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2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376386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其不可而为之 2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 2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 2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 2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 2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其不可而为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其不可而为之 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其不可而为之,1、弑 2、接舆 3、长沮 4、桀溺 5、耦而耕 6、耰而不辍 7、怃然 8、荷蓧 9、黍而食 10、击磬 11、荷蒉 12、硁,sh,y,j,jin,yu,u,w,sh,qng,hku,kng,h dio,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部分:第二第六章第三部分:第七章,讨伐弑君者,“仕”与“隐”的论争,孔子自我总结,3、 哪里最先提到课题?,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是:指示代词,此人. 特殊句式:,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1、其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謂:( ) (A)明知是錯,執意去做 (B)不

2、管可不可以做,做了再說 (C)沒有能力,勉強去做 (D)義之所在,堅持去作 、在你看来,“其”和“之”应该指代什么?,(D),知 其 不 可 而 为 之,知道,那,不,能(成功),却,(还要去)做,这些事,恢复周礼,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评析】,“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深入探究文本,第一部分:,讨伐弑君者,【原文】陈成子弑1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2三子。”

3、 孔子曰:“以3吾从4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5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1.弑:(shi式)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2.夫:那 3.以:因为 从4:跟随 之5:动词,到,往.,背景: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式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公室成员篡位而弑君,卿大夫与国君争权而弑君,公室成员、卿大夫或国君近侍等与国君有仇而弑君。弑君活动最频繁的国家当属晋、齐,而齐国的弑君事件则相对集中于齐桓公诸子争立时期和陈氏最后夺权的时期。这些弑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转型期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也是社会转型产生的阵痛之下的牺牲。这也

4、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殷周以来的神权政治价值观的崩解。,1、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2、按理来说,陈成子杀简公,哀公应该早知道这件事,但他都未表示要出兵。况且杀的是齐国国君而非鲁国国君,为什么孔子还要如此隆重地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陈成子呢?3、在遭到哀公的婉拒,又遭到三桓的一致拒绝之后,孔子为什么一连两次说出“不敢不告”?,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孔子的观念中“君君,臣臣”,现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种行径当然应该天下共击之。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

5、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孔子虽告老还家,但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要求原本就没抱太大的希望。反复的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而又想有所作为的心情。,探究,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事情的坚持;,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还是一种“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仕”与“隐”的论争,第二部分:,是一种问心无愧的顽强!,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1!何德之衰?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4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5,不得与之言。,凤兮1:楚狂把孔子比喻为凤凰 。 何德之衰?2 :为什么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6、可追3:谏,匡正,挽回;追,及.过去的已经不能挽回,未来的却是可以补救的. 殆而4:危险;而,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趋而辟之5:辟通”避”,避开.,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1、楚狂接舆把孔子比作凤凰,是说,现在是乱世,你为什么还要出仕呢?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孔子在听了他委婉的劝说之后,为什么“欲与之言”?发挥想象,你觉得孔子会以什么态度对待接舆?会说什么呢?,一般来说,个人的理想能和社会潮流同步、能和谐的融入其中,这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事。但在很多时候,二者是不合拍

7、的,这时,作为个人,就会陷入一种痛苦之中。而由此,也派生出个人与社会的种种不同关系,从而达到个人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从历史上来看,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一、放弃理想,与世浮沉。 其二、隐居避世,独善其身。 其三、特立独行,积极用世。这是“不识时务”的一群人,明知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但仍痴情不改,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一万份的努力这种人,是社会上最孤独的一群,同志者最少,同情者不多,且往往受到社会的误解和排挤;但这种人往往也是最经得起历史长河洗刷和考验的。他们的生命不一定很长,他们的努力也不一定为当世、后世所理解,但他们的精神会逐渐积淀为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悠远的回响孔子便是这一类人

8、的代表。,字词,耦而耕:两人并耕 是鲁孔丘与?/是鲁孔丘之徒与?:是:代词, “这” 。 与:同欤,语助词. 天下皆是也:代词,这样。 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等于现代“与其”和“不如”相呼应。 辟:同避。而:你,指子路,长沮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渡口情况。,桀溺的回答是什么意思?,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 古今点评 ,1夫二子者,问津且不告,岂复以姓名通于吾徒哉?特以下文各有问答,故为假设之名以别之。曰“沮”曰“溺”,惜其沉沦而不返也。桀之言“桀然”也;“长”与“桀”,指目其状也。以为

9、二人之真姓名,则泥矣。 是(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2记二人傲倪孤高如画。末记孔子一谈,深情至切。二人一讥孔子为知津,一以天下滔滔莫非津也,语意妙极。其不告津者,正所以告之也。 (方存之论文章本原)3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 (康有为论语注),子路从而后从:而,连词,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是逆转的,可译为“但”“却”。后,用作动词,落在后边。子路拱而立: 拱,拱手。立,站着。而:连词,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对后一部分起着修饰作

10、用。见(xin)其二子焉 见:使(让)拜见。动词的使动用法。焉,语气助词。表叙述语气,不需译出。这三句的主语“丈人”承前省略,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如之何:固定结构,如何,怎么。 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之:它,代“君臣之义”。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而:却。乱:这里是破坏的意思。,疑难探究,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 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荷蓧丈人对子路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呢?,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冷漠,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

11、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如何理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废弃君臣大义,消极避世的作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特殊句式,有心哉,击罄乎 鄙哉,硁硁乎 莫己知也 末之难矣,主谓倒装,宾语前置,深则厉,浅则揭,深,水深;厉,穿着衣服涉水;揭,提起衣裳。 这是比喻。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还可以使自己不受污染,便无妨撩起衣裳,免得濡湿。,辨析: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

12、式上有何异同?,同:忧国忧民,异:孔子济世(用世)隐士避世,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第三部分:第七章,孔子自我总结,1、孔子借“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隐喻什么?2、“吾已矣夫!”意味着孔子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吗?,隐喻自己的主张不能行于天下了。这两句话反映了孔子内心的茫然与苦楚。,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在政治黑暗的时候,孔子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不怨天尤人,即使难以实现,但老天是理解他的。,怎么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

13、当时社会现实?,1、没有向上的支持。14.21中的“三桓”为什么说不可?,2、没有向下的支持。狂傲的隐者、耕夫、荷蓧的丈人、守门人以及挑夫这些最下层的劳动者无一例外地都表示了悲观乃至反对的态度,所以连孔子最后也说,,、此部分出现的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晨门、荷蒉之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有看清天下时势的睿智,具有较强的能力,却怀着无为的襟抱,揣有宝璧却不用于世。,、从此部分找出能表明孔子不同与上述之人观点的语句。,孔子面对如此纷乱的世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欲将天下重归清明,以顺应天下之大伦。,隐,仕,“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因为,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

14、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了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后世的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和榜样作用。,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课后练习,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报”?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陈成子弑君,在孔子看来,这是违背“礼”、以下犯上的严重事件,也是对孔子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所以孔子把它当作大事严肃对待。同时,孔子作为大臣,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职守,所

15、以他不管有效无效,尽自己职责向各方报告,反映出他忠于职守、严谨不苟的精神。但鲁哀公及“三子”的态度,说明春秋末期已经“礼崩乐坏”了。,三、完成下面各题。,1、补出省略的部分。 (孔子)之三子告,(三子)补课 (楚狂)趋而避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子路行以(之,指遇丈人事)告 鸟兽不可与(之)同群 丘不与(之)易也 (子路)至,(丈人)则行矣,三、完成下面各题。,2、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止子路宿”的“止”,留宿。 (2)“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s),使动用法,使之(子路)食。 (3)“见其二子焉”的“见”(xian),动词使动用法:使其二子见(子路)。 (4)“欲洁其身,而乱大

16、伦”中的“洁”,形容词使动用法:欲使其身洁。 (5)“怀其宝而迷其邦”中的“迷”,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其邦混乱。,四、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天人之理一也。人事尽,至于无可奈何,然后可以归之于天。譬犹农夫之治田,耕耘之功既至而遇水旱,乃可曰天实饥之也;医师之治病,药石之功既至而犹不起,乃可曰天实死之也。今未尝力耕耘而望岁于天,未尝投药石而责命于天,其可乎?古之君子,以在天者不可知,而尽其在人者。故立人之朝,卒然遇非常之变故,及察事理之将然,必力争而救止之,虽得罪至于蹈死而不悔。其意以谓:吾知尽夫人事而已。幸而时君听之,可以转危亡而为安存,庸讵知人之非天也?不幸而不听,至于得罪而死,然后可以归之于无

17、可奈何,曰“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君子亦无憾焉。,天意和人为(影响事情结果)的作用是一样的。人们尽心尽力地做事,却仍然无可奈何,然后可以把它归咎于天意。好比农夫种田,已经辛勤耕耘却遭遇水灾或旱灾,才能说上天实在是想使他饥饿;又如医生治病,已经用了好药物却还不能治好病人,才能说上天实在是想使病人死亡。现在不曾辛勤耕耘却埋怨上天年成不好,不曾用好药却责备上天索命,这能行吗?古代的君子,因为天意不可预测,所以对人事能尽心尽力。因此在朝为官者,猝然遇到不同寻常的变故,等到察明事理及事态的发展,必定据理力争挽救制止它发生,即使获罪直到赴死也不后悔。这种想法就叫:我懂得尽力而为罢了。如果有幸当时国君听从了建议,能够转危为安,哪里知道这是人为的原因而不是天意所为呢?如果不幸当时国君没有听从建议,直到获罪而死,然后可以归咎于无可奈何,说“这是天意啊,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君子也就没有遗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