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635751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第三章(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课本P52案例“羊毛衫”主题目标的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引领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具有导向、激励和标准 等多方面的功能。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意识、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辨析、设计、应 用及转化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重要基 本功。,第一节 课程目标及其分类,一、什么是课程目标目标是预先设定的意欲达到的状态。课程目标 则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相应学龄段教育的性质 、任务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确定的,学生通 过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所应达到的学习 结果。即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人才培养 的具体质量规格和标准。它受国

2、家为基础教育规定 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所制约,由课程的性质、任 务、价值、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 点及发展需要等因素所决定。相对于目的而言,目 标更为具体、更具有可测性,是目的指导之下所 设定的学生应该达成的状态。,课程目标有三个基本特性:一是以学生为主 体,即课程所描述的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所应呈现的 状态;二是可观测和评价,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具 体状态应当是可以外部观察、直接把握或采用一定 手段可以评价的;三是反映基本要求,这可以从两 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课程目标作为学生课程学 习的成就标准,是对学生学习所必须达到的最低要 求的设定,它应当是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另一方 面,它作为

3、一个标准只要求学生基本达到即可,并 不要求每个学生在这方面都是优秀。,二、课程目标的分类 (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分六级) (1)知识(2)领会(3)应用(4)分析(5)综合 (6)评价课本P54 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分五级) (1)接受(2)反应(3)价值化(4)组织(5)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课本P54 3、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分七级) (1)知觉(2)定向(3)有指导的反应(4)机械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应(6)适应(7)创新课本P55布卢姆将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 域,这样基本上涵盖了个

4、体发展的所有内容,为制定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977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根据 学生的学习结果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的划分: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课本P55 (4)动作技能 (5)态度事实上,这五种学习结果又可分为三个领域: 前三种学习结果都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学习结果 属于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因 此,不难发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与布卢姆的教 育目标分类系统的框架是一致的。,(三)舒伯特的课程目标形式取向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将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 归结为典型的四种价值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

5、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其中“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政治和教育教学经验取向;“行为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外显的、可测量的行为为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是以过程性和情境性为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是以多元性和创造性为取向。 1、普遍性目标 2、行为目标 3、生成性目标 4、表现性目标课本P56,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一个由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构成的目标体系。总体目标是指3-12年级的中小学生通 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 现的状态。总体目标原则性和稳定性较高,概括性强、 较为抽象、适应面较广,适用于整个课程建设和管

6、理 过程。学段目标是指某一学龄段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学习而在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呈现的状态,是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每一学龄段的具体体现。 学段目标也较为抽象和概括,与总体目标相比,学段目 标具体一些,适用面窄一些,只适用于某一学段的课程 建设和管理。,但是学段目标与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教学目标还是 有较大区别的。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它是指 学生通过一定的技术过程所形成的在知识、技能、能 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因此,教学 目标更为具体、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适应面较小,仅限于微观的教学过程,其实施主体仅 涉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及教辅人员。当然。学

7、 段目标与教学目标也有紧密的联系,学段目标指导教 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学段目标的具体化,是学 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一、总体目标 (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其总体 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是不可或缺、贯穿过程始终的目标;“过程与方 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它强调学生亲历实 践性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 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知识 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但它服务和服从于上述两个 维度的目标需要。在课程实施中,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是一

8、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 现三者的统一。课本P58,(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的具体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 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 然、对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 质。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体验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是作为一个人和 谐成长和发展、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功能的最基本的 要素。亲身参与实践中的种种体验能拓展人的精神 生命空间,触动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综合实践活 动强调使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自主学习和实践,在 开放的学习

9、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学生的感受,第一次调查日记:失败加失落 2001年10月12日 星期四 这是我们第一次调查。我们一行四人风风火火地 来到河南省林业研究所。我们对工作人员提出问题 后,他的回答却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他们只负责科 研工作,而我们提出的却都是数据问题,他对我们说 :“你们的问题应该去问林业局。”得了!扑了个空 我们都十分失望,毕竟出师不利乃兵家大忌呀!我说: “我们真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啊,太鲁莽了!”,第二次调查日记:喜悦加懊恼 2001年 12月16日 星期一今天,我们通过114查到了林业局的电话。我 们准备了五个问题。毕竟是林业局,我们的第一个 问题得到了答案。

10、我们很高兴。可是没想到,其他 四个问题他们却不知道。哎,真是的,我们顿时又 气又恼,各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我们这可真叫 “甜尽苦来”呀。,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 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人生来就存在于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中,一个 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世界,时时 刻刻处于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或社会、个人与 自然的关系之中。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形成对自我、 对社会、对自然的整体性认识”、“发展对自然的 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使自身与社会、 自然协调发展。,“我们一起走进首义园”的目标 通过对首义园的经营现状及经营特色的研究,培 养学生“

11、我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的意识,培养 学生对社会责任感,从小争取做到“国事、家事、 身边事,事事关心”。加深我与首义园的关系认 识,认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合作、环 保、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了解首义园特色,弘扬首义文化,以首义园 为荣,从而激发爱首义园的情感,由此升华到爱武 汉爱祖国。,3、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 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不会发现问题就没有 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 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收集和分析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寻找解决 的办法,以逐步形成质疑、探究的积极情感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12、。,案 例,有一天下大雨,很多学生来到教室后,发现虽然打了伞, 但裤脚仍然湿了。大家都开始埋怨起天气来。忽然一个同学 说:“要是能发明种防雨裤多好。”顿时,教室里你一 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抓住这个话题,我又和学生谈到了最 近国防科大五位研究生发明研制的蛇形机器人,通过这个很 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就源于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创新源 于生活。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 现问题,想办法解决,进行发明创造。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活动, “简易摘果器”、“防雨裤”、“吸尘黑板擦”、 “节水器”等一件件颇具创意、制作考究的小发明作品就出 现在大家面前。这样从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入手,学生不至

13、于感到发明创造很难,无从下手。,另外,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如果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学生也会乐意去做,觉得他们的劳动有价值。在这一 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 时,关爱他人、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精益求精 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比以前似乎 细心些了。潘虹辰的爷爷还找到我,激动地说:“老师,如 果您不搞这个活动,我们还真不知道这个成天要人操心的孩 子,还知道关心人呢!”因为,潘虹辰根据爷爷每次要爬梯 子去摘石榴发明了“简易摘果器”,有了“高空摘果器”爷 爷再也不用搭楼梯摘果子了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

14、动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它引导学 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 问题中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 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 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学生探究和创 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餐具洗涤剂去污力和毒性的比较”,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 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 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 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 达自己的观点、与别人达成一致、分享共同的成

15、果 等。,“植物的一生”,研究“植物的一生”小组是这样分工的,一个学生负责查 一种蔬菜的资料、一个孩子负责种子、两个负责挖地,一 个负责播种,两个负责出版报,“田间管理”是轮流进行, 作为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学习团体,分工后,每个人必须对 自己的工作负责到底。分工之外还必须进行协作。协作首先要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互相帮助。种植小组 中负责挖地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是从乡下转来的,挖地挺 在行,另一个却是挖一锄踩一脚。便问我,“为什么他挖得 又快又好”?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我也不明白, 你可以问问他。”那个孩子便乐意地手把手地教他。种植小组 的同学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发现有低年级的小朋友

16、踩他们 的菜,他们向我告状,我说:“你们几个一起商量,该怎样制 止他们的行为。”他们最后决定写警示牌,可这来两个学生,又犯难啦,说他们的字写得不好,画也画得挺糟糕。我又 问:“你们组谁擅长这些?”他们便推荐万琼。他们请来万 琼写好了牌子,再插在菜地。协作还包括资源共享。这里所讲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 、财力等。种植小组负责出种植专刊的同学,要有相关内容 才能出好。万琼为没资料而苦恼,我便要查找资料的同学把 资料给他,在蔬菜展示交谈会上,能说会道的负责人,如果 不知道这种蔬菜的生长过程又怎能把它的特点介绍清楚。进 行田间管理的所有同学写的观察日记,无疑能使他滔滔不绝。协作还包括生活上的关心和彼此的激励。比如在挖地 时,李晃威不小心摔了一跤,额角撞出了血,其他组员便扶 他到医务室去包扎好伤口后,我又示意,谢拒送他回家。当 某个组员有什么新的发现,获得点滴进步时,我又要他们互 相祝贺。,(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的特点 1、强调体验性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追求活动结束时所形成的 外化、对象化的成果,而是注重课程生成、实施和总 结过程中学生的个人体验。通过活动过程,每个学生 心中都形成具有个体特性的认知、情感、意志及相应 的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体验性目标可以根据不同要 求分为三种水平:一是经历(感受)水平;二是反应 (认同)水平;三是领悟(内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