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专题修改病句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779803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语文专题修改病句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18中考语文专题修改病句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18中考语文专题修改病句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18中考语文专题修改病句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18中考语文专题修改病句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语文专题修改病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语文专题修改病句(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句的辨析及修改,中考语文专题,之,所谓“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有病的句子,即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难度也可见一般。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前言,学习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例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

2、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C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才使他打开了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本次校际联欢会上,来自不同学校的几十名同学携手同欢,共话未来,相互增进了友谊。,回顾中考,D,例2:下列两个句子中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扬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例3、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

3、厢内随看车辆的颠敛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 (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是: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为: 。,年纪大或老,B A C,(1)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3)重复累赘,(4)语序不当,(5)句式杂糅,(6)句意歧义,(7)不合逻辑,(8)词语误用,一、 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病句的类型,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

4、宾语。,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病句的类型,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就是词语误用。,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把本应分开说的两个非固定格式的句子套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混合,造成结构混乱。,病句的类型,不合逻辑,指一个句子不合事理、判断不当、否定不当、概念并列不当、分类不当等。,句意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

5、误解。,二、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一)辨析 (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 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 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二)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

6、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修改病句五技巧,1、看清要求,依题而改。 2、多读句子,理解句意。 3、先查主干,再查分枝。 4、联想例题,对照病句。 5、忠于原意,改处正确。,题型举例,一、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一面和两面不当 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2、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修改: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动宾搭配不当),3、黑暗中,还听

7、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脚步声。,1、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修改意见: “教导”不能“出现”,可与“又在我耳边回响”搭配。,例: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修改意见:“一支”与“歌声”不搭配,应把“歌声”改为“乐曲”。,(主宾搭配不当),5、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发关键。,修改: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发关键。,(一面和两面不搭配 ),6、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成熟地掌握了这门技术。,(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修改意见:将“成熟” 改为“熟练”。,4、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

8、丽的大花园。,修改意见:主语“夏天”与宾语“花园”不搭配可改为“夏天的天山”。,(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8、他在劳动时虽然不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修改:他在劳动时不但不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不管工作任务这么重,我们也能完成。,修改意见:将“不管”改为“尽管”。,7、他投篮投得正确,命中率很高。,修改意见:“正确”应改为“准确”。,二、成分残缺,主语残缺 谓语残缺 宾语残缺 定语残缺 状语残缺 关联词语残缺,(缺主语),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缺宾语),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

9、到极大的鼓舞。,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例:张海迪的报告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意见:后一句应补上“我们”。,(缺谓语),4、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愿意取代圆珠笔。,(缺状语),修改: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愿意用钢笔取代圆珠笔。,3、作家应当深入生活,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才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的目的。,修改意见:缺少“目的”的谓语“达到”,应在“才能”后补上。,例:我们应当把端正考风当作重要问题,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修改意见:“问题”后应加上“来抓”。,修改意见:状语不完整。“困难”后应加“的时候”。,例:当我遇到许多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我解决。 。,关联词

10、语残缺,5、只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幸福的生活越过越好。例:水渠修成了,老天不下雨,我们有水来灌田。,修改意见:“生活”后加“才能”。修改意见:“老天”前加“即使”,“我们”后加“也”。,三、重复累赘,主语多余 谓语多余 宾语多余 定语多余 状语多余 补语多余,(主语多余),2、庆祝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修改意见:去掉“的到来”。,(宾语多余),3、他之所以能评上“三好学生”,是因为努力学习,热心为集体工作而评上的。,(谓语多余),修改意见:去掉“而评上的”四字。,1、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修改: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定语多余),5、听了王

11、立的话,我真是从心里由衷地感谢杜老师。,修改意见:删去“由衷”或“从心里”。,(状语多余),6、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修改一些。,(补语多余),修改意见:去掉“一些”。,4、这是我县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的规模最大的运动会。,修改:这是我县第一次的规模最大的运动会。,四、语序不当,定语次序不当 状语次序不当 谓语次序不当 关联词语次序不当 主客体次序不当 对应次序不当 分句次序不当,?,(定语次序不当),2、半小时后,有人陆续交卷了。,修改意见: “陆续”应修饰“有人”,将其移到“有人”前面。,(状语次序不当),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谓语次序不当),修改:全厂职

12、工听取和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1、博物馆展出了一千五百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一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关联词语次序不当),5、白求恩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民是很熟悉的。,修改:中国人民对于白求恩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主客体次序不当),6、我们要善于解决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分句次序不当),修改:两个分句内容应互换,4、英语虽然难学,但我还是取得了好成绩。,修改意见:“虽然”应在“英语”前。,例:科学家指出,大量饮酒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修改:科学家指出,癌症的发生与大量饮酒有密切的关系。,7、穿的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

13、洗。 (对应次序不当),五、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结构不清,不同句式杂糅 两个句子套叠 主动被动混合,结构混乱:不同句式杂糅,1、我们一定要叫广水变个样不可。例:对于改变工种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错误的思想。例: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分析:“非不可”是否定句式,“一定要”是肯定句式,两者杂糅,可去掉“不可”。分析:“对于”和“在上”杂糅,可改为“对问题”或“在上”。分析:“关键在于”和“起决定作用”杂糅。,病因:两种句式混杂,造成结构混乱。,结构混乱:两个句子套叠,1、这个须研究的问题我曾向他提过意见。例: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分析:本应分说“这过”或“对于问题

14、,我意见”。可选其中一种。分析: “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和“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两个句子杂糅。,病因:把本应分开说的两个非固定格式的句子套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结构混乱:主动被动混合,3、对于滥用方言的现象是应该受到批评的。例:他们把我们带到家里,受到热情款待。,分析:主动句式“对于”和被动句式“受到”混合不当,可改为主动句或被动句。分析:前一句是主动句(把字句),后一句是被动句,前后叙述不一致,可改为“我们被受到”,也可改为“他们把,热情”。,病因: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混合,造成结构混乱。,六、表意不明,指代不明 语意未尽句意歧义,词语多义造成歧义 词语多音造成歧义 结构层次划分不同 词

15、语管辖范围不确定 连接界限不清 苟简(苟且简略) 语意不明,标点不当,表意不明:指代不明,1、一中和二中在一次篮球赛中,最后一分钟终于把他们打败了。2、小王和小李在路上走着,小丁迅速走到他跟前问长问短。,“他们指代不明。“他指代不明。,句意歧 义:词语多义 、词语多音,1、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2、这个人好说话。,“想”可以是“回忆”,也可以是“打算、希望”;“起来”可以是“起床”,也可以表趋向,作“想”的补语。可读“ho”,也可读“ho”,指“易于”、“便于”,句意歧义:层次结构划分不同造成歧义,3、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4、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修改: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

16、张老师许多的事迹。可指两个人都得说,也可指一个人说。,句意歧义:词语管辖范围不确定造成歧义,5、两个职业中学的老师来到这里。“两个”修饰范围不明确,是“中学”,还是“教师”。,句意歧义:连接界限不清、标点不当,6、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坐汽车去。“和”连接界限不清,可指“老师和一部分学生”,也可指“一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学生”。,歧义:语意不明造成歧义,7、制订工作计划前,厂里召开了党员、团员、群众会讨论。8、对这种做法,有人提出批评,我认为是对的。,是分别开会,还是一起讨论,表意不清。“我认为是对的”既可指“对这种做法”,也可指“有人提出批评”,可改为“我认为这种批评是对的。”,歧 义:苟且简略造成歧义,9、我看见张远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10、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