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抽搐治疗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6957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良电抽搐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改良电抽搐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改良电抽搐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改良电抽搐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改良电抽搐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良电抽搐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良电抽搐治疗(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疗学 -ECT及其他治疗,向小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研所,主要内容,历 史(一),罗马人用电鱼治疗头痛。澳大利亚的海滩有一种电鱼名叫电鳐,能治疗关节炎。16世纪瑞士内科医生使用口服樟脑酊产生抽搐控制精神错乱。后来 使 用溴剂和戊四氮诱发抽搐。,第一次电休克在1938年由罗马人(Cerletti、Bini)应用治疗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及难以理解的行为,11次治疗后病人的上述症状奇迹消失,同年Bini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第一次用英文发表了他的论文“电流产生癫痫发作的实验研究”。 在1940年电休克治疗传到美国,之后在美国电休克治疗发展迅猛。,历 史(二),我国ECT治疗历史

2、,20世纪40年代始,华东精神病防治院(现南京脑科医院)从美国引入Reiter WC56型与Medcraft B型治疗仪各一台1951年。薛崇成教授设计了我国自行研制的首台ECT治疗仪。,ECT治疗的心血管生理和代谢I,有先短暂心动过缓,然后心率增快,双侧式电极较单侧快,单右侧较单左侧快。 发作间断期心率迅速下降,约5秒下降到发作时的一半,发作结束后数分钟内恢复到正常或略低于正常。 伴随乙酰胆碱浓度的下降。,ECT治疗的心血管生理和代谢II,血压始终与心率平行。 脉压差在发作期间增加30140,30秒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滞而减弱。 心输出量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增加或不变。,ECT

3、治疗的心血管生理和代谢III,心电图记录的是去极化异常:T波波幅增高、T波倒置、ST段缺血性或非缺血性下移。即便患者治疗前有心血管疾病,心电图异常基本局限在发作时和紧随发作后的短时间内。,ECT治疗的脑生理和脑代谢,阈值:能够使有效数量的抽搐神经元去极化,引起全身的、发作性的、中枢性的电刺激。首先低幅快波,再高尖锋波(与躯体抽搐发作一致),然后降慢,出现一段时间的水平EEG,这种脑电慢波化称为发作后抑制。 ECT产生的EEG慢波化与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关系。,癫痫发作时的脑电图,ECT治疗技术电刺激的波形,正弦波:电流方向的持续性、交替性。经常不能产生抽搐,记忆影响大。单脉冲方波:电流波动方向是垂

4、直的,电流 时间短,对记忆影响小。,ECT治疗技术阻抗值,主要受患者自身的情况影响,头颅的阻抗与皮肤、皮下组织占了约40,还有治疗电缆线的生锈,插头,电极片。治疗前测定阻抗值的意义在于了解皮肤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ECT治疗技术抽搐时间、电量,在一个疗程的ECT治疗中,常见的是:抽搐时间会逐渐缩短,伴随着抽搐阈值的升高。高电量(403mC,兆赫)的ECT治疗疗效与渐增(减)法、电量一般只增加至中等刺激值(151mC)的ECT治疗疗效相比,前者起效快,抽搐时间短,所需治疗次数较少。,ECT治疗技术 高电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单侧式、刺激电量固定在较高水平(403mC)时,不会造成明显的记忆障

5、碍,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所使用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工具不同。即使存在高电量刺激与低电量刺激之间对记忆功能的影响,那么在12周之后,差异也就不存在了。,ECT治疗技术 长时间系列刺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Sackeim提出:长时间的系列刺激可能会导致原有记忆障碍的加重。有研究表明:单侧式治疗时,刺激时间加至10秒,也未发现严重的认知损害。长时间系列刺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ECT治疗技术 群集化刺激、脉宽与神经元活动,同一时间内,予以多次系列脉冲刺激,神经元会因上一次去极化后还未能复原(不应期内),不能多次诱发发作,降低治疗效果。理想的ECT治疗仪脉宽设置为0.2-0.5ms,频率设定在

6、70Hz或以下范围。,ECT治疗技术 脑电图与抽搐质量,一次显著的发作后紧接抑制后面会出现一段很好对称性、一致性、节律性以及高电压性的电活动,同时伴有明显的治疗后催乳素释放和突出的心动过速反应,则说明治疗效果好。,ECT治疗技术 电极的安置,彻底仔细清洁欲安置电极的皮肤处。 双侧式电极安放在双额颞处,两个圆盘放置于头的两侧外耳道与眼外角连线的中点上方约2.54cm处各一个。 单侧式一般安置在非优势半球侧,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ECT治疗技术 小结,单侧式单脉冲式ECT治疗效果好,所需电量较高,对记忆功能影响最轻,由于所需要电量较大,ECT治疗仪在确定电量有制约,难以在临床普遍开展。尽可能不采用

7、渐增(减)式确定抽搐发作的电量,会加重记忆的损害,疗效欠佳。双侧式ECT治疗方法可靠,一般采用脉宽为0.25ms,频率为30Hz,刺激时间不超过8秒,适当拉开治疗的间隔时间,2-3次/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治疗对记忆的影响,又不影响治疗效果。,ECT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是一种经验疗法。 ECT及之前的药物抽搐疗法均是根据一个错误假说发展起来的。 当时认为精 神分裂症和癫痫相互拮抗,以人工制造癫痫发作的方法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电休克致癫痫发作时,体内发生一系 列生理改变,目前还不清楚究竟那种或哪些生理改变起治疗作用。 研究认为:ECT 造成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暂时性失去生机状态,传导暂停,加强了保护性抑

8、制作用。ECT可使脑内5-HT含量增高,造成NE和DA突触后神经原敏感性的增高。,ECT的作用机理,ECT治疗仪,现代ECT治疗的适应症,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者,以及明显自责自罪者;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现代ECT治疗的禁忌症(一),脑器质性疾病: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外伤;其中脑肿瘤或脑动脉瘤尤应注意,当抽搐发作时,颅内压突然升高,易引起脑出血、脑组织损伤或脑疝。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率失常、主动脉瘤及心功能不全者; 骨关节病,尤其新近发生着;,出血或不稳定的

9、 动脉瘤畸形;有视网膜脱落潜在危险的疾病,如青光眼;急性的全身感染、发热;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现代ECT治疗的禁忌症(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准备(一),作好术前检查,包括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胸透或摄片),了解患者有无脊椎病变或陈旧性骨折,有无心肺肝肾疾病。 给病人和家属讲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应用情况,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获取知情同意书。,治疗前准备(二),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感,特别是初次作治疗的患者,必要时可安排作过治疗的病人谈他们的体验。 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6小时,术晨停服抗精神病药物,术前晚遵医嘱用药。,治疗前准备(三),术晨测病人的T、P、R、BP,当T37.5,P120次分或P150100mmHg或BP1Hz)主要是兴奋的作用,低频(1Hz)则是抑制的作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