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三节 肠道杆菌和弧菌属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71444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三节 肠道杆菌和弧菌属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三节 肠道杆菌和弧菌属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三节 肠道杆菌和弧菌属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三节 肠道杆菌和弧菌属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三节 肠道杆菌和弧菌属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三节 肠道杆菌和弧菌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三节 肠道杆菌和弧菌属(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常见病原菌,第二节 肠道杆菌,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1、形态与染色:杆菌,无芽孢。大多数细菌有鞭毛和菌毛,革兰染色阴性。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 3生化反应:生化反应活泼,能否分解乳糖可作为肠道杆菌有无致病性的初步鉴定依据。 4、抗原结构:O抗原、H抗原、表面抗原。 5、抵抗力:不强, 60下30分钟可杀死;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利福平等药敏感。,消化道感染细菌是指经消化道侵入机体,随粪便排出,污染食物、饮水或环境,引起肠道或肠道外感染的细菌。主要包括 埃希菌属 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变形杆菌,一、埃希菌属,主要代表菌是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是

2、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营养和抑制致病菌生长的作用, 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时,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菌株具有致病性,可导致肠道感染。在卫生学上,该菌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一)致病性,致病物质 黏附素有粘附肠道和泌尿道黏膜上皮细胞的能力 有高度特异性 主要包括定植因子和菌毛 肠毒素 有耐热和不耐热两种,均可引起腹泻 K抗原 具有抗吞噬作用,所致疾病 肠道外感染 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也可引起腹膜炎 胆囊炎 老年人败血症 新生儿脑膜炎等 肠道感染 致病性的大肠埃希菌直接导致肠道感染引起人类腹泻,(二)卫生学意义 大肠埃希菌

3、不断随粪便排出,可污染周围环境、水源、食品等 样品中检出此菌愈多,表示粪便污染愈严重,间接提示有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 卫生学上常作为检测饮水、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之一 我国饮水卫生标准:每1000ml饮水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3个。,(三)防治原则,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内源性感染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治疗选择庆大霉素、氟哌酸等,二、沙门菌属,沙门菌属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其型别繁多,但仅少数对人类致病,对动物致病的沙门菌,有些偶可致人食物中毒或败血症。,(一) 致病性 1. 致病物质菌毛可黏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Vi抗原有抵抗吞噬作用 内毒素 可引起机体发热、白细胞

4、降低 肠毒素 可引起食物中毒,侵袭力,2. 所致疾病 肠热症(伤寒和副伤寒) 食物中毒 败血症 无症状带菌,肠热症,典型病程 3-4W,肠系膜淋巴组织 (大量繁殖),胸导管,发热、不适、全身疼痛(前驱期),(菌血症),肝、脾、肾、胆 (大量繁殖),胆囊,肾脏,持续高热、肝脾肿大、全身中毒、玫瑰疹、相对缓脉,(菌血症),粪便排菌,尿排菌,伤寒沙门菌 (103个) 副伤寒沙门菌 ( 105 106 个),口,血液,血液,超敏反应,肠出血,肠穿孔,食物中毒,致病菌主要有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 通过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 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症状,23d自愈 常为集体性食物中毒。,败血症,

5、多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的成人 病菌以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常见。,无症状带菌者,指在症状消失后1年或更长时间内仍可在其粪便或尿液中检出相应沙门菌 是危险的传染源。,伤寒玛丽,标本采集,肠热症 第1w取静脉血, 第2w起取粪便和尿液, 第13w取骨髓 食物中毒 取吐泻物和可疑食物 败血症 取血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查,肥达反应,用已知伤寒O、H抗原和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 临床意义 仅TO80,沙门菌感染早期 TO80、TH160,伤寒沙门菌感染 仅TH160,预防接种或回忆反应 TO80、PA(或P

6、B、PC) 80甲型 (或乙型、丙型)沙门菌感染,防治原则,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 加强食品、饮水卫生及粪便管理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目前有效治疗药物是环丙氟哌酸。,三、志贺菌属,志贺菌俗称痢疾杆菌,分四群: A群(痢疾志贺菌) B群(福氏志贺菌) C群(鲍氏志贺菌) D群(宋内志贺菌)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福氏志贺菌。,致病物质,菌毛 能粘附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利于细菌穿入细胞内繁殖 内毒素 使肠壁通透性增高 破坏肠粘膜 使肠功能紊乱 外毒素 可引起水样腹泻、昏迷等症状,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常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排粘液脓血便 中毒性痢疾 小儿多见,常无

7、明显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死亡率高 慢性细菌痢疾 是指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病程超过2个月者。,防治原则,病人要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防蝇、灭蝇治疗可用氟哌酸、黄连素等。,第三节 弧菌属,弧菌属细菌是一群短 小、弯曲呈弧形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多见。对人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 毒。,一、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引起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世界性大流行,属国际检疫传染病。霍乱弧菌分为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托(El Tor)生物型。,主要生物学特性,G-弧形或逗点状,单鞭毛,可作“穿梭”

8、样运动,有菌毛 最适酸碱环境为pH8.89.0 对酸敏感,正常胃酸中仅存活4min; 煮沸2min即可杀死; 漂白粉处理排泄物或呕吐物1h可达消毒目的,(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 菌毛与鞭毛:通过鞭毛运动穿过粘膜表面的粘液层,通过菌毛粘附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霍乱肠毒素:是目前已知致泻毒素中最强烈的。主要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所致疾病,霍乱,是一种烈性消化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感染 剧烈腹泻及呕吐,粪便呈米泔水样。 病人严重脱水,微循环障碍,代谢性酸中毒,重者可因肾衰竭、休克而死亡。 病后可获牢固免疫力,主要是肠粘膜的SIgA起保护作用。,防治原则,改善社

9、区环境 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 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不生食贝壳类海产品 病人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主,同时用抗生素治疗。,二、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弧菌,无盐不生长。对热和酸敏感。 人食入被本菌污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可致食物中毒,是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最常见者 注意饮食卫生,对海产品、盐渍食品应加热后食用。 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氟哌酸及磺胺类药物。,测试题,(一)选择题 【A1型题】 1. 我国城市饮水卫生标准规定:每升饮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 A. 3个 B. 5个 C. 10个 D. 30个 E. 0个,2. 在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主要是 A. 痢疾志贺菌 B

10、. 鲍氏志贺菌 C. 福氏志贺菌 D. 宋内志贺菌 E. 大肠埃希菌 3. 肠热症发病一周,进行病原学诊断应采集的标本是 A. 血液 B. 尿液 C. 粪便 D. 胆汁 E. 呕吐物,4. 伤寒沙门菌主要引起A. 猩红热 B. 肠热症 C. 风湿热 D. 流感 E. 产褥热5. 最常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是A. 大肠埃希菌 B. 葡萄球菌 C. 肠炎杆菌 D. 变形杆菌 E. 粪链球菌,6. 在护理肠热症病人时,应嘱病人少食多餐,不食含粗纤维的食物,原因是 A. 防止消化不良 B. 预防肠穿孔 C. 防止溃疡发生 D. 防止营养不良 E. 防止发生呕吐 7. 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 内毒

11、素 B. 肠毒素 C. 菌毛 D. 荚膜 E. K抗原,8. 霍乱的特征性表现是 A. 剧烈腹痛 B.高热 C. 剧烈吐泻 D. 表情淡漠 E. 全身散在皮疹 9.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是 A. 食物中毒 B. 痢疾 C. 败血症 D. 霍乱 E. 伤寒,【A2型题】10.王女士,20岁,爱清洁,每天用盆装清水清洗外阴部。近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此感染的病原菌最有可能是A. 大肠埃希菌 B. 变形杆菌 C. 乳杆菌D. 葡萄球菌 E. 类白喉棒状杆菌,【A3型题】某男,34岁,在抗洪抢险中突发高热,经一 般抗炎治疗8天高热不退就诊。查体:患者表情 淡漠,体温39.5,相对缓脉,约90次/

12、min。皮 肤散在玫瑰疹,脾大肋下1cm。实验室检查:白 细胞低于正常。 11. 该病人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 A. 伤寒沙门菌 B. 葡萄球菌 C. 脑膜炎奈瑟菌 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 痢疾志贺菌,12. 可辅助诊断此病的血清学试验是 A. 抗O试验 B. 凝固酶试验 C. 肥达反应 D. 外斐反应 E. OT试验 13. 病程23周期间,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A. 加强营养,嘱病人多吃 B. 防止溃疡发生 C. 预防肠穿孔 D. 预防疾病复发 E. 防止便秘,嘱病人多食含粗纤维食物,(二)填空题 1. 肠热症病后可获得 免疫。 2.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

13、检测指标。 3. 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一般超过 。 4. 中毒性痢疾常无明显的 ,主要表现为 。 5. 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具有 作用。 6. 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污染的 和 经口传染,霍乱严重的吐泻是由 引起的。 7. 霍乱弧菌分两个生物型: 和 。,持久免疫,大肠埃希菌,2个月,消化道症状,中毒症状,抗吞噬作用,食物,饮水,霍乱肠毒素,古典生物型,E-生物型,8. 目前已知致泻毒素中作用最强烈的是 。 9. 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10. 用 或 方法处理海产品,可有效预防副溶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霍乱肠毒素,副溶血性弧菌,加热,食醋浸泡,(三)名词解释 1. 肥达反应,肥达反应是用已知伤寒O、H抗原和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四)简答题,1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道外感染有哪些?,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老年人败血症及新生儿脑膜炎等。,2疑为沙门菌感染,应如何采集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