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698356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9.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感监测与防控技术(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鹤壁流感监测与防控,鹤壁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学知识,前 言,鬼神、上帝、天意,人,金,木,水,火,土,气,人,活的传染物,人,病原物,环境,宿主,生,物,社,会,物,质,机体,迷信阶段,朴素唯物主义,生物学病因的萌芽,轮状模式,三角模式,Lilienfeld的病因定义,A causal relationship would be recognized to exist whenever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factors from part of the complex of circumstances that increases the probabili

2、ty of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 and that a diminution of one or more of these factors decreases the frequency of that disease.,病因概念的发展,Lilienfeld AM.(1920-1984)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鹤壁市疾控制中心,病因推断的Hill原则8条-1,关联的时序性 因与果出现的时间顺序,作为原因一定发生在结果之前,在病因判断中是唯一要求必备的条件。 关联的强度 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大小,常用OR或RR值来描述。 关联的可重复性 某因素与疾病

3、的关联在不同研究背景下、不同研究者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均可获得一致性的结论。 关联的特异性 某因素只能引起某种特定的疾病,即某种疾病的发生必须有某种因素的暴露才会出现。,4,病因推断的Hill原则8条-2,剂量-反应关系 某因素暴露的剂量、时间与某种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一种阶梯曲线,即暴露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则疾病发生的概率也越大。 生物学合理性 能从生物学发病机制上建立因果关联的合理性。 关联的一致性 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与该病已知的自然史和生物学原理相一致。 实验证据 用实验方法去证实去除可疑病因可引起某疾病发生频率的下降或消失,其作为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论证强度很高。,5,三级预防,6,病人 携

4、带者 受感染动物,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结局,死亡,社会因素 政治 经济 文化 宗教 风俗自然因素 气候 地理,获得免疫,携带,接触 食物 饮水 垂直 媒介 土壤 医源性,传染病流行三环节,7,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88 甲肝 2003 非典 2005 猪链 2009 H1N1 2013 H7N9 2014 登革热 埃博拉 ,8,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与处置,9,前兆期,突发期,相持期,恢复期,预警,预测,疫情监测,快速反应现场调查处置,评价总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过程参与,10,公共卫生-你我共同的责任,政府责任 多部门参与 卫生、财政、畜牧、农业、教育、药监、公安等 医疗机构 传染

5、病疫情监测 死因监测 哨点监测:AIDS ,AFP, ILI ,麻疹,新破 疾控机构 监测分析 防控策略提供 防控措施的落实 宣传、培训、督导、评估,11,医防裂痕,医疗机构,疾控机构,12,1,2,3,4,鹤壁市疾控制中心,监测基本原理,第一章,14,疾病监测定义,长期地、连续地、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资料 形成信息,将信息发送给那些需要知道这些信息的人员和机构 以便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15,Collection信息收集,Analysis 信息分析,Interpretation 信息解释,Dissemination 信息反馈,Public health

6、action 公共卫生干预 评价,疾病监测过程,16,内部信息流,服务对象,兄弟单位,上级组织,下属组织,相关单位,机构内,内源外向流,外部环境,外源内向流,疾病监测信息流通,17,症状监测,定义(症候群/综合征监测) 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特定疾病临床症候群的发生频率的数据, 及时发现疾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异常聚集, 以期对疾病(生物恐怖袭击、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及其它公共卫生事件)暴发进行早期探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监测方法。 种类(流感样病例监测、AFP监测、麻疹监测等),18,其它相关症状监测,学校缺课、单位缺勤资料 药店药物销售记录 餐巾纸销售记录 某些动物疾病监测系统 医疗

7、保险报销记录 急救系统记录,19,疫情报告金字塔,病例报告实验室鉴定病原体样本上送到实验室医生要求采集样本病人就医出现临床症状,20,疫情报告冰山现象,报告,未报告,21,流感基础知识,第二章,22,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23,流感的定义,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侵袭世界上所有性别、年龄和种族 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最易受到侵袭 缺乏终身免疫力,24,流感病毒结构,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是多形性有包膜的RNA病毒,多为球形,直径80 120nm病毒颗粒结构由外至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有两种表面抗原,即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图22-1,鹤壁市疾控制中心,25,

8、流感病毒的分型,根据核糖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感染多种动物(如马、鸟、猪等)及人类 是流行时造成老人超额死亡的主要原因 乙型流感病毒 引起类似甲型病毒感染症状 在流行时也可引起死亡 丙型流感病毒 致病性相对较弱,26,流感病毒变异,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由于编码血凝素(HA)蛋白基因一系列点突变的累积导致了氨基酸序列改变的累积,改变了甲、乙型流感病毒HA蛋白分子的抗原位点,属量变,称为抗原性漂移。 这种变异决定了每一年流感病毒株的不同,由于人体对变异毒株只有部分免疫力,所以抗原性漂移可以导致每年的流感暴发性流行和小流行。

9、抗原性转换(Antigenic shift) 只发生在甲型病毒。可以导致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常来源于鸟类流感病毒变异株),属质变。 抗原性转换只是偶尔发生,大多数人群甚至整个人群对其都无抗体防护,可能造成大流行。,27,流感临床知识,潜伏期 一般为14天,通常为2天。成人发病前一天和起病后5天具有传染性,儿童具传染性10天以上,但幼儿传染期6天。免疫抑制患者可排毒数周数月。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伴有头痛,困倦,干咳,咽痛,鼻塞,全身疼痛不适。 主要并发症 支气管炎、肺炎 、急性肌炎、心包炎、脑炎、Reye氏综合征,

10、28,Influenza-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and Deaths By Age Group, U.S.,29,不同年龄组流感并发症的发生率,Influenza Connolly AM,Salmon RL,Lervy B et al.What are the complications of and can they be prevented? BMJ 1993;306(6890):1452-4.,30,流感的疾病负担,美国发病率 全人口15% 高危个体50% 住院率 160/100,000 死亡率 全部:15/100,000 高危个体:76/100,000

11、 儿童:2.7/100,000,美国流感大暴发死亡人数 1918/19 西班牙流感 500,000 1957/58 亚洲流感 70,000 1968/69 香港流感 34,000,31,流感的经济负担,每年流感流行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美国每年因流感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10-1,670亿美元,32,流感的特点,一种由不断变异的病原导致的疾病 一种最易传播、最难控制的疾病 一种经常横扫全球肆虐人类的疾病 一种最善于易容、最狡猾的敌人,33,流感-古老和需要重新认识的疾病,从1580年至今,世界范围大流行已超过30次。 最大规模的流行发生在1918年冬至1919年,4000多万人死亡,超过第一

12、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列全球所有传染病死亡第一位。 最近的流行发生在1957、1968和1977年,都是从中国开始,然后传播到前苏联、西欧和美洲大陆。,34,中国对于流感的关注,由于新的亚型的出现,几次流感大暴发都是从中国开始 1957年H2N2甲2在贵州西部,2月中旬贵阳分离病毒,3月全国流行,4月在香港流行,以后传播全世界 1968年H3N2甲3 在广东与香港地区出现新亚型流行 1977年H1N1甲1 丹东、天津等地 1997年H5N1香港流行 1998年H9N2均在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首次发现,但尚未发现该株在人群中横向传播,35,社会对于流感的关注,SARS之后,人们对SARS及相关呼吸道

13、传染病的恐惧,群众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度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 猪流感、禽流感的传播及潜在大流感的威胁 流感疫苗的研发与使用,36,流感历史疫情,流感历史疫情,第三章,37,1918,1957,1968,1977,1997,1998/9,2003,H1,H1,B,H2,H7,H5,H5,H9,Spanish Influenza,Asian Influenza,Russian Influenza,Avian Influenza,Hong Kong Influenza,H3,Regular vaccines,38,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1500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5000万,39,西班牙流感:

14、1918-1919年,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20世纪最具灾难性的流感,全球约20亿人染病,4000万人死亡。,40,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流感多发地?,甲型流感病毒是人群中主要的流行因素。人流感病毒被发现以来4次世界大流行,1918(H1N1),1957(H2N2),1968(H3N2),1977(H1N1)。其中后三次均首发于我国. 1983年以来乙型流感病毒根据抗原性和基因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两大谱系,Yamagata和 Victoria(源于中国),我国人群中分离出来的B型流感的活动呈现 3次高峰,分别是1994、1997和2000年 1988年以来,多数流感病毒的新变种首发于我国,世界卫生组织每

15、年公布的流感疫苗病毒株近半数来自我国.,41,美国CDC通过基因比对分析,宣布病毒来源于猪 新型重配甲型H1N1流感病毒 含有人流感、猪流感和禽流感病毒基因,42,2009年3、4月墨西哥、美国疫情 4月15日,美国,CA,10岁男孩,确认的首例 4. 25, WHO发布信息. 4. 27, WHO宣布大流行第四阶段 4. 29, WHO宣布进入大流行第五阶段. 6.11,WHO宣布进入大流行第六阶段. 2010.8.10,WHO宣布2009年大流行结束,进入后大流行阶段,全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43,H7N9疫情,截止2014年10月7日,我国总共报告44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

16、室确诊病例,包括114例死亡病例, 病例分布于浙江(140例),广东(112例),江苏(54例),上海(41例),福建(22例),湖南(22例),安徽(14例),江西(8例),北京(4例),河南(4例),广西(3例),山东(5例),贵州(1例),河北(1例),吉林(2例),新疆(2例),香港(10例)以及台湾(4例)。,44,对医疗服务系统构成沉重压力,新型流感病毒出现并在人群中广泛传播 发病、住院和死亡人数可显著高于季节性流感 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行秩序,45,流感监测技术,流感监测要求,第四章,46,监测目的,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动态 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并做出预警 为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