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841334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焦兆群,高考命题研究与试卷的命制,老师的“五有”要求,心中有考纲 脑中有考题 手中有教材 眼中有学生 耳中有信息,第一部分:高考命题研究,一、高考命题的“解密”,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贴近现实及热点,贴近学生生活,突出考察用学科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转向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注重思维能力的考察,强调考生有自己的理解。,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素养立意。,(一)高考命题“三点特点”,(1)把考生平时的阅读、见识、视野和知识积累考查出来; (2)把考生的理性思维和正确价值选择和判断考查出来; (3)把考生的把从社会大课堂所学、所见、所思考查出来; (4)把考生运用

2、学科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考查出来;,(二)高考命题“四个要求”,高考命题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要紧密联系中国现实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了解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探究其原因,增强现实感和时代感,培养热爱祖国、善于思考的可造之材。各学科的考查要浸润到试题中,不能脱离学科实际,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要通过融汇学科的思想、方法,渗透到试题的方方面面。要积极探索能够反映学科本质特征、具有学科特色的考查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摆脱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式,鼓励新方法和新解答。,姜钢(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三)命题要求体现

3、“一点四面”,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2、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3、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4、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启示: 高考试题的新情景引导我们把教学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联系在一起,需要教师及时拓展、更新课程资源,让学科课程增添生活的元素和时代的色彩。 引导考生对社会热点、社会生活实际的关注,提倡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学科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教材内容的教学与高考的对接;,二、深入研究高考命题的规律,(一)解读考纲,(2)能力要求(行为目标),(1)知识内容(内容领域、考点),语文考纲 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4、)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内容领域(知识点),行为目标(能力),11,关注能力要求的变化。,关注内容增减的变化。,(二)对比考纲,关注变化,关注题型示例的变化。,12,13,(三)研究考题,把握规律,做法:一“做”、二“比”、三“找”、四“看”,“做”考题,不能仅仅把高考题当做一般练习题,而是研究的标本。,一看材料维度; 二看题型变化; 三看知识广度; 四看能力要求;,高考研究的主要视角:,“比”考题,还原命题双向细目表找变化、抓侧重 对比历年高考试题 找共性、找趋势 对比相同考点试题 找规律、找变化 对比不同考卷试题 找特点、找风格,认真研究高考参考答案与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之

5、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思路和方法。,看答题的角度 看知识的运用 看语言的表述 看评分的细则,“看”答案,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不少于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18,(1)引导学生明确采分点,评分细则的作用有二: 一是对评分标准的细化和补充。二是制定明确的采分点。 一般来说,评分的基本单位是1分,但大多数试题赋分都不止1分,这就需要明确规定采分点。如果一个试题赋分为3分,那么可能这个试题的答案从3个方面解答,或分3点解

6、答,或分3个步骤解答,或由3个层次解答,或需3句话解答。评分细则就要把这些东西都量化出来,具体规定下来。 考生了解了采分点原理,在解答时大致就知道了该答什么、该如何答。只有针对采分点,才能得满分。如果是一个3分题,考生只答了1个方面,或1个点,或1个步骤,或1个层次,或一句话显然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宁可多答,不要少答。,19,(2)引导学生掌握答题范式或术语,评卷老师的“偏爱范式和术语倾向”。,所谓“范式”,就是解题的过程和步骤的规范的格式。理科的计算题都有范式,理科的解答题和文科的简答题也有一定的格式,即我们常说的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最后总结什么。,所谓“术语”,就是为学科而产生的专用词语、

7、为学科教学产生的专用词语。,(四)强化“三种意识” 考点意识 题型意识 得分意识,对于每一个考点,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考查的比重,通常有哪些题型,每种题型通常有哪些设问方式,怎样解答,高考评分细则如何。,第二部分:试卷与试题的命制,科学,合理,规范,导向,难度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所选材料合理、恰当 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梯度,各种题型形式规范 题意清晰 表达严密,一、一份好试卷的基本要求,无科学性、 知识错误。 不超纲。 标点符号、 图形图片正确。 无错别字。,传递对今后教学的导向性,包括对知识掌握的导向、课改的导向和考纲变化的导向、时代的导向。,二、命制试卷的基本步骤,(一)根据考试的性质,规划命题要

8、求,(二)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三)命题,(四)审题,(一)根据考试的性质,规划命题要求,规划命卷基本要求,版本 考试范围 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 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占比 难易度要求,(二)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三)命题,立意,情境,设问,审题(磨题),立意是试题的考查目标 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 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1、命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立意问题,命题立意考虑的两个要素: (1)测量什么知识点和能力目标。 (2)命题背景材料能否有效承载目标考查。,有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学业水平测试以知识立意为主,高考主要还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的灵魂在立意。对命题老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

9、综合素养要求极高,不是技能和技巧能解决的),知识 学习,技能 习得,能力 形成,素养养成,情境应用,情感态度,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江晴 (清)郑燮注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注郑燮,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1)结合全诗,简述“吐出望江楼”中“吐”字的妙处。 (2)这首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2、情境问题:搜集加工材料,从命题实践来看,考试(尤其是大规模考试)命题最为重要的任务,一是选择合适背景材料,二是结合材料的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命题者要遵循的选材原则,普适性(公平性) 思想性(正面性) 贴近性(切合性) 时代性(新颖性

10、) 科学性(权威性),(2)材料加工的方法,嫁接法,删除法,添加法。,改换法。,“唉!小伙子啊!”听声音,他大概已经是很感伤了。“我告诉你吧,要不是你还有点孝心,唔!我是欢喜你这样的孝顺的孩子的。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唔我,我有一个桂儿” “你知道吗?小伙子,我的桂儿,他比你还大得多呀!是的,比你大得多。你怕不认识他吧?啊你,外乡人我把他养到你这样大,这样大,我靠他给我赚饭吃呀!” “他现在呢?”我不能按耐地问。 “现在,唔,你听呀!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我给他收了个媳妇小伙子,你大概还没有过媳妇儿吧。唔,他们,他们是快乐的!

11、我,我是快乐的!” “他们呢?” “他们?唔,你听呀!那一年,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是打了败仗的,从我们这里过身,我的桂儿,小伙子,掳夫子你大概也是掳过的吧,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夫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2014年全国卷原材料的删改,(3)命题素材加工要注意的问题。,材料要有利于考生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诱导。 材料与设问密切相关,避免“穿靴戴帽”。 材料要承载有效的信息,不能有多余的信息或信息不足。 材料篇幅要考虑阅读量,阅读时间,符合考试规范。 材料的阅读难度要适中,要考虑材料对试题难易度的影响。,(历史) 诗

12、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因此又称“诗三百”。它的表现手法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清新质朴 D、通俗易懂,(4)命题素材选择的来源。,做高考的追随者模拟往届高考试题选材,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生活,从生活中选材,做教材的改编者改编教材中的例题和实验,做学术论著的阅读者从学者论著中节选,做最新科技和社会新闻的关注者关注热点,紧跟时代,3、编撰试题,模仿模仿高考题命制试题 重组指对若干相对知识点进行不同角度考查的试题进行嫁接和组配。 改造指针对相关

13、知识点已有的陈题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再造与延伸; 原创则是指命题人员在深入了解教材、大纲的基础上,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试题独立命制的过程。,模仿高考题命制试题,深度创新命制试题,背景创新,合理的组合,巧妙的嫁接,编制选择题基本要求,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

14、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试题要与材料紧密关联,要对材料分析和解释,同时考查到相关行为目标和知识内容。 设计试题要避免两类主要错误: 一类是试题答案仅凭材料内容和源自常识就能解答,那就只考查到阅读能力。因此,设计的试题一定要使得考生运用到相关学科的内容领域的知识才能做出解答。 二类是无须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仅照搬教材知识就能做出解答。,主观题编撰

15、的规范要求,考虑问题设计的基本要素 宽度、深度、角度、梯度和难度,问题的宽度 思考的范围,不能超出课标或考纲的要求,命题时特别注意反思学生运用知识的领域。 问域过宽,学生回答问题无从下手,问题就难于有启发性,那么问题趋于无效。,如: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神树,飞鸟的树,盘龙的树,登天的树,闪着宗教的光芒,那是金色的思想,超时代的影像。神树让我敬畏,让我景仰。(三星堆),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请分析本文用什么“小”表现了怎样的“大”?,问题的深度 思考的层次,命题者特别关注学生解题需要的行为目标。老师要指导学生分解解题步骤和所需要的思维能力类型。问题的深

16、度设计常常和梯度结合,一是善于追问;二是设置复杂的思维活动的问题。,问题的角度 就是问题的陈述指向明确,要求明确,指明答题的角度和层面,指明运用的知识领域和行为目标;这一点对于主观题的题干表述和命题十分关键。,角度,行为目标,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问题的梯度: 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设置问题,形成由易而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链。 常用的方法 层进追问法:是何如何为何若何,考虑问题设置的性质类型,记忆性问题 学生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答案往往能够在材料中找到,学生无需多加思考。,理解性问题 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转换、解释、比较方可获得答案的问题,要求学生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分析性问题 要求学生把材料分解成各个要素,弄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组织和结构。如:分析关系、分析原因、分析作用、分析影响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