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种群数量调节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66814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种群数量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四节:种群数量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四节:种群数量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四节:种群数量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四节:种群数量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种群数量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种群数量调节(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群数量调节,第三节 种群数量调节的假说 第四节 种群数量调节研究,种群调节的机制问题是种群生态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使种群生态学家们着迷的研究课题。 从研究动态来看,目前主要有两个主流:一是强调外因的作用,即天敌和区域性气候的作用;另一个强调内部因素的自我调节作用,主要集中在行为、遗传和生理调节。,气候学派,早期的气候学派主要观点是: 种群参数受气候因子的强烈影响; 种群的大发生与气象因子明显相关; 强调种群的波动,否认种群的稳定。,后期的气候学派主要观点是: 反对区别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如植 物,既作为植食性动物的食物(即生物因子),也可作为庇护所(即非生物因子),为取食它的

2、生物提供避难场所。, Smith进一步提出了密度制约因子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概念,支持Nicholson的学说,但他认为种群的特征是既有稳定性,也有连续变化,即种群有一个平衡密度,而该平衡密度又不断地围绕着一个“特征密度”变化。 Lack支持Nicholson的密度制约思想,但他认为种群调节是由食物短缺、捕食和疾病等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其中,食物因子是调节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生物学派,主要观点有: Nicholson深受Volterra和Lotka理论生态研究的影响,认为动物种群在正常情况下是处于平衡之中,并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因此,种群是一个自我管理系统,必然存在着一个平衡密度,而这个密度是

3、由于生物的捕食、寄生、竞争等密度制约因子来调节的。他反对气候因子决定动物种群密度的观点,认为气候只能改变种群的密度,但不能决定这些密度是怎样维持平衡状态的,只有密度调节因素才能决定种群的密度,当密度高时,作用上升;密度低时,作用降低。,气候和生物学派之间的折中观点,20世纪50年代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发生激烈论战,但也有学者提出折中的观点。 如:Miline既承认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调节的决定作用,也承认非密度制约因子具有决定作用。 他把种群数量动态分成3个区,极高数量、普通数量和极低数量。在对物种最有利的典型环境中,种群数量最高,密度制约因子决定种群数量; 在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的条件下,非密度制约

4、因子左右种群数量变动。 这派学者认为,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的争论反映了他们工作地区环境条件的不同。,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行为调节学说:Wyune-Edwards 假说: 这一学说包括社会等级和领域性两个生态学原理。 社会等级是指一群同种动物中,各个个体的地位 有一定的顺序性,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 可分为独霸式、单线式、循环式。 领域性是指在有限的生境区域之内动物分布的状况。,领域性 种群中的个体(或种群)通常选择一定大小的有利地段作为自己的领域,以保证存活和繁殖; 在栖息地中,这种有利的地段是有限的。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有利的地段都被占满,剩余的社会等级比较低的从属个体只好生活在其他不利的地段

5、中,或者往其他地方迁移; 生活在不利地段中的个体由于缺乏食物以及保护条件,易受捕食、疾病、不良气候条件所侵害,死亡率较高,出生率较低。这种高死亡率和低出生率以及迁出,也就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维持在稳定的数量水平上。,内分泌调节学说,Hypothesis proposed by Christian 该学说认为,当种群上升时,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心理“紧张”,加强了对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刺激,影响垂体的功能,引起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结果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抑制了种群的增长。,遗传调节学说:Chitty假说 这一学说认为,个体遗传因素的不同是决定它

6、们的适应能力以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因素是由亲代遗传下来的,因此,种群密度高低的后果往往不是在当代就出现,而是通过改变种群自身的遗传素质,使下一代受影响。,种群中有两种遗传型: 基因型 A,繁殖力低、适合于高密度条件下的生存; 基因型 B,繁殖力高,适合于低密度条件下的生存。 在低种群密度条件下,自然选择有利于第二种基因型,于是种群数量上升;当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时,自然选择有利于第一种基因型,于是种群数量下降,种群就是这样进行自我调节的。,有待研究的问题,事实上有关种群调节的机制问题,尚有很多方面不清楚。例如, 什么因素导致种群下降; 什么因素阻止种群的增长; 什么因素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

7、长度; 什么因素导致动物数量的时相; 什么因素影响种群的增长率; 什么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周期变动的幅度; 什么因素决定种群下降时相的季节性。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理解种群动态的关键。,种群调节理论的新进展,现代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分析种群调节的机制提供了一些新方法。 系统生态学的引入,横向思维代替了纵向思维的方式,新系统理论渗入到种群生态学中来。人们已认识到要想从单一的外因(如生物因子或物理因子)或内因来解释种群的调节问题过于简单了。某个种群的动态规律只能把它放在它的整个环境中去,将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关系搞清楚,通过数学模型的定量描述,才能得到解释。, 化学生态学的发展,对种内

8、和种间的信息物质的研究,使种内、种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它已经在动植物间相互作用和数量调节等问题上做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解释。近几十年来化学信息物质的研究发展很快,展示出了深入了解动植物行为和数量动态机制的前景。, 空间生态学的发展,为进一步分析空间异质性下捕食者猎物系统的稳定性和异质种群动态提供了可能。 多点平衡学说,即在较低密度时,种群有一个平衡点,它受捕食者所调节;而在很高密度下,种群逃脱了捕食者的调控,出现另一平衡点,它转而受食物竞争所调节,也说明了一些种群调节的现象。,第二节 种群动态调节的研究,种间关系:竞争、共存、分化、适应 Gause 的竞争排斥试验 两种亲缘很近的

9、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分开在培养皿中培养,都表现出S型的种群增长。在食物量不变的环境下,种群都保持稳定的水平; 把这两种放在一个培养皿中,培养条件相同,16天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下来;原因是它的内禀增值率高于草履虫。 把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二者因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而都存活下来,并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Crombie 的试验(空间生态位分隔共存) 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生活在面粉中,拟谷盗会杀死锯谷道的幼虫,因此后者最终会被消灭; 如果在面粉中放入管子的话,体型小的锯谷盗就可以将卵产在管子中,这样幼虫可以逃避攻击; 通过改变培养条件(空间变化)达到二者的共存。,赤麂、海南坡鹿和野猪

10、对生境类型的利用和选择.,海南大田保护区内三种草食动物的研究 空间生态位分隔,坡鹿、赤麂和野猪全年活动率,时间生态位分隔,海南坡鹿旱季和雨季的活动率,赤麂旱季和雨季的活动率,野猪旱季和雨季的活动率,生活在没有人类干扰的保护区中,坡鹿表现出明显的晨昏活动节律;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赤好地区,坡鹿夜间活动的频率增加、白天活动频率减少。 两个种群的活动节律有明显的差别 (2 =13.63, df=1, p=0.000).,坡鹿选择在人类劳作的时间段中休息,随再引入时间的推移,坡鹿休息与人类劳作时间之间的相关系数不断增高。,性状分离(分化): Vaurie 描述了两种Sitta,生活在不同区域中的个体,其

11、形态非常相似,而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个体,其形态差异却更明显。尤其是喙的性状差别更大。,种间关系:捕食,鹿和鹿仔的数量 X100,阿拉斯加狼与被捕食动物的关系研究,密度制约,1986年4月建立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围栏; 连续4年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3个年度的种群增长率; 偷猎在围栏内得到彻底的杜绝; 偷猎围栏外不能得到彻底的制止。,海南坡鹿的种群动态研究,可以看到的趋势: 1. 围栏内外种群数量的增长表现不同; 2. 在最初的两年和第三年种群增长速率变 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3. 1998年的干旱导致的后果? 4.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海南坡鹿种群的补充率和死亡率,补充率指亚成体的数量与种群数量之比; 死亡率指在野外发现的死亡个体和种群数量之比;,海南坡鹿种群结构,从围栏内外种群的性比和母子比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海南坡鹿种群是受密度制约还是受非密度制约?,行为调节,空间需求(非洲水牛身长),阿拉斯加狼的空间需求,种群调节的研究方法(小结),激素调节:增加个体数量,测定血清中肾上腺激素水平含量的变化; 密度制约:增加或剔出个体数量试验; 密度制约与非密度制约的关系:增加或减少栖息地种的某些必需因子; 竞争、排斥:空间、食物位、时间生态位; 遗传调节: 多平衡点理论:控制实验 行为调节:食肉类节制生育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