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817042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荔枝幼年结果树的栽培技术荔枝属无患子科植物,原产我国,是我国南方四大名果之一,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荔枝也是五华县果树的主栽品种之一,现全县种植面积有3 万多亩,挂果面积达25000 多亩,年产量 1 万多吨,产值达 2000 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县大部份荔枝正处于幼年挂果期,根 据五华县农业局与有关果农在这几年的荔枝栽培技术经验中总结出幼年荔枝树的生长特点: (1)枝梢的分枝级数低。 (2)枝梢生长量大。 (3)根系生长旺盛。 (4)花期早,雌花比例低。雌花期短,座果难。(5)营养积累水平低。 (6)复芽萌发力强。针对这

2、些 特点,在管理上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人为地促使其扬长避短,达到高产稳产,年年丰收。一、掌握六条原则:(1)施肥上要减少氮肥的比例,增施磷钾肥,补充硼、镁等微量元素,控制枝梢生长过旺,提高枝梢质量,使枝梢健壮、充足、饱满。(2)培养两次秋梢,促进末次秋梢及早老熟,积累足够具花芽分化所需的成花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某些激素)。 (3)末次秋梢老熟后,控制其生长,不萌发冬梢,叶色转赤,促进花芽分化。(4)花前肥,尤其是速效氮,一般不能早施,宜见花蕾后施。(5)修剪宜轻。 (6)防治病虫害及时。二、落实四条措施:1、培养粗壮的优良结果母枝: (1)放秋梢的时间、次数:放二次梢的,第一次7 月下旬

3、至 8 月上旬,第二次9 月上旬至 10 月上旬。放一次梢的近控制在8 月底至 9 月上旬为好。(2)施好促梢肥。这是采果前后所施的肥,主要是促使迅速恢复结果后的树势,适时抽出健壮的秋梢结果母枝。这次施肥是克服大小年的重点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 占全年施肥量的50%以上。对于生势很旺、 结果很少的树, 则应酌减肥量或不施这次肥,以避免发生冬梢。(3)修剪:幼龄树的整枝修剪,应着重于最初34 年内,45 年后要注意留好副主 枝和侧枝。幼龄树的修剪原则是轻剪。第一次秋梢老熟后,第二次秋梢萌发前进行,剪除病虫枝、过密枝、阴枝、弱枝、重叠枝、枯枝等,黑叶,桂味阴枝也能结果,可适当多留。以每平方米约留

4、40 条左右的末次秋梢为宜。对于结果树的修剪,应在采果后一个月内完成。2、控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花芽分化需几个特定前提,一是适时放好秋梢,梢 要粗、健壮,二是枝梢老熟,积累有足够具花芽分化的成花物质,不会萌发冬梢,三是冬季有 810 天的 010 摄氏度的连续低温。有了上面的前提,加之人为的物理、化学 辅助手段,花芽分化更为正常、保险。(1)制水制肥,扩穴断根,或是树盘内深锄1520 厘米,于秋梢老熟后进行。(2)环割或环剥,中迟熟种从11 月至次年 2 月花芽分化, 12 月至 1 月底为高峰期, 在这段时间内, 选择晴朗、 无北风的天气进行环割一圈或螺旋形环剥一圈,剥口 2 毫米。(3)

5、秋梢老熟后喷花果灵1 至 2 次,或在 11 月下旬至 12 月可连续二次喷40%乙烯利 20 毫升冲水 20 公斤加 B9,利于抑制冬梢萌发,促进花芽分化和增加雌花比例。2 3、保花保果,要根据荔枝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作用来选择肥料的种类、 数量和各种人为的辅助手段,达到丰产。(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搭配适量的硼、镁、锌、钼等微量元素。要合理适量,一般株产100 公斤的树,年需尿素34 公斤,钾 23 公斤。磷 23 公斤,石灰 23 公斤。其中促梢肥以氮肥为主,磷、钾配合。促花肥N、K、P并重,加适量石灰。保果壮果肥以钾为主,配合施N、P。(2)放蜂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

6、(3)高温、干旱时淋水和上午喷清水。 (4)喷保果素,谢花2/3 后喷果特灵或“九二0” ,每克冲水 3035 公斤,或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前一星期,进行环割保果。4、病虫害防治,要及时防治好蝽蟓、蛀蒂虫、霜疫霉病等。 (1)蝽蟓又称臭屁虫、臭屁辣。对蝽蟓的防治方法如下:在冬季气温明显下降的时期, 尤其气温降到10以下时,可利用成虫的假死特性,摇动荔枝树枝,使在叶青上过冬的蝽蟓成虫受惊掉落地面,然后扫除杀灭;用敌百虫8001000 倍液,于成虫产卵前后和幼虫发生时各喷1 次。第 1 次约在 3 月上旬, 第 2次约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可在早春施放平腹小蜂(一种人工繁殖的寄生蜂)1 次,

7、5 月中旬再施放1 次,以虫治虫。(2)蛀蒂虫的防治方法一般有两点:一是在冬季清园,扫除落叶、落果和杂草, 消灭越冬虫源;二是盛花后用敌百虫加水稀释1000 倍喷射。(3)霜疫霉病的病源是一种真菌。对它的防治方法有如下三点:进行夏季清园,消灭菌源;在果实受害初期,喷洒40%乙磷铝300 倍液或代森铵800 倍液或甲霜灵1000 倍液;在曾经严重受害的果园,于花蕾期和小果期,喷1 次瑞毒霉 1000 倍液或甲霜灵 1000 倍液预防。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一、茶园高标准建立有何技术要点 1、严格选地。新建茶园应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 PH4565 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

8、度25 度以下,水源充足,交通电力通讯方便的缓坡地带。并按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进行大气、土壤、水质的检测。 2、统一规划。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这个中心,因地制宜,以茶为主,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认真做好道路排灌系统的设计,合理布局茶行及茶园遮荫树配置(一般亩植 810 棵柿、梨为宜 )。 3、表土回沟开垦。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约1020cm左右,挖去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 20cm 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再把底土心土挖松 25cm左右,施人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人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

9、的,须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 处理。4、施足基肥。要求亩施有机肥500kg 以上,磷肥50kg 左右。二、茶树定植有何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壮苗。2、适时栽植。 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眠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3 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移苗时尽量多带土不损伤根部,茶苗太高可于移栽前离地15 20cm处进行修剪作为第一次定剪,应浇足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其后做好防冻抗旱保苗全苗工作。三、如何搞好茶园秋冬季管理? 对幼龄茶园和抗寒性较差品种茶园应进行铺草覆盖或种植紫云英等冬季绿肥作物,以提高抗寒能力又增加有机肥来源;以波美051 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对多

10、花茶树,在其盛开季节用300ppm乙烯利喷施一次以减少花量;密切注视冬季春初天气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茶园冻害发生。 四、如何搞好茶园施肥? 1、 幼龄茶园:一般在每年10 月底至 11 月上旬结合深耕施人 1 53 吨厩肥等作基肥;而追肥则根据苗龄不同各有差别,一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N肥 5 公斤左右或稀人粪尿250 400 公斤于春茶前或春茶后一次施人;二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N肥 10 公斤左右或稀人粪尿 400500 公斤,春茶前施60,春茶后施40;三、四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N肥 15 公斤左右,可于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分别施50、30、 20;NPK三要素比例12 年生为 1 :1

11、:134 年生则为 2:1:1;施肥方法应以相对集中的浅沟或穴施为主。2、生产性茶园: 实践上亩产干茶250 公斤以内按05 公斤纯 N 生产干茶 35 公斤计算,亩产干茶250400 公斤则以 1:6 计,若亩产干茶400 公斤以上则要以1:5 计。NPK三要素比例,绿茶区一般24:1:1,乌龙茶区23:1:1。推广“一基”、“三追”、 “多喷”的施肥方法,即在每年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进行茶园深耕结合施人全年施肥量4050的 N肥和全部磷钾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如饼肥、人粪尿、堆沤肥、猪牛栏肥、土杂肥、塘泥等,配合施用磷钾肥、复合肥等,此为“一基”;“三追”是在春茶开采前 一个月,春

12、茶采摘后及秋茶采摘前1520 天,结合茶园浅耕除草分别追施速效性化肥,这三次施肥量占全年N肥用量的 5060,其余夏秋茶各占追肥总量的25左右;“多喷”是指在茶树生产季节,尤其在夏秋茶季节用化肥及其它叶面营养液等作根外追肥,一般都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傍晚或阴天喷施,一定要喷湿叶面叶背以便吸收,喷施时期以茶树一芽一叶初展期效果最好。五、茶树如何修剪? 1、幼龄茶树定型修剪 幼树一般要进行34 次定剪, 春夏秋季都可进行,以春茶茶芽未萌发之前的早春3 月为最好。第一次定剪在茶苗高30cm以时,离地1520cm处水平剪去,第二次在原剪口提高 15 20cm 左右即离地3040cm处剪去,第三次在离地

13、5560cm左右剪去,第四次 在离地 6070cm左右处剪成弧形并培养树冠,第二至第四次定剪都是对在上次定剪基础上所萌发的茎粗04cm以上、展叶数达78 片叶以上、已达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的修剪,幼龄期间贯彻“以养为主,适当打顶”的采养方法,即在茶梢生长达到定剪高度以上进行打顶采,坚决防止早采、强采和乱采。 2、生产性茶园树冠更新秋末茶季结束,在10 月底至 11 月上旬前及时进行轻修剪,水平略带弧形地剪去树冠以上35em的茶枝,并同时剪去突出枝、病虫枝、衰老枝等枝条;而对由于经多次采摘后树冠面参差不齐,形成许多鸡爪枝的青壮年茶园,在春茶前或在春 茶后或在茶季结束后进行深修剪,水平略带弧形地剪去

14、树冠面上1015cm以鸡爪枝为主的茶枝。对衰老茶树,待春茶结束后,离地10cm处用利刀或锯齿进行台刈,以促发新梢重新养蓬。 六、茶园如何合理采摘适时封园? 春季当茶蓬上有1015、夏秋季有 10左右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行开采,后及时分批采摘,采用“春秋留鱼叶、夏留一叶”的采摘方法,尤要注意夏季采净该季极易形4 成的对夹叶。霜降节气前后至迟11 月上旬前即行结束茶季进行封园。 七、综合防治病虫l 、强化农业防治。无公害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提高茶树自身抗性,减少病虫发生与危害。选用抗病虫良种,角质层厚的、茶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抗病虫能力强。合理密植,采用单行双株或双行单株条植,亩植

15、3000 株左右。适时修剪。据不同树势在每年的茶季结束或春茶前进行轻修剪、春茶结束后进行重修剪或台刈,并同时剪去枯弱枝、病虫枝和徒长枝。平衡施肥。据生产茶类和土壤肥力合理配比N 、P、K 三要素比例,保持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能力。中耕除草。分批多次采摘。冬季 清园封园。茶季结束,应将茶园以及茶园四周的枯枝落叶、杂草蒿杆清理出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施 0510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以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来年危害。2、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它防制剂等控制茶树 病虫为害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如用白僵菌“871”防治茶丽纹象甲、茶毛虫病毒“8010”防治茶毛虫、韦伯虫

16、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椰园蚧,杀鳞精防治茶尺蠖、天霸防治茶小绿叶蝉、农抗 101 防治云纹叶枯病。3、合理进行化学防治。指定专人负责茶园病虫监测预报,在病虫发生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茶树和天敌安全的农药品种并把农药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进行防治,绝对禁止在茶树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遵循交替轮换复配用药原则,并改进喷药技术和方法提高喷药效果。 八、重视茶叶加工与包装严格要求加工设备及环境卫生整洁、无污染,禁止使用色素、防腐剂、品质改良剂等化学添加剂,杜绝有害金属包括铅锡锰镉等金属材料作为加工工具,选用阻氧、无味无毒、 无污染的包装材料,在包装贮运及其它流通媒介除了不能接触以上金属外,汞、砷、铜等也要杜绝,同时要严格监测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和其它致病菌、黄曲霉素等的发生状况使之完全符合无公害茶叶的检测标准。金柚高产优质栽培综合技术一、开好大穴,施足基肥,搞好种植基础。种植前挖1 立方米的大植穴,分45 层放入绿肥,牛栏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