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91333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47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初稿(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目录绪 论,7 选题理由、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茶水分的测定,7 茶水测定1. 范围,72. 引用标准 ,7 3. 定义,7 4. 原理,8 5. 仪器与用具 ,8 6. 操作方法 ,8 7. 结果计算 ,9 第二章 茶总灰分的测定,10 1. 范围,10 2. 引用标准 ,10 3. 定义,11 - 2 - 4. 原理,11 5. 仪器与用具 ,11 6. 测定步骤 ,11 7. 结果计算 ,12 第三章 茶 水浸出物的测定,13 1. 范围,13 2. 引用标准 ,13 3. 定义,13 4. 原理,14 5. 仪器和用具 ,14 6. 操作方法 ,14 6.

2、1 取样,14 6.2 试样制备 ,14 6.3 铝盒制备 ,14 6.4 测定步骤 ,14 7. 结果计算 ,15 7.1 计算方法 ,15 - 3 - 第四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16 一、水溶性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法1. 实验目的 ,16 2. 实验原理 ,16 3. 器材与试剂 ,16 4. 试验方法 ,17 5.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17 表 2 考马斯亮蓝 SDS 干扰实验表格 ,18 表 2 考马斯亮蓝 SDS干扰实验表格 ,19 6. 结论,20 7. 思考与讨论 ,21 二、游离氨基酸总量 ,22 ( 一)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1、范围,22 2、引用标准 ,22 3、定义,22

3、- 4 - 4、原理,22 5、仪器与用具 ,22 6、试剂和溶液 ,23 7、操作方法 ,23 8、结果计算 ,24 三、茶氨酸 ,25 ( 一) 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范围,2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5 3、原理,26 4、试剂,26 5、仪器,27 6、测定步骤 ,27 7、分析结果的计算 ,29 8、精密度 ,30 第五章 生物碱,30 一、咖啡碱- 5 - ( 一)茶咖啡碱测定1、范围,30 2、引用标准 ,31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原理,31 4 仪器和用具 ,31 5、试剂和溶液 ,31 6、操作和方法 ,32 7、结果计算 ,33 第二法紫外分光光度法8、

4、原理,34 9、仪器和用具 ,34 10、试剂和溶液 ,34 11、测定步骤 ,35 12、结果计算 ,35 第六章 茶多酚,36 一、茶多酚总量- 6 - 二、儿茶素总量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1、范围,3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6 方法一 茶叶中儿茶素类的检测HPLC 发3、原理,36 4、仪器,36 5、试剂,36 6、操作方法 ,37 7、结果计算 ,40 方法二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8、原理,42 9、仪器,43 10、试剂,43 11、操作方法 ,44 12、结果计算 ,44 13、注意事项 ,45 - 7 - 绪论“贵州省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省科技厅项

5、目)子项目“都匀毛尖茶检测分析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建立都匀毛尖茶分析检测服务平台,规范毛尖茶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为毛尖茶生产企业提供相关检测服务。本毕业论文( 设计)拟编制茶成分检测技术和方法手册,以期为建设毛尖茶分析检测平台、检测毛尖茶有效成分提供指导。第一章茶水分的测定茶 水分测定Tea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水分含量测定的原理、仪器与用具、操作方法及结果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水分的测定。2 引用标准下列 标 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6、.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T 8302-2002 茶取样GB /T 8 303-2002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十物质含量测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8 - 水分moisture content 在常压条件下,试样经规定的温度加热至恒重时的质量损失4 原理试样于 103 士2的电热恒温十燥箱中加热至恒重,称量。5 仪器与用具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 5.1 铝质烘皿 : 具盖,内径 75mm-80mm, 5.2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 : 能自动控制温度士 2。5.3 干燥器 : 内盛有效干燥剂5.4 分析天平 : 感量0.00 1g 6 操作方法6.1

7、 取样按 G B/ T 8302 规定取样。6.2 试样制备紧压茶按 GB/T 8303-2002 中6.2 .2 规定制备茶样。紧压茶以外的茶,按6.1 取样操作,将样品混匀。6.3 铝质烘皿的准备- 9 - 将 洁 净 的烘皿连同盖置于 103 士2的干燥箱中,加热 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 0.00 1g ). 6.4 测定步骤6.4. 1 第一法 103 恒重法 ( 仲裁法 ) 称 取 5g ( 准确至 0.00 1g ) 试样(6.2) 于已知质量的烘皿 (6.3) 中,置于 103土2干燥箱 (5.2) 内(皿盖斜置皿上 ) 。加热 4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

8、 (5.3) 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置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量(准确至 0.00 1g ) 。重复加热 1h的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 5g ,即为恒重,以最小称量为准。6.4.2 第二法 120 烘干法 ( 快速法 ) 称 取 5 g( 准确至 0.00 1g )试样(6.2) 于已知质量的烘皿 (6.3) 中,置 120干燥箱 (5.2) 内(皿盖斜置皿上 ) 。以2 min 内回升到120时计算,加热 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 (5.3) 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准确至 0.001 g) 。7 结果计算7.1 计算方法茶叶水分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

9、 计算。,(1)- 10 - 式中: M1 试样和铝质烘皿烘前的质量,g; M2一一试样和铝质烘皿烘后的质量,g; M0 试样的质量, g. 如果符合重复性 (7. 2)的要求,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7.2 重复性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 不得超过 0.2 g 注: 用第二法侧定茶叶水分,重复性达不到要求时,按第一法规定进行测定。第二章 茶总灰分的测定茶总灰分测定TeaDetermination of total ash content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总灰分测定的原理、仪器和用具、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总灰分的测定

10、。2 引用标准- 11 - GB/T 83022002 茶取样GB/T 83032002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的测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总灰分 tatal ash 在规定的条件下,茶叶经52525灼烧灰化后所得的残渣。4 原理试样经 52525加热灼烧,分解有机物至恒量。5 仪器和用具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51 坩埚:瓷质、高型,容量30mL 。52 电热板。53 高温电炉: 52525。54 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55 坩埚钳。56 分析天平:感量0.001g。6 测定步骤- 12 - 61 取样按 GB/T 8302 的规定。62 试样制备按 GB/T 8303 的

11、规定。63 坩埚的准备将洁净的的坩埚置于52525高温炉内, 灼烧 1h,待炉温降至 300左右时,取出坩埚,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量(准确至 0.001g)。64 测定称取混匀的磨碎试样2g (准确至 0.001g)于坩埚内,在电热板上徐徐加热, 使试样充分炭化至无烟。 将坩埚移入 52525高温炉内,灼烧至无炭粒(不少于2h)。待炉温降至 300左右时,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移入高温炉内以上述温度灼烧1h,取出,冷却,称量。再移入高温炉内,灼烧30min,取出,冷却,称量。重复此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 0.001g 为止。以最小称量为准。65 必要时,可保留总灰分供测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7 结果计算茶叶总灰分以干态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总灰分( % )=(M1-M2)/( Mo m)100,(1)式中: M1 试样和坩埚灼烧后的质量,g;- 13 - M2坩埚的质量, g;Mo试样质量, g;m 试样干物质含量, % 。如果重复性符合( 7.2 )的要求,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72 重复性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 0.2g 。第三章 茶 水浸出物的测定茶 水浸出物测定Tea- Determi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