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经济法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49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72620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347 大小:39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经济法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49_第1页
第1页 / 共347页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经济法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49_第2页
第2页 / 共347页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经济法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49_第3页
第3页 / 共347页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经济法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49_第4页
第4页 / 共347页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经济法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49_第5页
第5页 / 共3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经济法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4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经济法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49(3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 经济法 李昌麒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绪 论,一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经济法律法规现象;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经济法律法规。 这两种观点都不足以概括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全部。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经济法律法规现象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现象。 二 经济法律法规: 1.对经济法律法规含义的不同理解。 2.对经济法律法规现象的范围的不同理解。,3.作为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律法规,就是指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只有对经济立法和经济法律法规作这种严格意义上的理解,才有利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民法和经济法律体系。 三

2、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1.法哲学研究方法。 2.经济分析法学研究方法。 3.社会学法学研究方法。 4.法律史和法学史研究方法。 5.把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引入法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经济法的兴起,一 研究经济法兴起的基本方法 1. 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2. 寻求外国经济法制度与中国法律文化以及它们与我国现实需要的结合点。 3. 沿着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观点把握现代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二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1.1755年,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他出版的自然法典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个概念。 2.1843年,法国的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Dezam

3、y)在他的公有法典一书中将“分配法和经济法”作为专章加以论述。 3.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蒲鲁东(Proudhon) 在他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说:“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4.1916年,德国法学家赫德曼(Hedmen)在经济学字典中使用过经济法这个概念,他认为经济法是经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 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起来的魏玛共和国,直接以经济法命名颁布了煤炭经济法和钾盐经济法。,三 经济法兴起的历史轨迹 1.研究经济法兴起的起点和重点:经济法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商品交换和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产生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一个法律现象。 2.经济法在资本主义时期的兴起: (1)

4、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经济法理论体现重商主义。 (2)资本主义进入自由发展阶段,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经济法受到削弱,而以经济自由为特征的民法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摆脱经济危机。,3.经济法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4.经济法在我国的兴起。 四 经济法兴起的原因及发展前景 1.经济法兴起原因。经济原因, 政治原因, 文化原因, 部门法原因, 理论原因 2.我国经济法发展的前景展望。 (1)进一步完善经济法的理论构思。 (2)探索建立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备的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3)寻求并迎接经济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第二章 经济法的定义和 调整对象,一

5、经济法的定义 1. 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对经济法的不同定义 (1)经济法是以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为中心内容的法。 (2)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3)经济法是调整普遍经济利益的法。 (4)经济法是企业法。 (5)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的交错。 (6)经济法是社会法。,2. 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者对经济法的不同定义 (1)经济法就是苏维埃社会主义的不同部门的、在调整经济活动中起职能上的相互配合作用的规范和制度的总和,不是苏联法律体系中的独立部门。 (2)经济法是规定领导经济活动和进行经济活动的方法,调整社会主义组织及其所属内部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并运用各种不同的法律调整方法以保证合理地进行社

6、会主义经营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苏联法律体系中的独立部门。,(3)经济法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调整国家机关与作为劳动集体组织的企业及其经济单位的相互关系,以及调整社会主义经济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那些法律规范和实现这些规范的法律形式的总和。 (4)经济法是一个特殊的部门法,它包括调整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联合劳动组织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和旨在调整联合劳动组织和社会共同体机构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以及包括为了调整连同业务活动在内的这些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3. 俄罗斯学者拉普捷夫对经济法定义的重新认识 鉴于近几年俄罗斯颁布了许多为经营活动的发展创造司法条件的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拉普捷夫指出

7、,“以前曾是反映计划经济的经济法律,现在正在变成经营活动的法律”,“经营活动法是市场经济的经济法”。,4.我国学者对经济法的不同定义 (1)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的经济法定义: 经济法作为非独立法律部门的定义。有综合经济法论和学科经济法论。 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定义。有经济行政法论、纵向经济法论、纵横经济法论。 (2)市场经济条件下学者们对经济法的定义: “国家协调说”。 “社会公共性经济管理说”。 “纵横统一说”。 “国家调节说”。 “国家调制说”。 “需要国家干预说”。,5. 本书对经济法的定义 (1)定义的方法: 从某法的调整对象出发,对其定义。这是一种通常的定义方法。 从某法的特有功

8、能出发,对其定义。 把某种法的调整对象和功能结合起来,对该法进行定义。 本书采用第三种方法来给经济法定义。,(2)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而言之,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经济法调整的概述 (1)法律调整的一般含义: 法律上的调整,是指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规范。 法律上的调整是指主体违反了法律规定时,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也就是运用法律的规定把人们的行为或者活动纳入可操作的轨道。 (2)经济法调整的含义:是指国家将其意志深入到需要由国家干预的

9、物质关系领域,使其上升为法律规定的机制。,(3)经济法调整的法哲学依据: 经济法调整取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 经济法调整取决于法律对经济基础的相对独立性。 经济法调整取决于现代社会中经济运动过程与法运动过程必须协调并完成于同一时空。 经济法调整取决于经济人和政府的有限理性。,2.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促进、限制、取缔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简而言之,也就是国家用经济法的形式干预社会经济关系的范围,或者说经济法律规范效力所及的范围。,3.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范围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国家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在对市场主体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或其他管理活动的过

10、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在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和实施政策、进行信息指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活动中与不同性质或不同组织形式的经济个体所发生的调控关系。 国家在对经济个体的内部进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调控,即国家对经济个体在进行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活动中与其组织机构和成员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调控。 经济法对市场主体进行调控的客观必然性。,(2)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市场秩序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对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必要干预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民事立法之外制定和实施经济法以对市场秩

11、序进行调控,这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是指国家从全局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的调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关系。 经济法对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进行调整的客观必然性。将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几乎是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问题。 (4)社会分配关系: 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既包括在全部再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社会关系,也包括在初次分配中所发生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部分分配关系。经济法调整社会分配关系的客观必然性。,第三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调整方法和功能,一 经济法的基

12、本原则 1. 传统体制下揭示经济法基本原则存在的缺陷 (1)未能对构成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所依据的标准取得共识 (2)将法律的一般原则表述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将其他部门法的原则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相混淆 (4)将经济规律直接表述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5)将国家的经济政策直接表述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特征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是指规定于或者寓意于经济法律、法规之中,对经济立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和经济守法具有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准则。 ()经济法基本原则属性: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反映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明确的准则性或者导向性。 经

13、济法的基本原则所表明的是经济法的精神。,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构成 (1)适度干预原则。 适度干预是指国家在经济自主和国家统制的边界或者临界点上所作的一种介入状态。 (2)经济民主原则。 (3)社会本位原则。 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 (4)经济公平原则。 是在承认经济主体的资源和个人禀赋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而追求的一种结果上的公平,即实质公平。,(5)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资源在生产和再生产各个环节上的合理和有效的流动和配备。 (6)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占用、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与所取得的有用成果的比较。 (7)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

14、生命的连续支撑; 生物资源存量和农业系统生产力的长期维持; 控制人口增长; 有限增长的经济; 强调小规模; 保护环境和系统的质量。,二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1. 经济法调整方法的基本含义:是指由国家规定的、可用于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各种合理方式。 2. 经济法的具体调整方法: ()公权介入的调整方法: 指令性调整方法。这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某种形式指令相对人应当作为或者不作为,相对人应予服从的一种调整方法。 指导性的调整方法。这是指国家机关为引导公民和法人的经济活动符合某种既定的经济干预目标而实施的非强制性的调整方法。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即行政指导、计划指导和行政协商。 ()私权介入的

15、调整方法,是指国家使用非权力的、私法的手段直接地介入经济生活的一种干预方式。,三 经济法的功能 .市场失灵的一般分析 ()市场失灵的含义:是指由于一定的因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呈现出低效率运行的一种非理想状态。质言之,也就是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或者不完全而造成的市场机制不能自我调节的情形。 ()市场失灵的表现: 市场不完全。 市场不普遍。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外部性问题。 公共产品供应不足。 存在经济周期。,. 克服市场失灵的法律路径选择 ()行政法克服市场失灵的困境: 行政法价值的困境。行政法作为架构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其首要的价值是公平,而非效率。 法域归属的困境。行政法作为最典型的

16、公法,对市场失灵进行克服,将导致行政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属性,这与行政法作为架构国家机构的最基本法律的地位相冲突。 行政性偏好的困境。行政机关自身的某些偏好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些偏好的存在,会导致政府干预的制度偏离市场的干预需求,甚至与市场的干预需求完全不一致。 克服市场失灵的执行机构及其司法救济的困境。,()民法克服市场失灵的困境: 限权的困境。民法考虑社会利益是必要的,但必须有其自身的前提和限度,其前提是民法对社会利益的考虑必须立足于民事主体的个体利益;其限度是民法的社会化必须考虑民法自身的性格。 有限性困境。 作为私法的困境。民法所保障的市场关系只是一种静态的、单一的关系,它保障静态的市场行为和单一的市场主体行为。对动态的、整体的市场运行结果,它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整。,()经济法克服市场失灵的优势。 经济法可以直接限制市场主体私权。 对私权的剥夺使国家获得相应的干预能力,这使经济法对私权的剥夺意义不仅限于私权本身,也扩展到了公权层面 。 经济法可以直接改变市场主体的利益结构。 经济法可以通过直接改变经济人的利益结构的方式达到干预的目的。 经济法具有公共利益优势和远视优势。 国家是各市场主体利益的代表,它以追求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己任,以适当抑制市场的自利和克服市场的“近视”的弱点为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