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5810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2015 年 11 月本试题分第卷( 阅读题 ) 和第卷 ( 表达题 ) 两部分。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莫把汉学当国学慕朵生日前, 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

2、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不过, 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 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

3、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 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 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 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 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 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但是,中国人

4、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2 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 “汉学心态” 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

5、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 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总之, 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选自 2014 年 4 月 1 日学习时报 ,有删改)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学是外国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B汉学已有

6、600 多年历史,主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D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 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B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C.汉学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者应负有弘扬光大中华

7、文化的责任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是立国的源泉;只要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3 C 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大踏步地复兴。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

8、宽厚。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 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 表奏专以委之。 方庆善 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尝称曰:“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神龙初,再迁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时方盛夏,坚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

9、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获不补所损。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 将以列置州县。 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 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嵩路由是历年不通。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 固辞机密, 乃转太子詹事, 谓人曰: “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竞免坐累。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

10、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此才识,走避不得走避:逃跑躲避。B哀矜之惠,洽乎四海哀矜:怜悯慎重。C遂令决杖,配流岭表决杖:处以杖刑。D坚多识典故典故:典制掌故。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4 B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C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

11、君举必书将何以训D 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人书府,受到时论赞美。B徐坚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徐坚上表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C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修筑城池,征收重税。徐坚认为不妥,后来果然李知古被杀,蛮众反叛。D徐坚洁身自好,主动

12、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2) 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获不补所损。( 二 ) 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 题。 (l1 分)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8. “江声

13、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5 分)9. “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 杜甫在蜀相中用“_,_”两句表达了5 作者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2) 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中用“_,_”描写出了鹿门的幽静环境。(3) 李白将进酒中“_,_”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自信。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

14、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 栗子立子这是一个傍晚。我这个五十五岁的汉子,要守株待兔般,等一个小王八蛋子。就在昨天的傍晚,一个留着公鸡头的小伙子站起身奔向我,还喊了一声“大叔!”我觉得这个年轻人的发型怎么看都不像人的发型。两耳的上侧,剃得很光,唯独从前额至头顶直达脑后,一丛黄发耸立着。他脸型是夹板脸,头型是醋葫芦,发型是公鸡头。我心里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流氓怎么打扮。他看我留意他的发型,很潇洒地用左手从前往后捋了一下,然后问:“大叔,你要栗子吗?”马路牙子上,戳立着一条鸡肠子口袋。半口袋栗子

15、露了出来,油亮油亮。“大叔,您看,一个是一个的。”“你这栗子,不是老品种。”“大叔,您老好眼力。这是延庆海字口村西山坡的刺球板栗,口感好,还有观赏价值。”“多少钱一斤?”我有点心动了。“一口价,七块。您刚才从市场一路浏览过,一连访问了两份, 糖炒栗子十二, 生栗子七块六, 是吧?我复制得可对?”小伙子又补充一句, “您得包圆,打包,我不零卖。”他摆出一个卖不卖两可的姿势,两条瘦腿撇着,抬起眼睛望着头顶上那盏高高的昏黄路灯,脖颈子梗梗着。6 哟,这小子不嫩啊!他早就看出我是个买主了,他要粘贴我呀。是呀,我每年都要批发几十斤生栗子,自己煮了或炒了吃,或送人。“小伙子,货到街头死。你也别一口价。咱取个吉利,六块六一斤,你顺我也顺。三十乘六块六,一百九十八元,我也凑整,二百。”小伙子似乎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那我就按确定,保存,上传键了。我不要比特币。您拿袋子了吗?”我还真没拿袋子。他见状和我商量:“要不这样,您连口袋捎走,不过您得交五十元押金,明天在这会儿这地儿,您把空口袋拿来, 我再退您五十块钱如何?您别觉得五十块钱多,这口袋可是我爷爷的命根子,是古董。要是他在,一千块钱他也不会卖。”二百五,付钱毕。他提起袋子要给送上车,我忽然产生了怀疑:“慢。”我用一只手从上往下插下去, 从袋子底部抄起一把栗子,下面的栗子似乎更大更光更亮些。小伙子似乎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