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细菌感染免疫13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06174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细菌感染免疫13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抗细菌感染免疫13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抗细菌感染免疫13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抗细菌感染免疫13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抗细菌感染免疫13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细菌感染免疫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细菌感染免疫13(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抗细菌感染免疫Antimicrobial Immunity,P45,教学大纲,掌握内容 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及其意义 机体抗胞内菌和胞外菌感染的特点 熟悉内容 机体的抗菌免疫,包括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 了解内容 非特异性免疫,机体防御机制,天然免疫 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与生俱来,作用广泛,发挥效应迅速 由屏障结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获得性免疫 又称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具有针对抗原的专一性,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发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分类: 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 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第一节 固有免疫,宿主体表的防御功能

2、 皮肤和粘膜屏障 机械阻挡和排除作用 皮肤:扁平细胞 粘膜: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分泌杀菌物质 正常菌群的拮抗,宿主体表的防御功能,血脑屏障 软脑膜 脉络丛的脑血管壁 星状胶质细胞 胎盘屏障 基蜕膜、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阻挡微生物、大分子物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吞噬细胞 phagocyte 大吞噬细胞 包括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小吞噬细胞 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巨噬细胞在吞噬细菌,吞噬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过程,吞噬和杀菌过程 识别与结合 吞噬 消化 后果 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非特异性免疫分子,补体 溶菌酶 源于吞噬细胞存在于血清、唾液、泪液、乳

3、汁等中 急性期蛋白,第二节 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人和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群与宿主间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对人有益无害,称正常菌群。,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拮抗作用:通过空间、营养竞争及有害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 营养作用:合成维生素 免疫作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刺激免疫应答 抗肿瘤作用:降解致癌物质 抗衰老作用: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占位性生物屏障作用,条件致病菌(conditional pathogens),在某些情况下,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正常菌群可引起机体疾病,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

4、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寄居部位改变 机体免疫力低下 菌群失调(flora disequilibrium):正常菌群各种类的比例、数量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由菌群失调产生的病症,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重点,条件致病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微生态平衡: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其与宿主之间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在某些因素影响下,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抗胞外菌的免疫 抗胞内菌的免疫什么是胞内菌和胞外菌?,P50,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是中性粒

5、细胞 特异性保护免疫主要是抗体 阻止细菌粘附 调理吞噬作用 激活补体溶菌,胞外菌感染的免疫特点,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兼性胞内菌有: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肺炎军团菌和李斯特菌等。 专性胞内菌:只能在细胞内生存, 如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胞内菌感染的特征:细胞内寄生、低毒性、呈慢性过程、往往有肉芽肿形成,并多伴有迟发型超敏反应。,胞内菌感染的免疫特点,非特异性免疫 胞内菌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活性氧中介物(ROI)、活性氮中介物(RNI)的能力增强,尤其是大量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之能有效杀伤多种胞内菌 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特异性抗体也有辅助抗菌作用。,外毒素感染免疫,主要依靠特异性抗毒素的中和作用,抗细菌感染免疫特征,问题,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区别抗细菌感染免疫有哪些特点?,细菌的感染类型,不感染 隐性感染 潜伏感染 显性感染 带菌状态,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协同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