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06232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通解》第二十课:太阳病篇麻黄汤证讲解(二)(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解 第二十课:太阳病篇 麻黄汤证讲解(二),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宋36),此条讲“太阳与阳明合病”需“宜麻黄汤”。,“太阳与阳明合病”: 1.阳明体质,外感; 2.太阳病传变。 注意三点: 1.“太阳”中风证还是伤寒证? 2.“阳明”分清阳明的病邪和三焦情况? 3.“合病”、“并病”辨明是以哪一病为主。,“喘而胸满者”, “喘”无特异性“喘、胸满”:突出特异性 说明:病在胸。排除:阳明病中承气汤类方。,注意:竹叶石膏汤证阳明为主。 表明:热邪,可造成“喘而胸满”。 鉴别: 太阳病为主?还是阳明病(热邪)为主?联系:“不可下,宜麻黄汤”。,“不可下”: 说明:“阳与

2、阳明合病”是以太阳病为主。暗藏症状太阳病: 恶寒发热、脉浮、鼻塞流涕等。“宜麻黄汤”太阳病伤寒证候。,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宋235),此条“阳明病”感受外邪(风寒湿),“宜麻黄汤”。,“阳明病” 体壮实多汗 1.风邪为主调动津液排出。2.寒湿主毛孔闭郁无汗 形成:太阳病,或者是太阳阳明合病,以太阳病为主。,传变辨别清楚是哪一病为主?“脉浮、无汗而喘者” 透露:以太阳为主。 脉象“脉浮”脉浮紧 “无汗而喘”“伤寒证候”。,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宋51),此条描述:脉象、病症、治法、方证。以方测证。,“脉浮者,病在表”: “浮”主表 表病:太阳病“病在表”

3、。“可发汗”治法汗法。,“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 无法判断:中风证?伤寒证的?联系:方证起来“宜麻黄汤”。临床举例:“宜麻黄汤” 不汗出,并且脉浮紧,或者还有发热。伤寒证(麻黄汤证):“脉阴阳俱紧”和“不汗出” 必不可少,扩展: 改为“宜桂枝汤” 辨证思路?,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宋52),此条,与宋51的是一样。“脉浮而数”, “数”,多主热,主痛。 此条发热。,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宋47),此条:太阳伤寒证以及鼻衄的问题。“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 典型太阳伤寒证麻黄汤。,不同“自衄者,愈” 没服麻黄汤出现鼻衄。邪随鼻血排出体外。,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宋55),倒装结构 修正: “伤寒,脉浮紧,麻黄汤主之。不发汗,因致衄者。”,“伤寒”定性 “脉浮紧”太阳伤寒证脉。“不发汗”:(若是症状,当为“无汗”) 服用麻黄汤后,反而没有出汗。所以:在服用麻黄汤后,不发汗,“阳气重”,患者出现鼻衄。,不发汗,因致衄者:?鼻衄启示: 排除少阳和阳明考虑太阳病,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