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10350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课题:课题:20古代诗歌五首学科:学科:语文语文执教教师:洪日升执教教师:洪日升执教班级:执教班级:704704 班班课时安排:课时安排:3 3 课时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 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 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 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

2、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 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 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 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社会 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强烈。由于受到外来 文化的影响,他们关注时髦、偶像、网络游戏等话题,而对于传统文化, 对周围的人和事却漠然视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恰当适时的引导就显得尤 为必要。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 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

3、、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 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 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 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 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的形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

4、会意境,。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音频、PPT 课件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媒体或技媒体或技 术应用术应用二次修改二次修改 意见意见导入并激趣朗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登幽州台歌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登幽州台歌

5、。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1初步感受诗人的情 怀。 范读,或者放录 音; 指导齐读。 在听读中感受; 在朗读中沉浸。 带动 学生积极的主体体验, 更好、更快地走进文 本。 描述诗人形象 提问: 用几句话描述你感受 到的诗人的形象。 (提示:外貌、动作、 语言等。) 学生交流 各自的感受与想象。思路点拨

6、1 朗读全诗,感受、 沉浸; 2 画出诗人登临幽 州台的情景,或者将 诗歌改写为一个故事、 一篇散文。 3 班级交流,互相PPT 幻灯 片展示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正课传世。2)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

7、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1)读准下面字音。怆然(chung) 涕下(t)2)读出韵味和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评议。 4 找朋友:从登高 抒怀、怀才不遇、陈 子昂的诗作等不同角 度为登幽州台歌 找“朋友”。 5 加深体验,强化 感受。练习举隅 1 默写登幽州台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

8、授课)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前:过去。 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译文:(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陈子昂,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心中是怎样想的呢?

9、1)你能不能把登台的这个歌。 2 划出朗读时的停 顿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情景详细的描述出来呢?示例:夜已深了吧?迷雾阻挡着我的前路,荆棘撕破我单薄的衣服。我独自一人登上这高台,借着微微的月光眺望远方。此时此刻,我忽然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我不知身在何处,身后无人跟随,前方也没人引路。难道我错了吗?难道上天是公平的吗?遥望历史,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已经远去,后世也许会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然而我却无缘相见。我感到无

10、比的悲伤,仿佛有巨大的石块压在我的胸口,使我透不过气,那种感觉强烈地压抑着我的本就孤独的心。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总是孤独的。只是谁又知道我的心酸楚,谁又懂得我内心的痛苦?面对这茫茫的天宇和原野,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反渺小,沧海一粟而已,人生只有几十年罢了。我忍不住仰天长叹!我的悲伤已充满肺腑,无法抑制。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说,只是未到伤心时。在这清冷的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夜晚,在这幽静的幽州台上,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2)你能否理解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呢?

11、点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5、合作交流,探究作者情感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点拨:前两句诗是从时间角度(前、后)写的。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

12、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点拨:后两句诗是从空间角度(天、地)写的。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3)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点拨: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

13、,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点拨: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小结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总结:这首诗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二、学习望岳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同学们,五岳之首-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被泰山所吸

14、引,纷至沓来欣赏,留下了许多诗文名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了解杜甫看到泰山后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 字音,把握五言古诗 的诵读节奏。学生推荐朗读,其他 学生点评。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

15、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杜工部集传世。2)文题解说“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3)创作背景杜甫出生于公元 712 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3、诵

16、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研讨后,师生共同赏 析:2017201720182018 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教学设计(新授课)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1)读准下面字音。岱宗(di) 青未了(lio) 决眦(z)2)读出韵味和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认为认为在朗读这首诗时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情感来读?点拨:用喜爱赞叹的语气朗读。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后用齐鲁代指山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