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0121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 2009年版 黄陂区中医院 董泽浩,武汉市黄陂区中医药服务培训教程,培训目的,通过实施培训、教育,提升医师、药师和患者的用药知识与药物治疗水平,提升医疗质量。 最终目标是尽最大努力向患者提供最理想、最公平、及时、可获得性的药品 促进医药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 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基本药物的由来,1977年,WHO首次提出了基本药物的理念,把基本药物定义为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需的药品。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是基本药物的三个基本目标。目前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制订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 个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

2、政策。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我国历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发布(调整)情况表,国家基本药物,2009年新医改方案对基本药物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即避免贪新求贵。 剂型适宜指药品剂型容易生产保存,适宜大多数患者临床使用。,价格合理即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要 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包含所有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具有代表性

3、、可供疾病预防和治疗时选择的基本药物清单。 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以部长令形式颁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共307个药品品种 。自2009年9月21日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管、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国家基本药

4、物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标准的品种。,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一)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 (二)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 (三)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四)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 (五)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 (六)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背景,为积极稳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12月30日联合印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层部分),并于2010年1月1日出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

5、应用指南(基层部分),总论 一、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 二、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三、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五、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六、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各论 第一章 内科用药(73种) 第二章 外科用药(7种) 第三章 妇科用药(8种) 第四章 眼科用药(2种) 第五章 耳鼻喉科用药(4种) 第六章 骨科用药(8种),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相对于中药汤剂

6、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3.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

7、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8、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中成药的联合使用,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

9、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针对具体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2.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应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谨慎联合使用。如果中西药

10、注射剂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2.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1.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2.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3. 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

11、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4. 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

12、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

13、中药注射剂。 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中成药分类方法,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按中成药的功效可分为以下20类: 1.解表剂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2.泻下剂 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3.和解剂 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 4.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 5.祛暑剂 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 6.温里剂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7.表里双解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补益剂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9.安神剂 重镇安神、滋养安神。 10.开

14、窍剂 凉开、温开。 11.固涩剂 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血、固崩止带。 12.理气剂 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13.理血剂 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14.治风剂 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15.治燥剂 清宣润燥、滋阴润燥。 16.祛湿剂 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17.祛痰剂 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18.止咳平喘剂 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

15、平喘、纳气平喘。 19.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健脾消食。 20.杀虫剂 驱虫止痛、杀虫止痒。,一、内科用药,(一)解表剂 辛温解表九味羌活丸(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 辛凉解表柴胡注射液 银翘解毒丸(颗粒、片) 表里双解防风通圣丸(颗粒) 扶正解表玉屏风颗粒,解表剂,解表剂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 临床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辛凉解表剂 适用于外感风热证。

16、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例如银翘解毒丸(颗粒、片)、柴胡注射液。 银翘解毒丸出自我国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吴鞠通所创的治疗风热感冒和瘟疫初起的经典处方,由连翘、金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等药物组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风热感冒的特效中成药。,表里双解剂,表里双解剂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的中成药。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三类。 解表攻里剂 适用于外有表邪,里有实积之证。既有表寒或表热的症状,又有里实表现。例如防风通圣丸(颗粒)。,(二)泻下剂,泻下剂是以大黄、芒硝、火麻仁、牵牛子、甘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利大便、泻下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中成药。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及攻补兼施五类。临床以大便秘结不通、少尿、无尿、胸水、腹水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幽门梗阻、胸腔积液、腹水等见上述症状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