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841121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区树脂厂职工小区的向女士再也不用坐车来回一个 多小时到远处健身了。现在,出门几分钟,她便到了区文 化体育活动中心康桥健身房,每次锻炼至少一个多小时。4 月 15 日晚 8 时许,刚从动感单车训练房出来的她一边擦着 满头的汗,一边笑着幽默地解释了记者对她毅力的赞许: “没办法,单身要嫁人。 ” 其实,在*,由于活动场所的日益增多,像她这样出 门便能感受到文体设施便利的人已是越来越多,走出家门 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的群体更是越来越庞大。是什么让本不 富裕的区财政能迎合老百姓越来越高的文体娱乐需求?是什 么又让习惯了打牌上网的市民也能“换一种活

2、法”呢? *区委书记蔡建国说:“探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 体制改革,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我们正在 试着摸索一条自己的路。 ” “据统计,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们区增加了 20 多个各 类较具规模的群众文体活动场所,面积累计达 2 万多平方 米。而在这些场所投资中,区政府占不到十分之一。 ”*区 长张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政府财力有限,而社会力量无穷。*区在基层文化建 设中,破解的首先是思想解放。本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思 路,政府财政投入不求过多,但求能带。所谓带,就是能 带动市民的参与热情,带动社会资本的注入。 这几年,*区充分整合区域内学校、市区属部门企业、 省直部门等单位活动场所资源

3、,以引导式的投入或政策, 使这些本有围墙封闭的小空间,变成了市民活动的大舞台。 区政府投资将原宜棉俱乐部装修,购进各类器材,一个有 较大规模的市民活动中心形成了;十中、十一中等学校的训 练室,成了没有围墙的体校;街办、社区腾出几间房,改造 后成了社区活动室这些场所,姓不姓“伍”没关系, 正所谓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要能为*区老百姓服务就 行。政府里没有专业的健身教练和能吸引人气的体育健将 怎么办?对人才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牛勇,健身经验“牛” ,康桥健身中心租给你;胡磊,全国羽毛球比赛前三名的健 将级运动员,请进来,排练厅租给你;陈佰顺,宜棉退休职 工,书画底子硬,请您常驻家门口的沈家店老年人

4、活动中 心,为有兴趣的老伙计们指导指导 收费的门槛不高,免费的活动不少。于是,各类舞蹈 班、球类班、健身班、跆拳道班、排练厅、社区活动中心 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市民参加文体活动热情高 了,这个团、那个队就多起来了。京剧票友团、战友艺术 团、大鼓队、功夫扇队、太极拳队、龙之队、狮之队 整个*区,在文体局登记的这类组织就有 168 支。全市羽 毛球冠军、省运会群众类健身球金奖、宜昌第一龙、宜昌 第一狮一个个荣誉纷至沓来;圣火传递、旅游节、企业 开业,一个个光荣的使命,找到了*昔日逛市场带儿孙的 老头老太太们。 “伍家民间艺术团”获得了中宣部、文化部 表彰;“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桂冠,戴在了

5、*人民的头上。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活跃了“老工业区” 、 “下岗人员 集中区”的*人的心。 昔日小打小闹的文化事业正在成为*区又一个新兴的 大产业,舞厅、歌厅、健身俱乐部、奇石市场、球类馆、 图书室、培训中心等纷纷兴起。民营的沈家店星光老年之 家,依托社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托老生意做得红红 火火;民营的康桥俱乐部,被闲不住的姑娘小伙挤爆了;民 营的各类培训机构,尽晃动着昔日只知道钻小网吧或干脆 被爸妈关在家里的小家伙们的身影。奇石一条街进了*、 三峡画廊进了* 打破政府办社会的格局,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将政 府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交给社会办。*区此举解决了社 会矛盾、解决了区内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解决了部分再就 业,更主要的是施惠于民。基层文化建设,*区四两力, 拨亮了一个大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