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95张)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375956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95张)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95张)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95张)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95张)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95张)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95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件(共95张)(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1、历史线索,魏晋南北朝(220589),东汉,羌,匈 奴,鲜 卑,羯,氐,晋武帝 司马炎,五胡乱中原 (羌、氐、羯、匈奴、鲜卑),十六国名称,刘 宋,北 魏,北方,南方,魏 蜀 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魏晋南北朝(220589),东床袒腹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江郎才尽 皮里阳秋 中流砥柱 闻鸡起舞 东山再起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南柯一梦 步步莲花 黄粱一梦 骑虎难下,你知道哪些与这个时代有关的成语故事?,你对这个时代 还知道些什么?,花木兰 孔雀东南飞 梁祝 驸马 王羲之 顾恺之 祖冲之 陶渊明

2、 九品中正制 淝水之战 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莫高窟 少林寺 齐民要术 说文解字 文心雕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2、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

3、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至20世纪)。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基本吻合。,这两尊北魏骑马武士陶俑令我们想起北魏骑兵纵横 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场 景。“马背上得天下”,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的普遍现象。然而, “马背上得天下”不等于可以 “马背上治天下”,

4、北魏凭借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面临着一个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可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成孝文帝痛下决心、坚定不移进行这场伟大的改革运动呢?,南北朝武士复原图,莫高窟251窟(北魏),(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早期鲜卑族拓跋部的游牧生活,(1)北魏的崛起,族源: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魏晋之

5、际游牧于山西、内蒙;东晋时建立代国,后为前秦吞并。,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崛起: 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1、北魏的崛起,族源:,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北方,(2)统一黄河流域统一:439年意义: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1)北魏的崛起,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东汉,羌,匈 奴,鲜 卑,羯,氐,胡人

6、与汉人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民族间的混战造成白骨蔽野、村丘邑墟的惨景。诸胡同汉人一样,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这些游牧部落长期在中原地区生活,逐渐抛弃旧有的传统,转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汉民族的新成员。与此同时,一部分汉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化影响。他们不仅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胡语。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干脆以胡人自居。,随着胡人入驻中原,民族融合的趋势在不断加强,(2)统一黄河流域,(1)北魏的崛起,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7、),(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农民,宗主,北魏政权,北魏的行政体制,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混乱的赋税制度,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

8、负担沉重。,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赋税制度混乱,导致农民负担沉重。,(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2

9、、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更大的危机),人民起义不断,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更大的危机),人民起义不断,百年间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认识:严重的政治危机反映了改革的必要性,只有改革才能缓和社会矛盾,冯太后与孝文帝,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

10、治家。,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北魏 孝文帝,北魏孝文帝(467-499)出行。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北魏献文帝之子,冯太后之孙。,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4、冯太后和孝文帝 (1)孝文帝即位: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 (2)冯太后(汉族)临朝听政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督促孝文帝学习儒家经典,冯太后影响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

11、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4、冯太后和孝文帝 (1)孝文帝即位: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 (2)冯太后(汉族)

12、临朝听政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督促孝文帝学习儒家经典 (3)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4)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要巩固统治(改革目的),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前提) 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必要性),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人民起义不断,4、可能性: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孝文帝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精神是改革成功的主观条件,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

13、分为两个时期,1、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2、中后期,特点: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实行均田制,缓和社会矛盾,便于赋税和徭役的执行,1、前期,请看书思考: 什么 均田制?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北魏何以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支配?能够实行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 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 所有? 7、豪强地主有没有受损? 8、均田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均田制的实行及内容,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将国家 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则向政府交纳租 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农民的权利:,请看书思

14、考: 什么 均田制?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北魏何以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支配?能够实行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 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 所有? 7、豪强地主有没有受损? 8、均田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前提: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政府必须强大到能够辖制地方豪强 目的: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内容: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实行均田制,缓和社会矛盾,便于赋税和徭役的执行,1、前期,请看书思考: 什么 均田制?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北魏何以有那么多的土

15、地可以支配?能够实行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 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 所有? 7、豪强地主有没有受损? 8、均田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 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性质: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 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行均田制,缓和社会矛盾,便于赋税和徭役的执行,1、前期,均田制的局

16、限性,A、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在。(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B、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C、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农民,宗主,北魏政权,北魏的行政体制,北魏中央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加强基层行政管理,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邻长里长党长职能: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影响: 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请看书思考: 魏孝文帝为什么非常重视对官吏的治理? 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整顿吏治?效果如何? 颁行俸禄制度能否达到防止官吏贪污的目的?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