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6060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收录了曹文轩的“摄影散文” 前方 。江苏不少高中语文老师都教过,笔者也与同事们一起讨论、教读过。实际生活中,老师们对待本文有这么几种态度:其一,看图说话,小学生就会的作文形式,高中生了,不必多讲;其二,讲这类文章对应试没有什么益处,把词语讲一讲就行了;其三,文章太深奥、太玄虚,讲了学生也不懂,不如不讲;还有,现在讲究整体感知,不纠缠细枝末节,了解个大致思路就行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看法确有偏颇。其实,这篇文章是很有意味的,值得我们老师细细研究,深入思考。先别谈怎么讲课,教师首先得理解得深一点,透一点,活一点。至于怎么向学生讲解,那是其次才需要考

2、虑的问题。所以,笔者一直认为,高中语文“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得多。现在有些老师赶时髦似地翻新花样地教,似乎轰轰烈烈、精彩纷呈,其实是外强中干、虚有其表,对于“教什么”这个第一要着却忽略了,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潮流。笔者没听说过鲁迅、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吕叔湘刻意渲染、标榜“怎么教” ,玩弄什么新名词,倒是这些一代宗师“教什么”的佳话流传永久。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侧重于“教学内容” “学习目的”而非教学技巧。国学大师陈寅恪关于“教什么”的原则颇值得今人崇仰:“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侧重内容,优质高效,不图虚名,真做学问。诚然,笔

3、者并非完全否定教学技巧,而是认为应在完全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讲究技巧,不能本末倒置。教读前方 ,从总体上看,首先应了解何为“摄影散文” 。 “摄影散文”是由照片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文体兼具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优势,照片具有视觉性、直观性、瞬间画面的逼真再现性等特点,散文具有运用语言来描摹对象、表情达意的自由度。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制约,联想翩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画面与文字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这种文体兼有直观性和自由度两大优势。据此引导学生审读教材上的照片,应着眼于照片的整体特征和人物的细节特征,品味出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一辆斑驳的汽车,塞了满满一车的人;几双凝望前方的眼

4、睛,眼神中传达出盼望、狐疑、迷茫、忧虑等复杂的内容。先从宏观角度观察,这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引子由照片引发,二阐述面对照片的感悟,三回应照片。但是,仅仅达到这种认识程度还是很肤浅的,一点都没有深入下去。我们不能借口“整体感知”来掩盖“理解浅薄” 。阅读难点与理解关键在于文章第二部分,作者阐述了四层意思。其一,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 27 段) (想离家) ; 其二,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 (第 89 段) (在路上) ;其三,“人生是一场苦旅” (第 10 段) (一场苦旅) ;其四,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 (第 11 段) (走向前方却又思念家) 。再概括一下,本文思路

5、是:想离家在路上一场苦旅思念家。以上工作属于分析概括文章思路的工作,这是阅读分析文章必不可少的一环江苏高考语文学科年年考到文章的思路分析,其他各省高考语文试题也经常触及此但是,仅仅有这个概括还不够,下面还要对这几层意思逐一分析,在分析时,又不能离开文本,不能离开微观角度的语言分析与品读。第一层意思:“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 。为什么这么说呢?与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类比,人类有史以来就喜欢迁徙,人有离家远行的“习性” (第 3、4 段) ;外面的精彩世界“诱惑”人离家,离家可以获得“生命的快感” (第 5 段) ;当然,有的离家也是出于“无奈” (第 6 段)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6、人对前方存有“幻想” (第 7 段) 。概括起来讲,原因就是文中的四个关键词“习性” “诱惑” “无奈” “幻想”所表达的内容,有的主动,也有的被动。 “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 ,就是他们艰辛离家情形的生动写照,惟其艰辛,愈见本能之难以改变、欲望之异常强烈。第二层意思:“命运把人抛到路上” 。这一层是就抽象的意义而 言的。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无家可归的感觉,在外流浪者不必说,在家的人因心中有目标,似乎仍在路上,无家可归,究其实质是心灵没有“归宿” 。理解这一层次有难度。作者说: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这里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什么叫“形而上” ,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提问学生,学

7、生学过政治常识,他们都一致地解释:“形而上”就是“形而上学” ,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这样的套话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其实,再追问一下,为什么这种世界观或方法论或思维方式取名为“形而上学”呢?怎么不取诸如“片面观点” “机械学问” “荒谬思维”之类的名字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讲解,深入浅出的讲解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似乎有一种倾向老师不能讲,一讲了似乎就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 ;老师也怕讲,甚至

8、拒绝讲。似乎一切问题都该由学生“自主”解决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种倾向正掩盖了老师理解浅薄的真相,老师无“认识” “见解”可讲,于是“深刻讲解”的传统越来越远离了如今的语文课堂,取而代之的是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 “热烈讨论” “画面投影” “掌 声笑语”等表象的热闹。周易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明朝大儒王阳明也说:“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 ”解说:在有形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 ,特点是“隐” ,类似于今天的“抽象” ;在有形的东西之下的,凭感官能够感知的东西叫做“器” ,特点是“显” ,类似于今天的“具象” 。所以,文中所说“是命运把人抛到

9、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是就抽象的意义而言的:人人生而为生存与生活而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目标随境遇而变化、更新,人从心灵深处感到难有归宿。这个“路”已经不是显性意义上的行走的路,而是隐性意义上的生命之路。由此引出下文:人生是一场苦旅,抽象化了的人生旅途不断有新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不能停步,得苦苦追寻。那么,本文中的“形而上”与哲学领域的“形而上学”又是什么关系呢?“形而上学”是一种哲学体系,由亚里士多德创立,其形而上学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圣经” 。 亚里士多德本人生前手稿上的名称是一切存在背后的存在 (being as being),几百年后,日本人井上次郎根据中国周易上的“形而上者谓之

10、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表述,把“一切存在背后的存在”译为中文 “形而上学” 。这是一个天才的翻译,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连中国的大学者严复都未能抗拒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批判继承人类一切哲学的传统,概括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现在中国通行的对“形而上学”的基本认识,亦即前文同学们对此的表述。第三层意思:“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为什么这么说呢?文中阐述了三点理由:照片上的人挤在车厢里,满脸“惶惑” “茫然”,自然是苦旅;钱钟书、丰子恺都表现过这种苦旅;抽象化了的人生旅途,不断有新的目标等待我们去追求,作者认为也是一场苦旅。这一层意思,由实而虚,由旅行实景引申到人生虚景,惟其不易,故称

11、“苦旅” 。第四层意思:关于“人的悲剧性实质” 。 “人的悲剧性实质”有三:“总想到达目的地却又总不能到” “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人无法还家;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处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作者在这里把这“家”意思又分解为两层:作为“家的形式”的形而下的“家”实实在在的家,具体可感的家,可能是祖籍、出生地、父母呆的地方;作为“家的意识”的形而上的“家”抽象意义上的家,精神的寄托,事业的有成,人生的归宿,其实也就是人生的目标和追求。文中引用了古诗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更生动地表达了这种 感受。进一步解释“人

12、的悲剧性实质”:人在前进过程中,一个目标达成了,新的目标又在前方,所以人永远在路上。人在奋斗的过程中,奋斗的艰难时常又使人思念原点、回归本原,正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人即便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亲人,却又抛不开人生目标与追求,所以人总是在矛盾中前进。需要指出的是,曹文轩先生在前方中关于“家”的悲剧性的阐述,尽管已经将人生本质的悲剧美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又简约凝练,但是文章总体的情感倾向不是绝望或消极,其要旨在让读者正视人生的苦难,经过心灵的洗礼之后能够变得更纯粹,对社会的浮躁更警惕,对理想的追求更执著,对人生的历程更珍惜。在对高

13、中学生的阅读引导中,尤其要注意和把握这一点,作者无意用悲观的情绪感染读者。作者感慨和赞美的是人生悲剧的崇高美。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结束前方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水到渠成地作如下讲解:人生总是充满坎坷和辛酸的,如果你能克服这些困难,你就会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人生不能停留在痛苦中,而要在逆境中学会前进,学会生存,实现更 宏伟的计划,去开创更伟大的事业。作者揭示的是人生存在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启人深思,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这种悲剧本身具有积极意义,人因为不知足,才会有追求,有理想,才会永不满足,要离家不断向前方,向前方。这是人类进步的前提与基础,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综上所述,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静下心来,宏观把握思路,微观品读语言,力求理解得深刻一点,准确一点,科学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同样也离不开语言文字,品读语言文字是根本,任何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分析的做法都是有害的,只有把工具性运用好,发挥好,人文性才可水到渠成。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也不能任其成为语文教育的“两张皮” ,各走各的道。笔者认为正确的态度是抓住工具性不放,人文性要表现得自然得体,应当是一个“水乳交融” “春风化雨” “润物细无声”的浑然天成的过程。作者通联:江苏泰州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