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区域发展阶段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378907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区域发展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1.2区域发展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1.2区域发展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1.2区域发展阶段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1.2区域发展阶段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区域发展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区域发展阶段(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 节 目 录,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三、区域发展阶段,四、自主测试,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以下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哪些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度 古巴 丹麦 尼泊尔 英国 瑞士 沙特阿拉伯,思考,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人均GDP,人均GNP,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定地区的所

2、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地区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高 发达国家(地区)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低 发展中国家(地区) 低收入地区,思考:高收入地区就是发达地区?,常用指标:,综合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影响因素,地理条件,发展水

3、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发 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低,高,较高,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迅速上升,不平衡加速发展状况,低水平 均衡状况,运输与信息网络形成,加快建设,逐步提高,高水平 均衡状况,较少,稀疏,高,较低,三、区域发展阶段,在17世纪后叶美国东北部工业地带发展的初期,匹兹堡还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匹兹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19世纪中叶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建成和铁路的通达,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了苏必利尔的铁矿石,使匹兹堡逐渐成为了钢铁中心(有“钢都”之称)。,案例一:,以传统农

4、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形成阶段,思考、讨论P9页“活动”,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北部,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通过运河与五大湖泊相通,水陆交通便利。,1.说出匹兹堡的地理位置特点。,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相对位置,经纬度,半球位置,自然条件:海陆位置,自然资源和与地理事物相对位置,如河流、湖泊、山脉等,经济事物相关:与大城市、行政 中心和经济发达区临近,交通位置,政治位置:与政治中心临近,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 ,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

5、化?,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运河的开通和铁路修 建,从外地运进铁矿石。,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乡村人口,城市人口,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自然资源,交通位置,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资源充足,环境没有明显破坏,基本上是协调的人地关系,传统农业比重大,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传统农业时期区域发展特征,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少,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缺少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对外贸

6、易规模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标志,工业化阶段成长、衰退阶段,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匹兹堡等中心逐渐向东、向西扩展,出现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许多工业中心,区域不断扩展;同时,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了,出现了多种机械加工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工业部门。生产的发展,不仅本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被大量开采使用,还从区域外部输入(包括从国外进出境口)大量资源,以满足生产增长的需求。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大量排放出来。因此,区域内的环境(包括五大湖水)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地关系已经十分紧张。,案例二:,P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找出芝加哥、底特律、

7、克利兰夫和布法 罗,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位于五大湖工业区,水陆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广阔平坦,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劳动 力充足,市场广大。,地理区位,自然区位:,政治文化区位:,气候、水文、地形、河流、植被等,交通、农业基础、科技水平、港口、商业、市场、劳动力等,对外开放、政治中心,经济区位:,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方面和空间结构方面发生了怎么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P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空间结构的变化:工业区域不断扩大,初期阶段发展起来的中心城市(匹兹堡)向四周扩展,涌现出新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8、交通建设加快,对外联系加强。,原因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占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内部结构趋于复杂,在钢铁工业的基础上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材料题答题方法:,三审,审材料:,在材料里找答案所需要的材料,审题意:,由材料的感性材料提炼出结论,审联系:,把材料中的问题跟书本知识点联系起来,P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问题:区域内资源逐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受一定破坏,人地关系不协调等。,影响:人口增多 就业困难

9、,生态环境恶化 影响人们生活质量,资源短缺、从外地输入 加重交通运输压力,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P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牺牲环境效益作为代价获得的经济效益,必将随着环境的恶化而逐渐消失。区域的发展应注意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应注意的问题:必须首先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大力发展基础设施。,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 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P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度 增加,由点到面发展,

10、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环境受到明显破坏,资源不断消耗,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城市化,工业化,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特征,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东北部由于受资源、运输和环境严重污染等因素的

11、不利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工业地位降低,钢铁产量锐减(美国全国的钢铁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亿多吨,1989年已减少到8839万吨),而美国的南方和西部沿海出现了诸如“硅谷”、休斯敦等新的工业中心,致使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增长速度衰退。,案例三:,美国工业区分布图,内部原因: 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劳动力价格高、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增加等。,外部原因: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各国对匹兹堡的钢材需求量下降; 南部、西部新兴工业区的兴起。,P11-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活 动,1. 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P11-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 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

12、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3. 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不复存在,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限制性因素: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市场竞争激烈等。,增强活力: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引进新的技术,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活 动,高效益的综合阶段区域发展特征,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 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 和产值比重明显的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 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 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达

13、到比较高地水平。,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的开 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凭借某一优势因素, 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工业化 阶段,成长阶段,衰退阶段,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区域衰败,充分利用优势因素, 区域加速发展,初期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东北部工业区的经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由单一的钢铁工业向多样化的服务业转变,如保健品、教育、科研90年代后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一大批高科技的保健品制造商、因特网软件制造公司、IBM计算机软件公司都在此安营扎寨,同时大力治理

14、环境污染。,资 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a. 沿海经济带,b. 沿江经济带,c. 京广铁路沿线 经济带,d. 陇海兰新沿 线经济带,e. 京九铁路沿线 经济带,自然资源丰富 海陆交通便利 工业基础雄厚 农业发展潜力大,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包括汽车、造船) 化学工业,区位优势,原有工业部门,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 些?应采取哪些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 基地?,阅 读,东北老工业基地,1. 生产结构单一; 2. 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 竞争力下降; 3. 矿产资源枯竭; 4. 环境污染严重; 5.

15、经济体制落后; 6. 就业矛盾突出。,面临的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3. 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5.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6.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 市场。,2. 充分发挥原有产业的优势,全面改造 和提升加工制造业;,4. 调整工业布局,改进技术工艺,提高 生产技术水平,治理环境污染等;,东北老工业基地,五、自主测试,1. 有关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 C. 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D. 区域内已经出现了众多的城镇,C,2.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A. 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B. 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C. 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D. 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C,区域发展阶段 / / 自主测试,3. 某区域利用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形成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这表明区域处于发展的( )A. 工业化起步阶段 B. 工业化阶段C. 综合发展阶段 D. 成长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