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第二次教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59164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王阁序第二次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滕王阁序第二次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滕王阁序第二次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滕王阁序第二次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滕王阁序第二次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第二次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第二次教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滕王阁序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2. 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三)、情感与价值观:1 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二、 教学方法设计1 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2 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

2、与课程整合三、教学时数:3 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 二、常识简介1、欣赏对联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颢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2、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阁(江西)3、中国四大名楼:加上蓬莱阁(山东蓬莱)4、关于滕王阁: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

3、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 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此楼在历史2 上迭废迭兴达28 次。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 年 10 月 8 日竣工, 全楼九层, 高 57.5米,背城临江,距唐代遗址百余米。 三、过渡衔接1、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2、序文文体回顾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著作或者诗文前的说明或者评价性文

4、字。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是古人宴集时饮酒赋诗,将诗篇集成后推举一人做序,叙其缘起,如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体会语言之美1、听朗读录音,明示生字生词。2、听完了后,你感觉这篇文章语言形式上有何特点?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有少数七字。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唐与“古文”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此文体盛行于唐代。特点: 1、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2、平仄相对,音律和谐。3、多用典

5、故,讲究藻饰。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但运用得当,内容丰富,也能增强文章艺术性。3、思考填空这篇文章以滕王阁为中心,叙,绘,抒发之情。五、赏析第一、六七段,明示文章情感走向脉络。3 1、反复诵读第一段, 读 3 遍,概括总结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明确: 第一段写的此次宴会的相关情况:宴会的地点滕王阁地处历史悠久的要害之处;滕王阁空间之雄;此次宴会的人物之盛。2、读的时候要读出一种参加这场盛宴的兴奋。3、第一段最后一句说“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是一句自谦之词,当然也是真实情况,此时的王勃多大年龄呢?有何成就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自读6、7 段。明确:此时的王勃处在弱冠之年,只是一介书生。4、王勃及其

6、写此文时情况简介。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 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写了檄英王鸡触怒了唐高宗李治),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 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 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 遂成为他的 “绝唱”。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 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5、此段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有何用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这两句是说,自己羡慕

7、宗悫乘风破浪的远大报负,所以怀有投笔从戎的志向。“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意思是说,过些时候将到父亲那里去接受教诲。出自论语季氏: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说话没有依据)。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 无以立 (立身没有准则)。鲤退而学礼。”“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意思是说,未遇到推荐自己的人,只能抚弄着凌云之赋而叹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文中这两句是说,遇到钟子期那样知音的人,奏高山流水的曲子,有何惭愧呢?这是作者以伯牙自比,表示既

8、然遇到阎都督这样的知音,所以敢作此序了。“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这两句是说,当年兰亭宴集的盛况已成陈迹,繁华的金谷园也早变为一片废墟。4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潘江陆海:这两句是说,敬请在座的诸位嘉宾,就象陆机、潘岳那样,各尽其才,写出精彩的诗篇吧。南朝梁钟嵘诗品对陆机、潘岳诗作的评价极高,至于偏颇,他把陆机、潘岳列为上品,而列陶渊明为中品,曹操为下品,这就有欠公平了。6、你从最后两段中读出哪些情感?明确:曲终人散的凄凉,怀才不遇的悲愤,对知音的渴望仰慕。六、课堂小结通过对文章首尾部分的研读,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情感脉络的总体走向是有兴转悲, 那么这个转变是通过什么衔接起来的呢?情感又经过了怎样

9、一个酝酿蓄势的过程呢?下节课我们再探讨。第二课时一、导入二、齐读二三段,赏析美读。1、说说作者在这两段文字中描述了哪些内容,并找出相关文字。(1)点出聚会的时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多角度描写了滕王阁在秋天的景致。2、你能不能重点鉴赏其中的美景?明确点拨:这两段文字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远近错落之美;上下浑成之美; 写了山川之美, 人烟阜盛,写了虚实相应之美。3、重点鉴赏千古名句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5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下而上,孤鹜自上而下,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动静结合的

10、绝妙好图。4、比较鉴赏(1)前人曾指出, 王勃的句法出自庾信的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庾信的两句话显得雕琢造作,意境不如王勃的优美动人。 庾信的落花与马射队伍中绘着芝草的车盖齐飞,联想欠自然。王勃的句子较原句更真实自然,优美动人。王勃写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2)对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王勃的这两句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这里运用对偶、白描的写法

11、,从动态、色彩、空间等多角度描写,就像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彩色的图画:背景是晚霞,时期在傍晚,有动态的落霞和孤鹜,有静态的秋水和长天。三、课堂小结6 这两段写秋景,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四、背诵二三段。第三课时一、背诵导入二、情感分析1、通过上两节课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王勃和众多的文人雅士聚会时的兴奋,滕王阁秋景的多姿之美,文章是起于兴,却是结于悲,文章情感的转变不会是骤然的,应该有一个过程,我们这节课就来分析这篇序文中情感的转变。2、诵读 4、5 两段,找出标志着情感出现转变的一个句子。明确: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3、分析此句话之

12、前的情感。明确:四美具,二难并的喜悦之情。4、此段相关典故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 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 也叫菟园, 后人称为梁园。 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 睢水两岸, 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

13、。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个分句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邺水朱华”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意谓可以和谢灵运相比。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谢灵运对曹植的才

14、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7 分一斗。”所以这里将曹植和谢灵运两人的事迹一起引用,是很恰当很自然的。5、良辰美景、赏心悦事又怎么生出悲情的呢?明确: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赏景生出人生短暂的叹婉与无奈。6、这段文字中还有哪些悲情呢?明确:远离京城的失意,渴望用世却怀才不遇的悲愤。相关典故:“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15、”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我叫天门守卫把门打开,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前人常用“叫帝阍”“叩帝阍”等来表达忠于朝廷、希望君臣遇合,或能将民情达于圣听之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 有人举荐了他, 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后世遂用 “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史记上对冯唐主要记载了一件事,冯唐和汉文帝在有旁人在场时聊天,谈到古代名将,认为廉颇和李牧很有指挥才能。文帝大发感慨,说我要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

16、做将领就好了。冯先生马上说你就是有了廉颇和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拂袖而去。等了一会文帝又回来,说你就是批评我也应该在私下里说,怎么大庭广众不给面子呢?冯唐说,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对士兵太差了,奖赏太轻,惩罚太重。云中郡守魏尚只多报了六个脑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职,判处一年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恍然大悟,马上任命冯唐为特使去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这就是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景帝上任之后,冯唐做了楚相, 后来被景帝免了职。到武帝上台后, 冯已经九十多了。这就是 “冯唐易老”的典故由来。“李广难封” 的典故出自 史记 李将军列传 :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 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 “李广不侯” 等慨叹功高不爵, 命运乖舛。“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古代贾谊常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窜梁鸿于海曲,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