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与情关系总结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3758027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景与情关系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景与情关系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景与情关系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景与情关系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诗歌鉴赏景与情关系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景与情关系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景与情关系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题,景 与 情,1、鉴赏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 纲 解 读,望 江 南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美学家朱光潜认为“把肠断白蘋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一.掌握概念,认知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融入诗人 个人情感的物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二.组合意象,品味意境。,意境是由众多意象共同 组成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三.进入意境,体验情感。,融入诗人创造的意境氛

2、围中,实现情感共鸣。,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四.指归情感,辨析技巧。,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融情于景 缘情写景 情景交融 以景衬情 以景结情 托物言志 象征寄寓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作简要分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3、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归纳,意象,意境,蕴含情感,组合,释放情感,(直接抒情),(间接抒情),(2006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此题课后做)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

4、005年全国1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1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2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3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意象集锦,杨柳-离别 浮云-游子 菊花-傲视 月-思念 落叶-失意 梧桐-凄凉、悲伤 青松-高洁 杜鹃-凄凉、悲伤 梅花-坚强 寒蝉-悲凉 竹子-虚心 雨-清新、忧愁 鸟-自由 鸿雁-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 鸳鸯-恩爱夫妻 丁香-忧愁或情结,诗歌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忧民 怀古伤今 建功立业 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 仕途失意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相知相恋 惜别思念 羁旅愁思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伤春悲秋 孤独惆怅 寂寞伤感 闲适愉悦 豁达开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