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6112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以机电工程学院为例摘要:网络方便快捷的技术特征和虚拟实在的特性,对青年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加上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作为时尚,使得网络这样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处于人格和行为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过分沉迷于网络,把网络作为规避学习和生活的等一切来自现实社会压力的处所,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并因此产生其它违纪、违法和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危害极大,不能不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网络游戏大范围传播,对好奇心强自控能力低的大学生们诱惑力很大,对于新生来说,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自由支配时间多,适应大学生

2、活需要一个阶段,有些学生会比较迷茫、困惑更易转移注意力,对于那些自控力差的学生更容易沉迷游戏,他们没有具体的人生规划,面对大量的自由时间易丧失自我,暴躁忧虑心理加重,遂在虚拟世界发泄。针对此种情况,我们特地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并结合网络游戏的特点、新生的主观因素和学校等外界客观因素几个方面,探究了新生们沉迷网络的原因,并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对学生们摆脱网络游戏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案例分析男生甲:一位大一新生从上大学开始玩游戏一直到现在,差不多已沉迷其中一年了,每天一有空就开始玩游戏,平均一天 6 个小时,天天不落。他毕业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个重点高中,家庭困难,住在山区,父母靠一亩三分

3、地供他上学。上大学后由于课比较轻松,就与“魔兽”结下了不解之缘,随之成绩大幅度下滑,后来竟然出现不及格的现象。女生乙:上海人,从大一开始迷恋网络游戏,几乎每天晚上都玩到凌晨,特别喜欢玩“拖拉机和斗地主”。原因是大学之前父母管教很严,学习很好,不玩游戏的她在与同学们玩耍时被排斥在外,于是就在网络上练习,不久沉迷其中。学生丙:一位大一新生,个人迷恋网络游戏甚至还带动整个寝室其它同学,经常通宵达旦。对于他来说:课堂简直是他第二个“寝室”。原因是自认为大学是天堂,放纵自己是对高三努力学习的一种“补偿”。不玩游戏,就不是完美的大学生活。这里仅仅举了三个学生的谈话资料。通过调查发现,网络游戏在新生中的普及

4、率相当的高,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交流发现,新生中没有玩过游戏的人数几乎为 0,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但是对于所有参与网络游戏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沉迷其中。因此本文所指的网络游戏迷恋者是指那些日平均用于网络游戏的时间超过 4 小时的学生。二、新生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网络游戏的特点与分类1.棋牌类游戏“打扑克、打麻将、下棋、俄罗斯方块”等是这类游戏的典型代表。这类游戏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不高,既可自己玩,也可联机。玩此类游戏的大多是女生,他们大多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或是消除郁闷的情绪。2.竞技比赛类游戏“CS”是最有力的代表,它是一款集战术、合作、枪法于一身的暴力性游戏,其故事情节相当简单,但战略技

5、术复杂,对大多数学生很强的吸引力。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男同学玩过,大多数曾经或正沉迷其中。由于电子竞技大赛在全球的流行,沉迷其中的同学无疑会越来越多。3.角色扮演类游戏“DOTA”“魔兽”是目前这类游戏中最流行的,这类游戏运用虚拟技术为玩家设定一个角色,并提供变化无常的环境和各种各样的对手,使玩家在其中找到满足感。虽然游戏技术含量不高,但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升级,所以很多同学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二) 新生的主观因素:网络自身具有满足大学生众多心理需求的功能,如表达情感的需求、心理表露的需求、网上娱乐性心理的满足及丧失身份、实现角色扮演的愿望等。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之其他人相对较多;其次,当前我

6、国大部分高校所设置的课程都是以“术 ”为主,针对个人素质培养的课程不多,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训练,自我控制能力欠缺,他们更倾向于用上网的方式来打发闲暇时间;再者,学校周边网吧便利、费用低廉,且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网吧监控相对薄弱,上网者较易沉迷网络游戏。1.首次独立生活,空余时间过多进入大学,第一次没有家长的严格要求,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时间支配,老师的苦口婆心少了,空闲时间多了,许多同学忘记了自己的学习任务,放纵了自己的惰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他们无所畏惧且心安理得地进行网络游戏,慢慢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2.环境陌生,自我封闭当前大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包括自闭与自卑

7、、学习障碍和情感困惑等。这些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对大学生网络迷恋网络游戏产生影响。许多同学来大学是第一次出远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环境无所适从,交际关系淡薄,对周边的一切感到陌生。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与忧虑,很多人选择了在网络游戏上进行厮杀。3.倍感孤独,无人诉说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痴迷者都倍感孤独,他们有的是因为不善与人交谈,有的是因为找不到知心朋友,有的是对学校不满。他们内心都十分孤独,但又缺乏交流,所以只有到虚拟世界尽情发泄不满。男生甲就是这样,从一个小山村走进大城市,一切都是新的,但一切也都是陌生的,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共同话题,就连价值观也截然相反,惆

8、怅孤独的他只好在游戏中展现以前的自我了。4.自尊心强,自控力差来到人才荟萃的大学校园,以前光芒毕露的同学也泯然众人,没有人再赞扬自己,也没有人再认可自己,自己擅长的不学了,不擅长的人家都会,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刺激着同学们的自尊心。特别是我们工科的同学,以前优秀的学生完全展现不出自己的才华,而一些前卫的高科技也完全不知,感觉自己像井底之蛙。尤其是一些农村来的同学,他们完全没听说过什么电脑程序,而现在的同学们却十分精通,他们天真的以为多上网就可以拉近距离,到头来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竟染上了网瘾。女生乙就是这种情况,为了和同学们在游戏上有共同语言而疯狂上网游戏,再加上自己自控力较差,慢慢地遗失了自

9、我。(三)专业、社会等外界客观因素1 由于机电工程学院主要以工科为主,在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上相对枯燥乏味。特别对于女生,空间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学习工科类学科相对难度较大。于是有些女生自暴自弃,将精力放在斗地主等游戏中。寻找网络的共识,更希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加入斗地主队伍。对于学工科的男生,有些自认为有优越性。总以为临时抱佛脚肯定会成功,于是魔兽世界等游戏成为了他们的精神乐园。于是学生的学习氛围差,网络游戏成风,再加上有些专业如工科类学习相对枯燥,新生们更加容易随波逐流。2.近几年网络游戏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社会上还有此类的比赛,促使很多新生认为网络游戏乃理所应当,更有人视之为终身职业。

10、人们思想上对网络游戏的认可才是最可怕之处。 三、对策(一)家长学校合理教育,感性理性相得益彰作为孩子们第一为“老师”,家长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愿意教育好他们。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要知他们之所想,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们,不要摆出家长的架子,要做他们的朋友,常和他们谈话,分享他们的欢乐悲伤。不要与他们之间存在代沟辅导员、老师们要加大对同学们的感情投入,可以通过谈话、班会、活动等形式来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耐心教导,真心帮助。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加强与家长的联络,合作引导学生。通过校方和家长的交流合作,可以更加理智对待他们的需要,处理矛盾。(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实

11、学生业余生活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生活园区管理工作,十个园区都有指导老师和学生管委会,在每个阶段包括平时业余生活、周末、节假日等都搞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一些外地学生,应多举办诸如“外地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等讲座,同时要求班干部对外地新生多加关心照顾。办一些更贴近学生兴趣爱好的活动,多举行集体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多举办精神文明讲座,加强思想引导,鼓励他们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使他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信心,有助于远离虚拟世界。(三)利用网络交流,加强思想引导对于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来说,正面教育有时很难接受,而如果教师通过 QQ、BBS、E-Mail 和

12、同学们进行交流,会使他们倍感亲切,更容易使他们说出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难言之隐”。而且对于性格内向、由于沉闷的新同学来说,更是教育的好办法。(四)合理安排时间,树立远大理想强化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概念,培养正确的时间价值观,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认真落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导他们走出“进入大学就万事大吉”的误区,增强自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同学们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集小流以成江河,积跬步以致千里,这样就能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远离镜花水月的游戏世界,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理想的殿堂。(五)对自己负责,对他人感恩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冷静想想沉迷网络究竟有什么好处,又能对得起谁。

13、不仅伤害了我们的身体,更伤害了对我们有殷切希望的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不能为了一时的痛快而坠入无底深渊;我们要对关心我们的人感恩,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才能不辜负他们。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越雷池半步,时刻用责任心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办事,安安分分做人。(六) 发掘内在潜质,促进个人发展培养人们积极运用闲暇时间的意识和能力,并运用从工作和闲暇中获得的技能参与旨在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闲暇活动。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闲暇教育的目标则重在培养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及正确的闲暇态度。丰富和美化闲暇生活,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 、“明

14、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娱乐观,充分认识并实现自我。学生对事物的辨识能力也会有所增强总结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杰出成果,信息网络以神话般的触角伸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并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着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者,他们往往最敏锐地感受到这种变化以及带来的种种冲击。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成为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作为一种虚拟的活动空间及人际交往的场所,成为大学生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环境条件。目前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网络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方面,其中个体行为对网络迷恋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行为,虽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没有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而只是散见于个别的文章中的粗浅的论述和分析。我们此次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并结合网络游戏的特点、新生的主观因素和学校等外界客观因素几个方面,探究了新生们沉迷网络的原因,并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对学生们摆脱网络游戏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