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 第一讲 基本国情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390520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特 第一讲 基本国情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特 第一讲 基本国情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特 第一讲 基本国情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特 第一讲 基本国情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特 第一讲 基本国情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特 第一讲 基本国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特 第一讲 基本国情(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二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基本教学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把握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基本国情历史方位,一、基本国情,今天的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人口:人口大国而非人才强国 文盲和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达10%以上,达到1.8亿。,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高等教育比较,第二讲 当代中国

2、基本国情,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后列,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世界人均GDP为10671,发达国家人均GDP达为38417,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为4810.56。,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目前,全国贫困人口为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港澳台除外)的十分之一,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超过了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生活水平仅总体达到小康,人居资源占有量少、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所有资源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

3、2,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2,目前中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面积在联合国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以下。加拿大的人均耕地面积是我们的18倍,印度是我们的20倍。,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城市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工业化程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比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三个没有变”: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二、历史方位,第二讲 当代中

4、国基本国情,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的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二节 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中国目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百姓生活总体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没没有根本性扭转。第四,地区间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发展不平行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第五,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距离民主

5、法治国家还相当遥远。,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第六,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人的主体性增强,但道德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第七,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第八,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但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占优势的长期压力,全球化趋势下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加大,内外统筹要求更高。,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二、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时间的长期性 空间的开阔型 影响的全局性,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世纪头二十年,何为战略机遇期战略的宽泛定义为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而战略机遇期则是指

6、对全局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一段时期。 战略机遇期的特点 时间的长期性。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时间要长,能给战略实施以更多的回旋时间。 空间的开阔性。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涉及范围广,能给战略实施以更多有利条件和回旋空间。 影响的全局性。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更带有根本性和整体性。,第一次错失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政治、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十六世纪以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转折关头:第一次全球化大潮涌动,世界历史开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性发展,原有的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没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制度呼之欲出。此时的中国仍然满足于汉唐辉煌

7、和农业经济,对新的世界大潮却视而不见,不思变革。其结果是,中国失去率先实现经济政治转型,发展近代科技和大工业的先机,失去了第一个“战略机遇期”。,中国历史上的“战略机遇期”,第二次错失鸦片战争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抓住了战略机遇期,而中国仍然沉溺于“天朝大国”的梦幻中,醉生梦死, 日本国力迅速超过中国,中日力量对比出现根本性变化,以至东亚出现“学生打教师”现象。错失了第二次战略机遇期。,第三次错失100年前的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第一次在中国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软骨病”,也由于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和帝国主义干预,孙中山被迫

8、让位,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和连年内乱。中国不但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第四次错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以核能利用、计算机应用、太空开发、新材料研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日本以及韩、新、马、泰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等所谓“四小龙”、“四小虎”,经济迅速崛起。此时中国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甚至是日益临近,对国内阶级斗争的严峻性也进行了不适当的估计。其结果是,中国部分错失了第四个战略机遇期,反而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尽管当时还处于美苏冷战状态,邓小平对国际局势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即和平和发展是

9、世界两大趋势,中国要充分利用这个国际局势,来从事改革开放事业。可以说,离开了这个判断,就很难理解今天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世纪之初,中国正式提出20年“战略机遇期”的概念,同时开始把改革的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战略机遇期的提出及历史演变,2002年,十六大:“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2年11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的提出及历史演变,提出战略机遇期的依据:,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其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 其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更加成熟。,如何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 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二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