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2011年最权威心内科全国巡讲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779042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7.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大一2011年最权威心内科全国巡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胡大一2011年最权威心内科全国巡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胡大一2011年最权威心内科全国巡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胡大一2011年最权威心内科全国巡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胡大一2011年最权威心内科全国巡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胡大一2011年最权威心内科全国巡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大一2011年最权威心内科全国巡讲课件(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从心做起,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健康从心做起,健康是尊严 健康是幸福 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健康是生产力,主要内容,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健康需要终身管理 7.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8.组建预防心血管病的广泛联盟,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健康需要终身管理 7.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8.组建预防心血

2、管病的广泛联盟,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全身表现,Adapted from: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心绞痛,脑卒中,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PAD)间歇跛行疼痛坏疽坏死,肾动脉狭窄,心脏猝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Newman AB et al. Circulation 1993; 88: 837-845. TASC Working Group. J Vasc Surg 2000; 31 (1, pt 2): S1-S288. Djousse PM et al. Circulatio

3、n 2000; 102: 3092-3097.,外周动脉疾病和冠心病 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吸烟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大量饮酒,0.75 1 2 3 4 5 6,相对风险,降低,增加,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健康需要终身管理 7.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8.组建预防心血管病的广泛联盟,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心血管疾病死亡,2000年17,000,000 (占各种死亡的1/3) 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World Health Report,2020年

4、25,000,000 (预计死亡增加50) 76%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年龄发展中国家35岁-55岁为主 发达国家60岁以上为主,名人的猝死属于个案吗?,冠心病患者的初次临床表现,女性,0,患者比例 (%),男性,20,40,60,Murabito et al Circ 1993 88: 2548,Framingham Heart Study (n=5144) 首次事件为心梗或猝死的患者比例,约60%,约45%,中国1998年,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3秒钟死亡1人,1998年,我国总人口是124810万人,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异常的流行情况,吸烟者 12亿超重或肥胖 10亿静息生

5、活方式 亿万人,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1.6亿 1.6亿 2000万 2000万 6000万 2亿 3.5亿 9亿,高血压患病率 血脂异常 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 肥胖超重 烟民被动吸烟,北京市1984-1999年,成人血胆固醇水平增加24%(40mg/dl) 心肌梗死死亡率(男性35-44岁) 增加154% 77%归因于胆固醇增高,Critchley J. Circulation, 2004;110:1236-1244,2500,胆固醇升高 77%,北京 1984-1999年冠心病死亡的增加, 77%归因于胆固醇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全球性重负 世纪的挑战,1.动脉粥样硬

6、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健康需要终身管理 7.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8.组建预防心血管病的广泛联盟,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生物学进程,炎症,内皮功能异常,危险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朝鲜战争遇难士兵的动脉粥样硬化,77.3 % 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 39% 有导致血管狭窄的斑块,ENOS JAMA 1953,300 例尸解 (平均年龄 22.1岁),青少年,Tuzcu Circ 1999,32岁的女性,心脏移植供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7、率,在262个心脏捐献者中冠状动脉硬化的情况,大馅儿薄皮饺子,小馅儿厚皮饺子,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血栓,纤维帽,脂肪核,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不是孤立的血管腔疾病 而是全身性、弥漫性、血管壁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健康需要终身管理 7.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8.组建预防心血管病的广泛联盟,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90%的心肌梗死可被传统因素预测,-血脂异常 -腹型肥胖 -吸烟 -缺乏运动 -糖尿病 -饮食缺少蔬菜水果 -高血压 -紧张坚持少量饮酒

8、(保护因素),Interheart Study,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Interheart Study,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 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可防可控!,美国近30年来人均寿命延长6年 其中3.9年归因于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预期寿命延长 人类告别癌症 3年 人类告别心血管病 9.78年,防治心血管疾病展望,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健康需要终身管理 7.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8.组建预防心血管病的广泛联盟,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

9、标,5. 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5.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5.2 使用有证据有预防作用的药物控制危险因素,5.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 有氧运动 心理平衡,0吸烟 管好嘴 迈开腿 好心态饭吃八成饱 日行万步路 多饮茶 少喝酒 不吸烟,Surgeon Generals Report.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2004. 2. Sandler DP,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3;85(24):1994-2003. 3. Crane MM,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

10、omarkers Prev. 1996;5(8):639-644,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美国前三位引起死亡的疾病,恶性肿瘤 肺癌 (No.1)* 白血病2-4口腔、咽部肿瘤 喉癌 食道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 膀胱癌 宫颈癌,心脏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o.2)* 中风 血管性痴呆5 外周血管疾病6 腹部大动脉瘤,呼吸系统疾病 COPD (No.3)* 肺炎 哮喘控制不良,生殖系统疾病 低体重胎儿 妊娠并发症 生育力减低 突发的婴儿死亡综合征,其他 降低外科手术效果/影响伤口愈合 股骨骨折 骨密度减低 白内障 消化性溃疡,*Top 3 smoking-attributab

11、le causes of death. In patients who are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AML =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LL =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OPD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IDS =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2. Sandler DP,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3;

12、85(24):1994-2003. 3. Crane MM,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996;5(8):639-644. 4. Miligi L, et al. Am J Ind Med. 1999;36(1):60-69. 5. Roman GC. Cerebrovasc Dis. 2005;20(Suppl 2):91-100. 6. Willigendael EM, et al. J Vasc Surg. 2004;40:1158-1165.,1,No.1 肺癌 No.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No.3 COPD,镉,蓄电池

13、,硬脂酸,烛蜡,甲苯,工业溶剂,烟碱DDT,杀虫剂,钋210,放射性,氨,洁厕灵,油漆,脱漆剂,甲醇,火箭燃料,一氧化碳,砷,甲烷,毒药,阴沟臭气,焦油 苯并芘 二甲基亚硝胺,致癌物,乙酸,醋,丁烷,打火机,汽车尾气,烟草和烟雾中含4000 化学物质, 250 有毒或致癌物质1,1.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11th Report on Carcinogens; 2005. 2.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2004.,丙酮,吸低焦油和低尼古丁的香烟对健康也无益处,T

14、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Atlanta, Georgia: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ealth Promotion, Office on Smoking and Health, 2004.,中风 口, 咽, 食管的癌症 喉癌 冠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癌 胰腺癌 男性性功能障碍 膀胱癌 子宫颈癌 婴儿低出生体重 外周动脉疾病,吸烟对整个身体都将造成损害,男性,女性,英国年医生前瞻性研究每十万人中冠心病死亡人数,吸烟对冠心病的影响,Lancet. 20

15、04;364:937-52,吸烟与心肌梗死,每日吸烟的数量,心肌梗死的风险,0吸烟,医生群体中吸烟率对死亡率的影响,Doll, R et al (1994) BMJ 309.,0吸烟,存活率,年龄,平均每日吸烟数量,人们为何吸烟?,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要像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里讲的 对身边还在吸烟的人要大喝一声 “你有病!”,尼古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尼古丁优先与中枢神经系统尼古丁乙酰胆碱 (nACh) 受体结合, 主要是腹外侧区域(VTA)乙酰胆碱受体 42 尼古丁与VTA 乙酰胆碱42 结合后,导致神经核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与奖赏机制相关,尼古丁引起脑中化学物质的释放,Benowitz, 1999,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天天饭后一支烟,肯定尽快见神仙,尼古丁戒断症状,渴望 易怒 挫败感或者愤怒 焦虑 难以集中精力 心率减慢 睡眠紊乱 食欲增加或者体重增大,Source: J Henningfield,Hungry nicotine receptors,烟草依赖的药物治疗,尼古丁替代治疗 (NRT)1 长效1-3 贴片 短效1-3 咀嚼制剂 吸入剂 鼻喷雾 舌下含片 抗抑郁药物4 盐酸安非他酮4 去甲替林 Varenicli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