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75804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性护理,髋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低血压 感染,关节脱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应激性溃疡 脑梗死,低血压的预防性护理,形成原因:由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易损伤血管,加之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大,患者因搬动会致术后血压偏低.,低血压的预防性护理,预防性护理措施:术后要详细了解术中失血、失液及输血、补液等情况,对有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更加密切注意,术后12 h内需严密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平稳,期间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关节脱位的预防性护理,形成原因:脱位是髋关节置换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多与术后挪动不正确,早期功能练习不恰当及患者自身条件等有关。,关节脱位的

2、预防性护理,预防性护理措施: 1 术后平卧,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两大腿之间可放置软枕以防患肢外旋、内收。 2 大便时,尽量不使用便器,可用直径15 cm带孔洞的木板床垫,这样既可以减少伤口的疼痛,又可保持正确的体位。,关节脱位的预防性护理,预防性护理措施: 3 嘱咐患者肢体在床面上的30以内的外展内收运动,轻度外旋位进行股外侧肌和内收肌的肌力锻炼,这是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措施之一。 4 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下床时应避免内收和屈髋,翻身时两腿间夹一个枕头,若脱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手法或手术切开复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形成原因:由于手术对局部的刺激压迫术后卧床静脉回流

3、减慢,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又是导致肺栓塞的重要原因,严重者可以致死。,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预防性护理措施: 1 术后弹力绷带阶梯状加压包扎 :术后用弹力绷带自患者腹部及一侧臀部开始至足背呈阶梯状加压包扎。目的是减少局部肿胀,增加静脉回心血量,改善下肢静脉回流情况。护士应随时检查弹力绷带松紧及包扎情况,并观察患肢血运。抬高患肢及膝部略高于心脏水平,护士要随时观察并向患者讲明持续抬高的目的。,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预防性护理措施: 2 药物及饮食方面:可遵医嘱在术前、术中、术后使用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

4、呼吸、肢端循环及疼痛肿胀情况。饮食方面应嘱病人多摄入低脂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多摄入高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血流,改变血液黏稠度。,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3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向患者讲明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麻醉作用一消失,即应做踝、膝关节的早期主、被动屈伸活动,以促进小腿静脉回流。可适当配合气压治疗。一般术后1周开始下地活动,向患者讲明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尽早扶双拐下床活动,可保持下肢静脉张力,防止静脉淤滞。行走时,患肢根据患者情况,术后可由两名医护人员协助患者下床站立。,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4 观察与护理 :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每班护士均要交接并检查患者的

5、功能锻炼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尤其要交接患者下肢是否有水肿、疼痛、肢端皮肤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发现患者有下肢疼痛、小腿水肿、低热、脉搏加快等循环障碍现象,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及重症记录。,感染的预防性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预防泌尿系感染 预防褥疮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体温是反映早期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术后每日测3次体温,连续2周。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及伤口情况。持续高热、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是术后感染征象。对于术后2 d3 d 出现体温升高,可考虑术后吸收热,以后日趋正常,如患者3 d5 d 仍高热不退,应考虑

6、术后感染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置。术后保持伤口引流管负压引流通畅,准确纪录引流液的性质、数量、颜色。48 h后拔出引流管。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感染的预防性护理,预防褥疮 :因髋关节置换后翻身困难,易出现褥疮,因此护理尤为重要,术后翻身翻向健侧,每2 h翻身1 次,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垫的整洁、干燥,加强营养,增强前机体免疫力。,感染的预防性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术后因卧床排尿不习惯,因麻醉影响,排尿不利,易引起尿潴留。应给予留置导尿,加强会阴部护理,督促多饮水,2 d4 d后尽早拔出,避免逆行感染。,感染的预防性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7、 :术后平卧6 h后可适当抬高床头,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咳痰。每1 h2 h给患者翻身1次,痰不易咳出时应采取辅助方法,如用糜蛋白酶+庆大霉素雾化吸人,2次/d,必要时吸痰。,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是指集体在产生创伤,感染后发生以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糜烂、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应激性病变。中医学属“胃脘痛”、“泛酸”等病证范畴。研究发现:应激性溃疡一般在应激发生后5-10d发病,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约为1.5%-6%,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为46%,无出血死亡率约为21%,时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其致病原因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如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颅内高压、药物、口咽炎症、饮食习惯、年

8、龄、情绪等。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胃酸的分泌;胃肠粘膜屏障功能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性护理,1.术前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每天饮1000-1500ml的温开水,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尽早进食,恢复胃肠道功能,以不加重胃肠功能负担为宜。在进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在胃内消化。术后2-6h,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可给予软食或半流质饮食,食材中加入陈皮、砂仁等理气药材。进食时,协助患者抬高床头30,进食后30min指导患者按摩腹部,按摩时以大小鱼际肌为着力点,沿脐周按摩,顺时针按摩下腹部5圈,再逆时针按摩5圈,如此来回做8次,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消化。,2.情志护理,

9、患者病后存在心理负担,担心术后患肢失去原有的功能活动,术前产生紧张、焦虑、悲伤等情绪,导致失眠、食欲减退等术前综合征,同时,应激性情绪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粘膜糜烂,发生应激性溃疡。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疏导,要求家属多陪护,谈话时让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减轻患者的紧张感,选择成功的手术病例为其讲解,阐明治疗的目的,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针对个性特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多问候,勤翻身,舒适位,解决实际问题。,3.正确服用药物,3.正确服用药物在预防应激性溃疡方面极为重要。因此,在口服药物的选择方面,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胃粘膜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避免空腹服药等。钙剂在

10、餐中与主食嚼碎吞服,止痛药、中成药宜餐后30min服用。医护人员应重视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了解胃脘部的情况,及时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同时,按医嘱使用药物预防。,4.全息针刺,调理胃肠功能,术后第一天麻醉复苏后即可进行针刺。足三里、中脘有缓解幽门痉挛、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诸穴合用,对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效果较好。,脑梗死的预防性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继发脑梗死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脑血管内血栓或其他栓子形成有关,也与患者的血流缓慢、血液粘滞度增高等血液高凝状态及脑血流量灌注不足有关。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脂肪颗粒、骨水泥颗粒、微血栓等,动物实验发现,栓子可以直接通过肺部的血管进入体循环

11、,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而在股骨假体置入过程中,血清凝血酶原、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维蛋白肽A及D-二聚体等浓度明显增高,术中股静脉扭曲阻塞及术后补液不足等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是促发脑血栓形成的因素。,1.维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提高灌注压,纠正低血压,避免脑低灌注的发生,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根据患者的基础血压、年龄、性别等确定个体化正常血压值,并将血压控制在比正常血压高20mmHg的水平。,2.功能锻炼,早期下地活动能加速血液流动,降血液粘滞度,对减轻血液缓慢导致脑梗死有预防作用。,3.抗凝治疗,术前进行抗凝治疗,围手术期采用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均能够安全有效地减少关节置换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