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5张)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3755173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5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5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5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5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5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5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5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古巴比伦遗址,探究古巴比伦文明消逝的自然法则,【建议本节课分为1个课时】,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大气、水、土壤、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整体。,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联系了无机界和有机界,有机界,无机界,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和河湖及生物获得了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为土壤提供了有机质。,岩石经过风化向

2、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达成学习目标 1,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物质迁移 能量交换,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整体部分之和?,能量流动,生物能量循环你能画出简单示意图吗?,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土壤、水、空气的营养物质,能量流动,

3、物质循环,生物循环你能画出简单示意图吗?,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长江中下游冬季无结冰期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动物 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地区的红壤,地貌-气候,气候-水文,水文-地貌,气候-生物,植被-气候,气候-土壤,根据描述判断它们体现了哪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达成学习目标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各个要素的演化。,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

4、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其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流水 侵蚀,阅读上述资料,你能完成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黄土 高原,土壤肥力( ),形成( )地貌,人类破坏植被,黄河下游( ),河道( ),河流( ),形成了( )地貌,下降,沟谷,泥沙沉积,淤高,改道,泛滥平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地貌变化,水文变化,植被退化,气候变化,蒸发加剧,趋于干旱,植被下降,逐渐消失,表土流失,肥力下降,侵蚀沟谷,沟壑纵横,泥沙淤积,泛滥平

5、原,请根据统一变化过程的原理,分析湖泊在演化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湖泊演化,经过abcde五个阶段的演化, 地形 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气候 由湿润变得干燥 生物 由水生生物变成陆 地生物 土壤 逐渐由湿变干 水文 水面逐渐缩小至消 失,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地形由湖泊变成了陆地,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生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湖泊演化 为陆地的统一 变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变化的动力来自外部(主要是人类活动);,变化具有整体性;, 和 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岩石受人类干扰较小。,生物,水,自然地理环境

6、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达成学习目标 3,东北林区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它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案 例,但是,经过20世纪的大规模采伐,目前,东北林海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森林面积锐减,现存森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林。,森林面积下降,一方面造成土壤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腐殖质减少,另一方面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下降和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增多,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修建

7、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下图提供的线索讨论这些影响,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空白处。(点击图中序号),1,2,3,4,5,水位上升,陆生生物受淹;阻隔鱼类洄游,降雨增加; 气温日较差减小,河道淤塞,减少,活动,1. 下列有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 征完全相同的区域 B. 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 C. 环境整体性就是说自然环境是不变的 D. 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甚至整个生态 系统,2、a、b、c、 d分别代表四种植物形态,其中反映莲花的特点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图中可能分布在中亚 地区的植物形态有( ) A、 a B、 b C、 c D、 d,叶大,小,根 系,不发达,b,c,a,d,发达,退 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