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房地产市场背景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12页
文档ID:5363948
新房地产市场背景_第1页
1/12

一)、2014 年徐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强化改革创新, 发展动力明显增强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市级行政审批项目 73 项;出台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及管理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意见,审批事项精简 30;编制完成行政权力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和政府性基金目录实施卫生计生部门整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重组和工商质监部门管理体制调整第一批 492 家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全面完成市级机关社会化服务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主城区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改革及扩权强镇改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政府收支和政府性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政府性债务规模适度、结构趋优、成本趋降、 风险可控2、经济社会领域改革有序实施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三证合一” 登记改革,新登记各类企业 15602 户,注册资本总额 624.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9.2 和130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营改增”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拓展至 20 个领域,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府购买第三方绩效评价服务2 个县(区)、5 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稳妥推行“ 单独二孩”政策15 家县级医院全面实施价格综合改革27 所学校开展名校托管试点重点领域创新进一步深化放大政府资源、资产、资本、资金乘数效应,打出系列融资创新“ 组合拳”;率先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2 项工程入选财政部首批 30 个 PPP 模式示范项目;发行全国首单保障房资产证券化产品,设立总规模近百亿元的股权基金和产业基金;非信贷融资工具融资 108 亿元,市平台公司融资总规模同比增长 72.3%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新增主板、创业板首发上市企业 3 家,总数达 10 家;新增场外市场挂牌企业 53 家,总数翻一番全力破解用地瓶颈,盘活存量土地 8276 亩,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等工作成效明显,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初步建立积极探索不动产登记工作,徐州被列为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技术研究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全面启动“智慧徐州”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方案通过国家测绘局专家评审,获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13 个、双创人才 325 人,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7 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 31 家、江苏名牌产品 22 个,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 1.9。

3、力推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实现平稳增长全市完成(预计 ,下同)地区生产总值 4900 亿元、增长 10.5 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72.3 亿元、增长 11.7,税收收入占比 81.8、提高 1.1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 3672 亿元、增长 18.8,其中工业投资 1977 亿元、占总投资的 5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64 亿元、增长 13进出口总额 61 亿美元,其中出口 48 亿美元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增幅连续九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完成增加值 2150 亿元、增长 11.5,占比达到 43.5、提高 1 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总投资 3.5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2514 亿元、增长 11.2;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 34.7 和 37.1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 ;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4.7 万亩,总量、占比均居全省第一,新建 4 个千亩以上丘陵高亢地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长 197 公里的中泓疏浚贯通,“ 一带九区十四园”建设初具规模。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增加值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0.8 个百分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年度实施的 180 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920亿元,铁路履 带底盘、徐工建机塔机技改、中宇光伏黑硅电池片、考伯斯煤焦油一体化等 49 个项目竣工投产,徐工重型汽车、中能技改、必康新医药、雨润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中电投风力发电站等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先后举办十七届投资洽谈会、徐交会以及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 10 余项重大招商活动,实际到帐注册外资 17 亿美元、增长 13左右,超额 完成年度目标5、统筹城乡建设,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增强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报批和交通发展战略、市区快速路系统、绿地系统、公共服 务设施布局等专项规划编制8 大类 258 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 232 项、竣工 116 项,开工率 90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车,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三环西路和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观音机场二期、徐明高速开工建设, 郑徐客运专线建设、徐宿淮盐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徐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中心商圈、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新城区“四轴一片区”等重点片区开发,以及八里家居博览中心、淮海文博园二期、铜山万达广场、徐州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扎实推进。

刘湾水厂改扩建工程建成通水,骆马湖水源地及第二水厂动工兴建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 52 个,总面积 1005 万平方米、是前三年改造总量的 1.5 倍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全力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 六小行业”等 10 项专项治理成效显著,城市长效化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顺利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公示名单周密部署非法营运电(机)动三( 四)轮车集中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外创示范道路,内创幸福家园”活动 深入开展,新增 5 条省级示范路、2 个省级示范社区,幸福家园创建获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新型城镇体系加快形成五县(市)累计完成征迁面积 900 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 700 万平方米30 个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规划全面完成,命名第三批 7 个创建达标中心镇和首批 13 个管理示范镇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4103 个,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59 个、新农村示范村 51个建成农村公路 493 公里、桥梁 105 座改造农村危房 6300 户完成农田水利投资 10.5 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增受惠群众 59.9 万人。

6、坚持绿色发展,生 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持续强化完成 77 项大气污染防治年度重点工程,淘汰 4.1 万辆老旧机动车,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 238 天、比去年增加 46 天,PM2.5 平均浓度下降12.6投资 13.5 亿元实施水环境治理,推行城镇河道保洁养护市场化京杭运河沿线 190 家非法码头整治全部到位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89,功能区三类以上水体占比 76.6南水北调国控断面实现稳定达标绿色徐州建设成效明显二次进军荒山” 计划全面完成,新增造林 15.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 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0 个百分点;市区新增绿地 110 公顷,300 亩以上大型开放式园林达到 27 个,人均公园绿地超过17 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43云龙湖风景区通过国家 5A 级景区资源景观质量评审,新增国家 4A 级景区 8 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 家徐州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呈现出“一城青山半城湖 ”的新景象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创建进展良好依法关停小钢铁企业 57 家,整合替代城区热电企业 3 家,主城区化工企业全部实现退城入园,年耗能3000 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改造全面完成。

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 以上,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我市入围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沛县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铜山、贾汪两个区通过省级生态县( 区)命名,43 个镇成为国家级生态镇7、突出民生为先,和 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100 项民生实事工程基本完成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 235 个、城市小型托老所 12 个、农村老年关爱之家 54 个、妇女儿童之家 100 个;各类养老机构达 250 家,总床位数 4.2 万张为主城区 10 万名 60 周岁以上老人集体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救助特殊困难残疾群众 41 万人次建设残疾人托养机构 146 个,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竣工徐州殡仪馆有序搬迁,殡葬整治稳妥实施更新公交车辆 200 辆,新增出租汽车 465 辆,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 26农贸市场改造、便民早餐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居民收入和就业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提高到 26100 元和13350 元,增长 10 和 11.5新增城镇就业 11.7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8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 6.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1.91;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7.8 万人、创业培训 3.5 万人;建成大学生创业园 19 个、培育创业企业 5100 余家。

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27 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650 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 310 万人,社保基金收支总额 363 亿元,主要险种参保覆盖率均超过 95新农合参合率 100,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 72 和 83市级大病保险制度和大重病患者长效补助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 558 元和 320 元,城市“三无”老人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1223元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房 6926 套、建成 7914 套,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三区同建” 加快推进,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全面通过“全国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市、区)”国家级验收;新建改建中小学 40 所、幼儿园 102 所,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 72 万平方米完成 3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 个、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 51 所,全市三级医院增至 16 家举办首届徐州文化博览会,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成功承办第十八届省运会,夺得赛会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晋身省体育强市和全国武术之乡。

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第三次经济普查全面完成人防、双拥、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档案、外事、侨务、台湾事 务、审计、物价、新闻出版、应急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无 线电管理、淮塔管理、防震减灾、气象、青少年、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各 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步二)、2015 年徐州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左右;(2) 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增长 10%左右;(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7%左右;(4)社会消 费 品零售总额增长 13%左右;(5)实际到帐注册外资、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左右;(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2%左右;(9) 城镇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10)节能减排完成省定任务;(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1、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顺应人民群众生活新期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办好 11 大类 90 件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2、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增创徐州科学发展新优势在努力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徐州经济“升级 版” 4、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