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76891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策略,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 “课程标准”理解有不到位的现象; 2. “教师用书”的使用不够合理; 3. “师生教学行为”不能多向体现; 4. “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形式化; 5. “课堂教学评价” 普遍存在虚设化 ; 6. “部分教师教学基本功”欠缺.-,中小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策略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注重以下方面:一、注重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二、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和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三、注重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式的教学四、注重制订教学计划与体育教材选用的教学,注重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教学 (专题 1 ),1. 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应以学习

2、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身体为主要载体。-运动技能教学-学生的身体锻炼,2. 选择的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幼稚化问题低龄化问题劳动化问题,3. 选择的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选择的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4.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操作性强。认知目标(预期达成效果%) 技能目标(预期达成效果%) 情感目标 重、难点,5. 教学过程分段要合理,教学组织要严密。教学分段:(继承)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6. 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继承)1) 以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2) 以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等。3) 以分解练习法、完

3、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 (探寻)4)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5)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7. 体育教学应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运动负荷数量练习的时间 平均练习密度 平均心率 最高心率 (小学)1012岁平均心率120135次分,平均练习密度2025 (初中)1316岁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平均练习密度2530,8.教学场地、器材利用要经济、实用,符合教学的需要。应考虑的问题:场地多用一球多用 一绳多用 一棍多用一包多用,小结:,课堂教学效果,讲解、示范 分解练习 完整练习 游戏 竞赛,运动技能教学发展体能

4、教学 体验运动教学,注重基本运动技能教学 注重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 注重安排体验运动乐趣 注重认知和传承文化 注重集体教育 注重因材施教 注重安全运动,中小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运用的基本教学法,实施的教学载体,执行的教学基本原则,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和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专题 2 ),(一)培养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兴趣, 有多方面的探讨:1. 示范动作准确优美,提高学生兴趣2.注重自身形象,提高学生兴趣3.加强审美教育,提升学习兴趣4.运用竞赛法和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兴趣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6.采用多样化的练习形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7.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境,

5、激发学生的兴趣8.课堂及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区别对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提倡学生个性发展,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1.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在统一教学的前提下,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要求,可分层、分类施教。 2.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3.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4.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让个性很强的学生独立进行活动 。,小结:关注学生兴趣 关注个体 关注互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教师“教”的方

6、法与学生“学”的方式的教学 (专题 3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选用 围绕培养学生学练兴趣,培养学生学练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练的习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1.要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2.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采选择教学法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4.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二)体育教学的基本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等。 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等。 4.以竞赛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

7、等。 5. 以关注个体差异为主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等。 6.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等。,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分析)1.运动游戏法运用运动游戏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发展体能的需要选择游戏法的内容与形式,要有明确的目的,并采取相应的规则和要求,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2) 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争取优胜。(3) 在游戏时裁判应认真、严格、公正、准确,只有客观评定游戏的结果,监督不良行为,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游戏的兴趣。 (4) 要布置好游戏的场地与器材,加强游戏的组织工作。(5) 游戏结束时,

8、要做好讲评,指出优点与缺点。,2.运动竞赛法运用比赛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依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教学过程的时机、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和场地器材的条件等合理地运用比赛。(2)在一般情况下,两队水平应接近,使用的器材设施应基本一致,使学生在实力均衡和条件相当的条件下竞争。 运用以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活动前,要进行情景诱导和竞争欲望的调动。活动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活动后,要将学习和比赛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关注个体差异为主的教学方法 (分析)“分层教学”方法概括为以下几种:1.学生分层2.目标分层3.练习分层4.分层评价,实施学生学习的方式(专题3-2) “自主、

9、探究、合作”,1.自主学习方式(1)涵义:倡导的自主学习,不是纯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尽可能多让学生有一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练习。(2)方法:可采用异步指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3)歩骤:第一步课前、课中自主学习;第二步交流讨论反思;第三步自主练习。自主学习 适用于掌握一定基础技能明确学习内容,有一定自控能力的学生。自主学习 一般适用于难度不大、以练习为主比较安全的教学内容。,2.合作学习的方式(1)涵义: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有深远的影响。(2)方法:主要以小组或团队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配合,重点培养协作。(3)歩骤:合作学

10、习一般釆用的歩骤,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第二步分小组;第三步讨论探究验证;第四步交流;第五步课外运用。合作学习 适用于能够自主学习、并已经形成了一定集体意识和善于交流的学生。合作学习 一般适用于小组或两人或三人以上,并有一定深度的个体为目的教学内容。,3.探究学习方式(1)涵义:使学生在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2)方法:有多种方法-(3)歩骤:探究学习一般釆用的歩骤,第一步探究问题的选择;第二步自主体验探究答案;第三步交流评价;第四步帮教巩固。探究学习 适用于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有一定发现问题和归纳总结问题能力的学生。探究学习 一般适用

11、于有典型意义的、有一定学习深度的教学内容。,注重制订体育学科教材的选用与教学计划(专题 4),(一) 制订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1. 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的条件和学生的需求 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2. 根据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制订年度教学计划及时数比例3. 根据年度教学计划 制订学期教学计划4. 根据学期教学计划 制订单元教学计划 5. 根据单元教学计划制订课时计划(备课),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体育教学课普遍存在“教”与“学”的含量低,教的内容少,学生学到的技能少;2.体育教学课普遍存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不到位;3.体育教学课普遍存在只注意“共性”教学,不够注意“个性

12、”教学;4.体育教学课普遍存在“学科类体育课”与“活动类体育课”的教学概念不理解。,(二)“新授课”的基本要求新授课是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 重视创设教学情境;3. 重视合理地运用讲解示范、启发引导;4. 重视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三)“综合课”的基本要求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已学过的内容的一节课。1.重视合理搭配不同教材;2.重视合理的教学步骤;3.重视教学手段多样化;4.重视结束部分轻松。,(四)“复习课”的基本要求1.注重加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锻炼方法教学; 2.注重在统一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区别对待; 3.注重教学活动中创新的指导; 4.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5.注重合理加大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如何分析课堂教学? 分析课(1)本课是“新授课”() “综合课”()“复习课”()(2)本课是“学科类体育课”()“活动类体育课”()(3)本课教师教学素养 ?(4)本课学生学习表现 ?(5)本课课堂教学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