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课件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3679430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并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琵琶行(并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琵琶行(并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琵琶行(并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琵琶行(并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并序)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庐山白居易草堂,评价,唐宣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宋诗醇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

2、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陈毅元帅 :“吾读乐天诗,晓畅有深意。一生事白描,古今谁能继?” 日本,醍醐天皇言:“毕生所爱,白氏文集七十五卷是也! ”,趣闻,伟人毛泽东曾当众默写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两篇名著,传为佳话 在欧洲,白居易与大艺术家贝多芬齐名; 在韩国,古代鸡林宰相以百金换一首白居易的诗,而且能辨明真伪 嵯峨天皇把白氏文集置于宫殿之上,做为范本来考试其臣民 据中国广播报报道,宇宙行星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命名者有23位,白居易为其中之一,名列第四。,写作背景,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3、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文体知识,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

4、,特点,一、篇幅可短可长 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四、句式比较灵活,第2段朗读欣赏,通字音,铮 zhng 悯然mn 浔阳xn 捻nin 霓裳nchng 间关jin 衣裳chng 红绡xio 钿头银篦din b 谪居zh 还独倾hun 湓pn 呕哑嘲哳 u y zho zh,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古今异义,因为长句。古:因此创作;今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发出;今:1鼓出来,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 暮去朝来颜色为改古:面

5、容的色泽;今: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刚才的;今:表方位。,古今异义,似诉平生不得志 古:称心如意;今: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凝绝不通声暂歇 古:时间短促,忽然;今:暂时。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年龄大;今:长兄,长子 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整理;今: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商人重利轻离别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一词多义,言 1感斯人言。(话,名词。) 2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3.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

6、词。) 4.东船西舫悄无言。(声音,名词。) 5.感我此言良久立。(话,名词。) 命 1遂命酒。(叫,吩咐,命令,动词。) 2命曰琵琶行。(取名,动词。),一词多义,数 1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2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是 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指示代词。) 2自言本是京城女。(是,动词。) 为 1因为长句。(写,做,动词。) 2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 3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委身为贾人妇。(作,动词。),一词多义,语 1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轻 1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

7、形容词。) 2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一词多义,暂 1凝绝不通歌暂歇。(短暂,副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泣 1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2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文言句式,1.歌以赠之。(“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歌”作动词,不能作“以”的宾语,不能理解为“以歌赠之”。) 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穆、曹二善才”放在动词“学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向”。) 3.转徙于江湖间。(介词结构后置。“于江湖间”作动词“转徙”的补语。“于”相当于“在”。) 4.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本”后省略动

8、词谓语“是”。),文言句式,5.使快弹数曲。(“使”后省略宾语“之”,指“琵琶女”。) 6.送客湓浦口。(“客”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被”。) 7.感斯人言。(“感”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8.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被动句),大体感知,水浒传 宋江赞赏江州 :“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名句欣赏,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段翻

9、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名段翻译,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 尚示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 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 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 初

10、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绿腰。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 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 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 幽咽就象清泉在沙滩底下流淌。 好象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 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象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 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象银瓶撞破水浆四溅; 又好象铁甲骑兵撕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 四弦一声轰鸣好象撕裂了布帛。,大体把握,各小组讨论每一段的段义,小组讨论,段落,诗前小序:说明本诗的内容概括和写作缘起。 第一段:忽然听到水上琵琶声。 第二段:写琵琶女出场及演奏琵琶曲

11、的过程。 第三段:琵琶女自述身世,追述往昔欢乐,倾述后来的孤苦凄凉。 第四段:写诗人的感慨,抒发了对不幸人的同情及自己被贬的悲愤。 第五段: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第1段:浔阳江头夜送客第2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3段:曲终自叙身世苦 第4段: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5段:琵琶再起青衫湿,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悲苦心境,文章结构,深入探究,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什么作用?,小序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是身世,说明

12、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诗人在见到琵琶女之前用了那些动词?这些动词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心情?,大体结构,诗 人,寻,问,移,邀,添,回,重开宴,千呼,万唤,琵琶女,停,欲语,迟,抱琵琶,半遮面,场景描写,人物形象,欣喜难耐 急欲相见,难言之痛 矛盾含羞,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邀 见,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关键句赏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

13、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 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范。,情节上,“东船西舫悄无言 ”文章到这儿似乎结束了,可是,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

14、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一曲,乐声进入了高潮,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结尾,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情感上,前面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情思忧恨贯穿始终。而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诗人自叹经历,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末段,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描写上,

15、琵琶女曲终时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使人感到她的教养、经历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现她由弹奏到自叙身世的内心活动。另外“满座重闻皆掩泣”之后的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泪湿青衫”。画面的基调落在一个“泣”字上。当然对曲调理解最深的,动情最浓的,以至“泪湿青衫”的,还是诗人自己。“泣”的内涵显然是丰富的、深沉的。,形象上,琵琶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在中唐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畸形繁荣的生活环境里,在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现实的典型意义。此诗用形象类比法把两人之间的悲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进行类比,最后融合为一,从而推出两个艺术形象都有怀才不遇、沦落

16、天涯的感慨的结论。形象类比,抒情言志,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3-5段词句赏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旨句)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琵琶女,白居易,初闻演奏1演奏2,主人忘归客不发我闻琵琶已叹息江州司马青衫湿,共鸣,听闻琵琶女弹奏,产生了多次共鸣,讨论那些共鸣点,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都是从 京都长安 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