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诊治图谱 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7198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病诊治图谱 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鸭病诊治图谱 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鸭病诊治图谱 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鸭病诊治图谱 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鸭病诊治图谱 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鸭病诊治图谱 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病诊治图谱 细小肝炎小鹅瘟图谱(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鸭病诊治图谱,六和技术部李道坤,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理变化特征是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本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病原特点小鹅瘟病毒属细小病毒科,呈正二十面体(正六角形), 有空心和实心二种粒子,无囊膜,电镜下观察组织细胞中的病毒呈晶格状 排列,无血凝性,但有试验认为该病毒能凝集黄牛精子。本病毒在体内主 要分布于肠道、肝脏等组织中。抵抗力较强,能耐受56C1小时。本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可以在鹅胚、鸭胚尿囊腔中增殖,导致胚体出血,死亡。 流行特点小鹅瘟主要发生于3周龄内的雏鹅,死亡率可达90, 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2、病雏和隐性感染的成鹅是主要传染来源, 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证明可经卵垂直传播。本病的发生无明显 季节性。据报道,雏番鸭亦可感染小鹅瘟病毒,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小鹅瘟,小鹅瘟,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潜伏期35天。常见雏鹅于35日龄即开 始发病,病雏沉郁,厌食,废食,流涕,下痢(粪中有时混有纤维素性 絮片),迅速脱水、消瘦、死亡,病程为12天。病理变化 表现为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膨大,浆膜失水、干 酪化,黏膜脱落,露出光滑潮红的黏膜下层,肠内容物灰白色,呈柱状、条索状或管状。 非典型病例仅见黏膜充血或出血,肠内容物混有较多的灰白色纤维素性絮片。 诊断本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内的雏

3、鹅,病理变化特征为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等有助于临床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试验,如琼脂扩散试验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小鹅瘟,防制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苗和种蛋,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加强场地、孵坊的消毒,加强免疫预防。较常使用的疫苗是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参考免疫程序为:种鹅产蛋前1520天,经肌肉注射2头份只产蛋中期加强免疫接种一次,24头份只,可使小鹅出生后获得一定的特异性抵抗力(天然被动免疫力)。亦可使用小鹅瘟高免血清于雏鹅25日龄作预防注射。发病时,可应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对病鹅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用量为115毫升只,同时适当投喂一些抗生素以控制消化道的细菌性继发感染。雏番鸭感染本病的防治,可参

4、考上述方法。,小鹅瘟:病小鹅精神沉郁,厌食,下痢。,小肠内有纤维素性假膜的柱状栓子。,小鹅瘟:病小鹅发生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粘膜脱落,粘膜下层出血,肠内有灰褐色的表面被覆纤维素性假膜的柱状栓子。,小鹅瘟: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粘膜脱落,粘膜下层潮红,肠内有灰白色的表面被覆纤维素性假膜的柱状内容物(图上部的柱状内容物表面被覆的纤维素较厚,下部柱状内容物表面被覆的纤维素较薄),小鹅瘟: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粘膜脱落,粘膜下层潮红,肠内有白色长索状的纤维素性凝固物。,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理变化特征是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胰脏呈点状坏死

5、。本病最早于1986年在中国福建发现,随后于1989年在广东也分离到致病毒株。在国外,如日本和法国等亦有报道,但多数文献未将本病与番鸭感染小鹅瘟病毒作明确区分。目前,本病已成为危害番鸭群的主要传染病,常引起雏番鸭的大批死亡。 病原特点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在各种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上基本与小鹅瘟病毒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病病毒初次分离更易适应鸭胚,尤其是番鸭胚,而小鹅瘟病毒在初次分离时更适应于鹅胚。雏番鸭细小病毒只引起雏番鸭发病,不能引起雏鹅发病,而小鹅瘟病毒既可引起小鹅发病,也可引起雏番鸭发病。另外,两者抗原性具有一定差异,核酸序列同源性在85以上。,雏番鸭细小病毒,雏番鸭细小病毒,防制加强育

6、雏期的饲养管理与清洁消毒,注意保温,保持棚舍干爽清洁及合理进行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可供使用的 疫苗及其应用方法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弱毒疫苗,主要 用于雏番鸭,经皮下注射12头份只;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油乳灭活苗,主要用于种鸭产蛋前和产蛋中期的免疫,以使其后代雏鸭获得天然被动免疫力,经肌肉注射115毫升只。另外,对雏番鸭还可使用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预防,或在发病时作治疗。另外,对 发病雏鸭群,在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的同时,适当使用一些抗 生素控制某些细菌的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也是有益的。,雏番鸭细小病毒

7、 病雏鸭病初精神沉郁,厌食。,雏番鸭细小病毒:雏番鸭发病后迅速脱水消瘦,死后双脚干瘪,体重明显减轻。,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雏发生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的中后段膨大,触感硬实(上为正常对照),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雏发生纤维素性浮膜性肠炎,小肠粘膜脱落,黏膜下层出血,肠办容物呈灰白色柱状(由纤维素性渗出物,脱落的肠黏膜、肠道食物残渣等组成),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雏鸭胰脏有灰白色粟米大小的坏死点,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雏鸭胰脏充血,出血。,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是发展养鸭业的大敌。我国从1958年以来,在一些省、市、地区曾有发生,危害严重,有的鸭场在小鸭群中发病后几乎

8、死亡90以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原是鸭肝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群,本病毒对环境因素抵抗力强,鸭场一旦污染,难以彻底消除,鸭场空很长时间后,病毒仍可存活。鸭肝炎病毒至少分三个血清型,我国常见血清1型。本病主要是通过病鸭粪便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染,但也可能经呼吸道感染。仅发生于5周龄以下的小鸭,特别是3周龄以下的雏鸭更易感染,且死亡率高。 症 状 雏鸭初发病时表现精神萎靡、缩脖、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发呆、常跟不上群、蹲卧、眼半闭、不爱吃食或不食。发病半天到一天即发生全身性抽风,病鸭多侧卧,头向后背,故有“背脖病”之称(图)。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蹬踏,有时在地上旋转。一般病

9、鸭出现抽风后十几分钟即死亡。有的可持续5小时,小鸭病毒性肝炎,(接上)左右才死亡。病鸭的嘴和爪尖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也有的雏鸭死亡之快是惊人的,一背脖、蹬腿就死了。看不到明显的症状。 剖 检 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度发脆,易碎,颜色暗淡或发黄,尤其是l周龄以内的小雏鸭。肝脏表面见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图),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但也有些病死鸭无任何肉眼可见的变化 防 治 爆发本病的鸭场多是由于从疫区或发病鸭场购入带病的雏鸭传染所致。此外,人员的流动如饲养员窜圈,外场人员参观,卫生检查人员的窜场走动,收购病残鸭的小贩等都可能成为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车辆往来,用具和垫草

10、不经消毒处理反复使用,在场内乱扔病死鸭等,也常是传播本病的重要方式。因此鸭场必须建立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如严禁从发病鸭场或孵房购买雏鸭,严禁场外人员不经消毒进场或窜圈,育雏室设消毒池,病死鸭要送兽医检验等。此外一项重要措施是注射疫苗,目前我国所用的疫苗是鸭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成年种鸭开产前皮下注射2次,每次l毫升,间隔2周,开产后3个月再强化免疫1次。,经注射过疫苗的种鸭所产的蛋即含有抗体,所孵出的小雏鸭体内的抗体可维持23周, 故可保护雏鸭在最易感染的时期避免感 染鸭肝炎,但有时需要在34周龄时再注射1次疫苗直到出售。如果有的鸭场从未发生过鸭肝炎,种鸭根本没有接触过鸭肝炎病毒,或者种鸭未曾

11、注射过鸭肝炎疫苗,则小鸭非常易感,这时可用弱毒疫苗 免疫1日龄雏鸭,使小鸭获得主动免疫。 一旦小鸭发生本病,则应迅速注射免疫母鸭或母鸡的蛋黄匀浆,每只鸭经皮下注射l毫升,可以降低死亡率和防止流行。 注:免疫蛋黄匀浆的制备方法:取未发病鸭场的蛋(最好用近期免疫过鸭肝炎疫苗的种鸭所产的蛋),去掉蛋清,取出蛋黄,每个蛋黄加入80100毫升灭菌生理盐水,搅拌成匀浆(用高速组织捣碎器),每毫升匀浆加入青霉素粉剂1000单位和链霉素1000单位即可。,鸭病毒性肝炎: 病鸭头向后背,脚痉挛性蹬踏角弓反张。,鸭病毒性肝炎:小鸭中枢神经紊乱,濒临死亡前频繁痉挛。,鸭病毒性肝炎:小鸭死后保持角弓反张的死亡状态。,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小鸭肝脏上有斑点状或刷状出血。,鸭病毒性肝炎I型:以鸭肝炎病毒感染鸭胚,死亡鸭胚的胚体全身严重出血。(右为正常对照),鸭病毒性肝炎:(1周龄)病鸭肝肿大,色发黄,肝脏表面有多量出血点。,小鸭肝脏肿大变黄,并有出血.,心脏出血.,肝脏变黄,并出血,肝出血.,病鸭肝脏出血,病鸭肝脏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