有制、调整土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的三态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