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4310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完全市场化下的精神文化需求摘要: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背景下,在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提下,人民群的精神文化需求高速增长,本论文旨在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阐述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次是概括了文化产业对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最后是为文化产业提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市场经济、文化产业、精神文明建设abstrac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describ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2、 of market economy,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followed by outlines the impac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o the building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last important development for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direction.key words: market economy, cultural industry, the c

3、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当我们沉浸在改革开放 30 年我国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硕果累累的时候,是否也对看似繁花似锦、光鲜亮丽的文化产业激动不已。 当“非主流” 、蚁族、裸婚、富二代等新名词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是否有曾对这些市场化下文化产业发展的衍生物产生一丝迷惘,是否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横行于世而忧心忡忡。在经济社会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文化渠道建设及文化产品供给迫切需要在因势利导的前提下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拉动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率,社会财富急剧膨胀,人民群众的物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短短几十年时

4、间,中国人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奔小康,这一历史性的跨越足以让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傲视全球。在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同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根据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 20%,2015 年比 2010 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4000 亿至 4300 亿元,提升到 8000 亿至 9000 亿元。文化产业化作用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否认的是,

5、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刺激着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国家大力投入文化渠道建设的前提下,在传播技术传播媒介快速更新的前提下,我国文化产业化趋势明显,极大地丰 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文化产业也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市场经济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以利润的多寡作为价值取向;由于市场交换的需要,金钱的作用和地位被大大抬高。如果不加正确引导,就会在社会上滋生金钱万能,一些人会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陷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泥坑。个别目无法纪又急于求富的人, 可能会利用我们政策和制度的漏洞

6、,采取违法手段谋取私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走向犯罪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两种行为可能增多:一是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增多;一是经济犯罪和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刑事犯罪增多。这些都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上的健康发展。其二,信念淡化,道德滑坡。集体主义思想、无私奉献精神、助人为乐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将受到挑战。其三,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可能被引用到市场经济范畴以外使用。其侵入人际关系,使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原则受到破坏,变成金钱关系或交换关系;侵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某些领域,出现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使一部分人受到腐蚀,并蜕化变质。其四,由于缺乏思想文化的充分准备,一些

7、人富起来后,追逐享乐主义。一些落后、愚昧、丑恶的东西沉渣泛起。 因此,正确认知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在落实。其一,持续加大对文化渠道和文化传播媒介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文化产业的投入不仅需要产业自身强化造血功能和持续投入发展,更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公共设施方面的大力投入。例如在“十一五”期间

8、,发展改革委和文化部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 394 亿元,带动地方配套资金约 25亿元,新建和扩建 267 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到 2010 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状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依法保障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执法管理,依法打击各种社会丑恶行为,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弘扬科学文化精神,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识别和抵制封建迷信及伪科学的能力,为人民依法享有文化权益 提供重要保障。特别要依法打击盗版行为,查处非法出版物,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做好扫黄打非、禁毒禁赌等工作,依法查处卖淫嫖娼、赌博、吸毒、封建迷信等丑恶行为,以及暴力、色情出版物和网站等,净化思想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氛围,保障和推动先进文化发展。依法保障科学、文化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著作权等不受侵犯,保障良好的创作环境,努力为繁荣文化事业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