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21755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80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种植技术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水稻种植技术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水稻种植技术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水稻种植技术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水稻种植技术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种植技术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种植技术全(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水稻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 3水稻生产发育期对环境的要求 3影响水稻根系生长的因素 7第二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 8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 8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 . 9水稻苗床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12 怎样加强水稻苗期分蘖率 . 13 第三章水稻移栽、插秧管理 14 水稻插秧技术要求 14 水稻移栽标准 18 加强秧田中后期管理 19 水稻插秧后管理技术要点 . 21 第四章水稻施肥技术 . 22 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 22 水稻各时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24 水稻如何进行标准化施肥 . 26 水稻施肥四注意 28 第五章水稻水分管理 . 30 水稻全生育期如何管水 30

2、 水稻生育期高产水管理 31 “四期”控水巧灌杂交晚稻高产. 32 对灌溉技术的要求 33 水稻涝灾的补救措施 34 晚稻后期重管水 35 第六章水稻高产管理 . 36 水稻栽后加强田管 36 怎样缩短稻秧移栽后的返青期. 37 水稻中后期优质高产管理五措施. 38 水稻生长后期高产栽培要点. 40 水稻后期的田间管理 41 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43 水稻倒伏防治 46 第七章水稻常见病害防治 . 47 第一章水稻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水稻生产发育期对环境的要求在水稻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生为水稻的一个生育周期,即生育期。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

3、,结实期。一般幼苗期在秧田已完成,移栽后缓苗成活的这段时间叫返青期,返青后就开始分蘖(有的在秧田已开始分蘖) ,就开始穗分化(拔节),在幼穗分化以前,是长根、茎、叶为主的为营养生长期,穗分化到成熟是长穗,花、籽粒等为主的生殖生长期。一、幼苗期:是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一般又分为种子萌发阶段和幼苗生长阶段。浸种发芽、发芽的需要温度是秈稻为12, 梗稻为 10, 适温 30 32,最高温度可达4042,但是在育秧期间最低不能低于5,或 0,在低温下会出现烂种、烂芽和烂秧。首先秧田要选择向阳、避风、水灌、排放等的田地块,如遇低温还可加盖薄膜等措施,避免少烂或不烂。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温度比发芽高2,

4、即秈稻 14,梗稻 12,16以上秈,梗都可顺利出苗。二、返青期与分蘖对环境的要求:返青期是移栽后, 从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缓冲阶段太约在4 天左右,要求即是浅水,因水太深,淹没了生长点(心叶) ,透气性不好,也会烂秧,或成活缓慢,返青后接着以分蘖为中心,生长根和叶片的营养生长期。1、温度的要求:水稻分蘖最高适温为3032 ,最适水温为3234 。最高气温 3840 ,最高水温为 4042 ,最低气温为 1516 ,最低水温 1617 。水温在 22以下分蘖就较缓慢。低温使分蘖延迟,且影响总分蘖的有效穗数,因此要求在15以上时开始插秧。2、光照的要求:在分蘖期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

5、制造有机物,促进增加分蘖数。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 天就开始分蘖,若只50%自然光照时,返青13 天才开始分蘖,若只有5%的自然光照,不但不产生分蘖,连秧苗也会死去。3、水份的要求:分蘖期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饱和状态,或浅水最有利于分蘖,在高温条件下(2636 ) ,土壤持水量在 80% 时会产生分蘖最多。如深水灌溉,水层超过田8 厘米时,使分蘖节光照弱,氧气不足,温度又低的情况下,抑制分蘖。但是田过份干,持水量在70% 以下时,也会停止分蘖。4、营养要求:在分蘖需要营养多,有效分蘖也多。营养多可促分蘖和生长快而多。如果营养少、分蘖也少或停止。所需的营养中是以氮、磷、钾为主,特

6、别是氮肥最需要。最好氮、磷、钾配合追肥最有利。三、拔节孕穗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水稻生长发育迅速增大,根群最大、稻株叶面积达到最大,同时稻穗开始分化,拔节孕穗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亩有效穗数的巩固时期,及粒重的决定时期,主要因素在于外界条件影响。1、养分要求:幼穗分化过程中,水根的根群不断增加,最后3 片叶相继长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养份的时期,如果在这时期缺乏营养,对幼穗分化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生产上要进行中耕追肥,约在抽穗前3040天的时期,以促进颖花分化,2 次枝梗数增加,这次肥也可称“促花肥”;在抽穗前1020天可

7、喷施肥一次,即是雌雄花芯形成期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需肥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这期追肥为“保花肥”。2、温度要求:幼穗分化的适温为2630 ,以昼夜 35,夜温 25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的外界温度为1518 ,但最敏感时期是减数分裂期。在减数分裂期,对高温和低温的危害,都会引起颖花的大量败育和不孕。3、光照要求:光照强度对幼穗分化有密切的关系,光强有利于幼穗分化,据试验证明,在幼穗分化期用两层沙布遮光(透光约为自然光的1/61/8) ,颖花退化比对照多30% 。如果阴雨天多、日照少,封行过盛,通气性不好。所以贵阳光照时间较少,因此在水稻密度上保证合理,促使有一定的光合作物,增加有机物

8、可生长大穗、粒多的稻谷。4、水份要求:幼穗分化到抽穗,是水稻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尤其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需水最敏感,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保持田间持水量在90%以上,如果缺水会影响到颖花发育。但是水份过多受淹,也会引起不利影响,如全部淹没也会死亡。四、抽穗结实期对环境的要求在水稻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这时期为生殖生长占主要时期,一切任务是保持粒多,重的关键时期,主要在管理上要使水稻不早衰,也不贪青,不倒伏。1、抽穗与开花:(1)水稻抽穗:水稻幼穗分化后12天稻穗从剑叶叶鞘中抽出,有50%抽出,为抽穗期,有80%抽出为齐穗期。抽穗时由于低温或肥水不足,常造成稻穗不能全部抽出,生产上把

9、这种现象称为“包穗”或“包颈”,被包住的造成疱粒或空壳,如杂交水稻抽穗时温度低于20时,会造成100% 产生“包穗”而无收成。(2)开花;在正常情况下,稻穗抽出就能开花。开花前首先是颖壳内的两个浆片吸水,体积膨大35倍,吸足后将外颖张开,内外颖的角度约为2530 ,张开过程约为1020分钟,全开后,角度为2530 可维持 30 分钟,所以整个开花过程约12个小时。温度对开花时间影响较大,高温开花时间短,低温开花时间长, 有时可达 2 个小时以上。 在内、外颖张开时, 花丝伸出、花药开裂,花粉就散了出来,授粉在柱头上,授粉后约1015分钟后花药即慢慢凋萎,同时浆水也因水份蒸发而体积缩小,内外颖重

10、新闭合。2、影响灌浆结实的因素:(1)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谷粒的转运,高产水稻谷粒充实的物质,90%以上抽穗后,是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给的,因此,灌浆期的光合作用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2)温度:温度对灌浆结实关系密切, 一般最适合灌浆气温是2022 ,在灌浆前 15 天以后昼温 29,夜温 19,日均温度为24为宜。后 15 天以昼温 20,夜温 16,日均温为 18为好。适宜灌浆温度,有利于延长积累营养物质的时间,细胞老化慢,呼吸消化少,米质好。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水稻籽粒正常灌浆,况且又影响稻米品质。(3)水份:灌浆期水份,仅次于拔节、长穗、

11、分蘖期的水份,如水份不足会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灌浆不足造成减产。灌浆期水份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物质运转效率,缩短时间,稻米的物理性状变劣。(4)矿质营养:在灌浆期间叶片含氮量与光合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适当施氮,可增叶面积的光合作用,维持最大的叶面积,防止早衰,提高根系活力,对提高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生产上常用根外追肥方法。在齐穗期可看苗补肥,或补施磷、钾肥等,以确保灌浆过程能达到正常进行。影响水稻根系生长的因素1、温度 稻根生长的最适土温为3032 。超过 35生长受阻,加速衰老,吸收能力下降;超过37显著衰退;低于15,生长和吸收能力也都大大减弱;低于 10则生长停顿。

12、2、光照 光照对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起着间接的重要作用。因为光照充足加强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供给根的养分增多,所以促进了根系的发育,提高了根系活力,增加了根系对无机养料的吸收。在光照不足时,不仅影响根系发育,而且还会使根对各种无机养料的吸收明显地下降。3、土壤养分肥料三要素中,氮素对根的生长和吸收能力影响最大。适量氮素肥料能有效地增加根原基的分化和稻株的发根能力,使单株根数增多,根长变短。缺氮或氮素供应过量,根量都小。配合施用磷、钾肥,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更大,不论根数、根量、根长等都有所增加,根系的分布也加深了。4、 土壤的通气性水稻根系的发生、 伸长和对养分的吸收、 转化等生理活动,都要有足

13、够的氧气。 如果缺氧就会影响根系生长和生理功能,根系活力也会丧失。第二章水稻种子处理及苗期管理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一、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 时至下午 4 时,晒 2-3 天。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二、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 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0-1.13 的盐水(如

14、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为 1.10-1.13 ) ,将种子放入盐水中, 充分搅拌, 捞去漂浮在水面的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 然后取出下沉的种子, 用清水洗两遍即可。 每选二、三次,要用鸡蛋再测一次比重,及时调整盐水浓度。三、种子消毒由种子传染的水稻病害,主要是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简便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浸种灵一支( 2 毫升) ,兑水 10 公斤,浸种 6-8 公斤,遮光浸种120小时。此法对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效均在95%以上。2、用 98%巴丹原

15、粉兑水 6000 倍,加上 3%多菌灵溶液混合就苗海藻酸碘,浸种 72 小时,对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有良好效果。种子消毒时应注意:在浸种过程中,每隔6 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用药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四、增产菌拌种水稻播种前用增产菌拌种可以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方法是水稻播种前用增产菌一袋( 20 克)拌湿种 20 斤,拌匀后播种即可。水稻苗期管理技术建议根据 4 月下旬天气忽冷忽热情况,水稻苗期管理建议如下:一、苗床温度管理1、播种后至 1 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棚内温度在28-30 ,最适温度25-28 ,2 叶期保持 25,3

16、 叶期保持 20-22 ,最低温度不低于10。夜间气温偏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或点烧稻壳等措施增温,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2、苗床通风管理: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地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尤其在2.5 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高于 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在3 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二、苗床水分管理1、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原则上在2 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叶尖有无露珠;二看中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