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85148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研究(1)(1)摘要:复合注浆是将静压注浆和高压旋喷浆法进行时序结合,发挥两种注浆技术优势的一种新型注浆方法。对地基加固的复合注浆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复合注浆;加固;地基1 复合注浆施工技术的特点复合注浆适用加固地层范围广,既可适用于加固渗透性大的地层,又可适用于渗透性较差地层,还可以用来加固溶岩地层的地下溶洞和溶蚀裂隙。复合注浆法既能形成较高强度的旋喷桩固结体,又能通过渗透、劈裂和挤密的方式提高岩土层的强度。复合注浆适用加固工程范围广,可用于对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进行加固,也可用于桩基缺陷的加固处理。复合注浆浆液扩散范围大,不仅对

2、高压喷射流喷射破坏土体的极限范围之内土体进行置换加固,而且对喷射破坏土体的极限范围之外的土体以充填、渗透、挤密和劈裂等方式进行注浆加固,在成桩的同时对地基土有灌浆加固作用。复合注浆能定向定位。能形成连续的圆柱状的旋喷桩体,旋喷桩直径为 400mm1200mm,其注浆固结体顶部无收缩,与原基础混凝土或桩混凝土结合紧密。能直接承受上部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深层土层中去,保证荷载传递均匀、有效;复合注浆形成旋喷桩的单桩承载力较高。复合注浆形成的旋喷固结体强度较高,且固结体强度可根据设计需要通过改变浆液材料和工艺参数来进行调节。复合注浆钻孔施工口径较小,对既有建筑物基础和地面损害和扰动很小,可调节浆液凝

3、固时间施工期建筑物附加沉降小。经济可靠,且耐久性好。2 复合注浆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的施工顺序2、1 注浆钻孔施工对既有建筑物地基进行加固时,先采用地质钻机钻穿既有建筑物原基础或承台,然后根据设计注浆深度要求,选择采用地质钻机或高压旋喷钻机钻孔到设计深度。一般以土层或强风化岩层作为注浆持力层时可采用高压旋喷钻机直接钻孔,若以中风化以上岩层作为注浆持力层时需先采用地质钻机钻至终孔,若地层中有卵砾石层也需采用地质钻机钻孔。钻孔孔径一般开孔为 llOmm,终孔直径为91mm,钻孔垂直度保证1。对岩层或混凝土层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对卵砾石地层采用合金钻头钻进行,采用泥塞浆护壁或套管护壁,钻孔后需保证钻孔

4、不跨孔不堵塞。2、2 建立孔口注浆装置注浆钻孔施工完成以后,在注浆孔口建立注浆装置。孔口注浆装置需既满足静压洼浆要求又满足高压旋喷注浆管可以从其中下钻的要求。孔口注浆装置可采用单管接头式或混合器式,单管接头式用于单液注浆,混合器式用于双液注浆。孔口注浆装置采用预埋设的方式固定在注浆孔口,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液将孔口装置与钻孔之间的间隙固定密封。2、3 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方式进行注浆孔口注浆装置埋设 12 天后,先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方式进行旋喷注浆,旋喷注浆需按设计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注浆,将注浆管分段下人孔底,每段注浆钻杆需连接紧密并采用麻丝密封。旋喷注浆按从下而上的方式。为了减小建筑物的附加沉

5、降,旋喷一般采用单管旋喷注浆方式,下钻时尽量快速且尽量小压力小流量喷水,旋喷时采用不喷水而直接喷浆一遍的方式,在底部和顶部需喷浆 2 遍。在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时,为加速浆液凝固,有时采用先喷一遍水泥浆液后喷射一遍水玻璃的方式,进行双液旋喷。2、4 采用静压注浆方式进行注浆高压旋喷注浆结束后,利用孔口注浆装置封住孔口进行静压注浆,通过静压注浆可以扩大浆液的注入范围,防止旋喷固结体收缩从而增加旋喷体与原基础混凝土结合紧密性。静压注浆开始时采用较稀的浆液和较低的注浆压力,随后逐渐增加浆液浓度及加大注浆压力,直至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为止。一般静压注浆在浆液终凝前需进行 23次灌注。静压注浆可以采用单液也可采用双液注浆。2、5 封孔静压注浆结束后,若注浆孔口冒浆,需对孔口进行封闭处理,防止浆液流出。若注浆结束后孔内浆液有流失需补灌浆液到注浆孔内浆液饱满为止。复合注浆顺序有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时需采用先静压注浆后高压旋喷注浆的方式进行注浆。(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