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公共需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836371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社会公共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社会公共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社会公共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社会公共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社会公共需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社会公共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社会公共需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论社会公共需求一、引论1、公共需求的基本概念需求是人类的本性,人类社会有多种需求,总体上分为两类: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私人需求是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一般呈阶梯向上的倾向,分别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成就需要。公共需求( public wants)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求,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个人需求或个别需求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的共同需求,也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社会职能的需求。2、公共需求的

2、基本特点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相比有两大特点:第一, 公共需求的受益外在性,即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其他人也可从中受益。第二, 公共需求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表现为相互依赖性和不可分割性。二 、研究社会公共需求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任何社会生产中,总是能够区分出劳动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的消费,另一个部分即始终是剩余劳动的那个部分的产品, 总是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而不问这种剩余产品怎样分配,也不问谁执行这种社会需要代表的职能。”马克思在这里提出将社会产品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两个部分,为经济分析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马斯格雷夫认为 “以资源利

3、用的决定为转移并以私人需要与公共需要之间的区别为基础,这种区别是我们所关心的,因为这是财政职能的核心。”综上所述,公共需求的概念是研究财政问题的基础核心概念,财政运行的机制,财政存在的依据都是由此而开始,研究社会公共需求具有重要意义。2 三、社会公共需求的历史演变经济发展的阶段按历史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初民社会、 农业经济社会、 工业经济社会、服务经济社会、 科技经济社会。 其中初民的社会的资源分配方式以集体分配为主,农业经济时代以习惯配置资源为主,工业经济时代资源配置的方式以市场配置为主兼有政府以及习惯配置资源的方式,服务经济社会和科技经济社会亦然。1、初民经济社会社会公共需求的初始形态是共

4、同需求,在初民社会随着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产生。与此同时, 社会公共需求从共同需求中分离出来与私人需求共生共存,这种社会公共需求是以共同生活为前提为归宿,以一定区域、 血缘为纽带链接在一起的生产生活共同体的一种共有需求。这种原生态的需求构成了社会公共需求的初始形态。初始形态的社会化公共需求决定了它具有内聚性、内部平等性、互利性以及内部的非排他性,同时也具有外部的排他性与冲突性。2、 农业经济时代在农业经济时代,分工的发展由科技进步改变了社会的组织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家庭成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为满足家庭成员的私的需求,成为生产生活的起点和归脚点,家庭成为满足私人需要的最基本的实

5、现形式。也就是说习惯配置资源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私人需求最有效的满足形式,与此同时在军权神授、神权无边、 民权全无的情境下,军权、神权、皇权与社会公共权力的高度一体化。帝王的私人需求与一国民众的公共需求被军权所决定且一体化,正是民众的私人需求被挤压到最基本的生活权,没有基本的政治权, 也没有自由权及人身独立权,皇家的私人需求也就代替了民众的共同需求。这时社会共同需求表现为安全需求以及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核心的共同需求,如大型的农田水利设施。这一时期的社会公共需求的特点表现为(1)私人需求从社会共同需求中分离出来分化成为私人需求与社会共同需求,需求的分化进一步强化了习惯经验配置资源的力

6、量,也决定了社会组织形式的演化,加速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使国家得以成为社会共同需求的满足机制。从此以后,财政出现了。(2)私人需求以维持家庭成员社会为出发点,着脚点。(3)社会公共需求由神化了的皇权通过集权命令的方式来实现,通过直接剥夺民众的基本权利来实现(4)农业经济时代的社会化公共需求从一开始就异化为皇家的私人需求与民众的共同需求合而为一,但合而不同。(5)农业经济时代的社会公共需求主要局限于安全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3 3、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时代在分工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产生了市场, 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方式, 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生产由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蜕变

7、为以工场为主要方式的生产,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生活模式也随之产生,私营需求在市场的作用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体和基础,成为财富的增长源和爆发源,成为私人需求的供给源和满足源,社会组织形态回归以民权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意识得到普遍的自醒。人们普遍认识到政治权利是部分私人权力的让渡,使民众对国家授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新社会公共认识,是社会公共需求内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社会公共需求成为保障市场的效益低层运行机制,也是市场条件下全新社会公共认识,是社会公共需求内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社会公共需求成为保障市场的效益低层运行的机制也是市场条件下的一种制度安

8、排。社会公共需求相对于私人需求的共同需求是市场条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公共需求相对于私人需求的共同需求是市场机制和习惯配置资源无法满足的需求。这一时期社会公共需求的特征表现为(1)社会公共需求回归了本质,只能由公共权力来实现,国家受托并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2)社会公共需求成为私人需求的维护机制,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从本质上说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好保障好市场的效率。(3)社会公共需求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割性等显性特征更加明显。(4)社会公共需求的层次范围得到明显的发展,而且呈不断膨胀的趋势。(5)社会公共需求扩张到矫正市场失效领域并扩大到公共产品之外有益品的提高。(6)服务经济时代社会公共需

9、求的领域公共产品有新的突破,可持续、绿色、信息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主体(7)企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直接导致财政配置资源向公共经济转型,公共经济成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一种制度安排。四、 社会公共需求决定财政的存在于发展1、社会公共需求的历史存续性决定财政的存在于发展社会公共需求的历史变化,决定了财政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发展,财政对于满足公共需要的目标随着公共需要的历史具体性而变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传统社会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提供农业的正常发展的条件,是这一阶段主要的社会公共需要, 农田水利建设几乎无一例外地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财政支出

10、。在经济起飞4 阶段, 工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人们从工业发展的实践得知,扩大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认识塑造了经济起飞阶段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模式。当经济发展进入发达阶段时,物质财富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学技术,人们对福利生活的评价,不再只注重物质财富的数量的增长,而是日益重视质量的提高。2、社会公共需求内在的转换性与制约性决定着财政的发展。社会公共需求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具体的。社会公共需求分为同质性的社会公共需求和异质性的社会公共需求。前者是指拥有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一致形成的需求共同体;后者是相对于同质而言,是指拥有共同的根本利益, 不同的具体利益,多个子集团所组成的集

11、团的需求。这两者具有内在的转换性与制约性。公共需求是具有差异性的,公民对于社会的公共需求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定位的,但是具体到个人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强度会有所差别。比如老年人更倾向于有更多的医疗保障, 而年轻更倾向于更好的教育质量。一方面这时面对公共需求的差异性,在预算约束的条件,政府必须要做一个最优排序的抉择,并组织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获取差异化的公共需求信息并尽可能满足每个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呈为评价政府职能及其实现效率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居民通过以脚投票,即公共选择评价的机制,投票决定着政府间财政的有效性的竞争。异质性的社会公共需求使得财政分配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 由于政府公共产品和

12、服务的多样性(如国防、安全、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收入分配都算是社会公共需求),使得政府职能纵向的划分过程中,可能存在在受益范围多样化与政府辖区固定性的矛盾,出现财权与事权分配不匹配。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家政府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地方政府间分配出现不平衡,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均等或与地方实际不符。同质性的公共需求与异质性的社会公共需求可以相互转换、相互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特别是在转轨国家)出现的这些公共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问题是分析财政需要存在并完善发展的重要依据。四、小结社会公共需求是财政学的基本概念,财政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求,是财政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政府通过将公共需求转化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实现了将政府目标的显性化处理, 使政府明确了需要通过某些形式筹集公共收入和进行公共支出的职能,才能正确的推理财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三大基本职能。提出社会公共需求这一概念有利于明确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并有利于从货币价5 值形态上分析提供公共商品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林江、温海滢:财政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美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 ,上海人民出版社陈志楣 :论公共经济存在的依据【M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4张斌、杨之刚:政府间职能纵向配置的规范分析 , 财贸经济 2010 年第 2 期陈共:财政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