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局部突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0847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局部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局部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局部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局部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局部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局部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局部突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体感知 -局部突破现代文阅读是考查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综合性试题, 它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要求运用的知识能力较高, 因此,高一学生在阅读中感到非常棘手。那么,怎样才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先在整体上做一个了解,然后,在局部重点的语句、段落进行重点突破。下面我们具体来谈一谈:整体把握文章是阅读的第一步。 这一步中,应该做到:整体感知文章全貌,抓住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1、感知文章的全貌阅读任何文章,我们都要先浏览一下文章, 对文章的信息做一个大体了解,留一个对文章的总体印象, 这就是对文章全貌的感知。 感知是对文章总体的把握,是理解分析文章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文章的总体、概貌的把握,就很

2、难说能够阅读好一篇文章。那么,怎样才能阅读感知文章的全貌呢?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比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阅读知识,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 记叙文就要从文章的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方面进行概括,了解文章的所讲述的事件的全貌;议论文就要感知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概括出它们的要点,了解文章的全貌;散文概括各个事件、各个人物不同事情,概括写景抒情的基点等等。甚至,可以说就是要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要对文章有一个回忆的过程。这样,才能够对文章有效地进行前后勾联,更好地把握文章,为质疑、解难做好准备。2、抓住文章主旨过去写文章,人们总是

3、反对“ 主题先行 ” ,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一下这个名词用在文章的分析中。也就是说,任何文章都有一个主旨,那么,我们阅读文章就要首先找一找这个主旨。因为不管是叙述故事,还是抒发感情,抑或阐述主张,都表达了作者的旨意。“ 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 (李渔闲情偶寄)阅读一篇文章,必须抓住文章的主旨。只有主旨抓住了,阅读时才能纲举目张。有的文章主旨比较明显,用一句或几句话表现出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中间,或在文章的结尾。但是文章一般是“ 卒章显义 ” ,因此,阅读文章应注意文章结尾。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含蓄, 不用明白晓畅的文字, 而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格和表

4、达手法,运用一些含蓄的语言表现。这时,就应该多读两篇,统揽全篇,然后诸层概括,归纳贯通,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复杂, 不是单一的主旨, 归纳主旨时要注意到文章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只要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便掌握了打开文章的金钥匙。抓文章主旨,是做好现代文阅读的又一个重要前提。例如: 2001 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 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 门” 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一主旨,解答第23 题第(2)问,要求说明 “

5、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在文中的意思, 就准确无误了。3、理清文章的思路“ 言而有序 ” 这是任何文章所遵循的规则,“ 序” 就是思路,是文章发展的脉络。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选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要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散文,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 写景都有一条线索。 这条线索或是一件事物,或是一种情感,或是游踪 抓住了散文的线索, 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意脉。说明性文章的结构比较整齐,层次顺序比较清晰。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只要理清了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当然,在这里要注意三者逼供内不孤立单一的,有时一篇文

6、章中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议论性文章主要看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阅读时要概括出推理过程和逻辑关系,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如果没有中心句的, 要概括段意, 归纳作者写作的思想流程。不同的文章,寻找思路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但是,阅读时理清文章思路,对我们理解文章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条理性是大有裨益的。例如: 2001 年的高考题门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 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

7、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样,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在整体感知文章全貌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作到局部突破、 重点分析概括。这一步包括: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辨析文中重要的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1、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词语是阅读现代文的基础,是分析文章的关键、前提。黄侃文心雕龙 熔裁中提到 “ 意立而词从之以生,词具而意缘之以显,二者相倚,不

8、可或离 ” 。文章中的词语是为表达文章内容而选用的,其思想内容又是通过词语来表现的,所以正确理解词语是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句、段、篇、内容、艺术特色的前提。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的特定含义例:甲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 文字” 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的是 古人很讲求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 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的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C、记录语言的符号 D、连缀成篇的文章“ 文字” 是一个多义词,但是在具体的

9、语言环境中应有特定的含义。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的文字和语言风格,是无所谓干净、简洁、利落可言的,只有语言和文章才可以与之搭配, 由此可见,句中的 “ 文字” 应指 B (D) ,而中的 “ 文字” 与“ 语言” 并指,当指 C。句中的 “ 文字” 做“ 表现力 ” 一词的限制语,当然是就写作时的运用的语言说的,是B。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例: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不同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在这一点上不同,它们仍然有着很强的联系

10、。例句中的 “ 它” 在句子内就可判定指代的内容。前一个指“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 ;后一个指 “ 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 ” 。而“ 这一点 ” 则需要分析概括, 才能确定指代内容 普遍性植根的基础。 “ 这一点 ” 就不能照搬,应对 “ 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加以概括,才能确定。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情景义情景义,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新义;一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

11、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例: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 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 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 “ 伤胃” 原指使胃受损伤,不舒服。在文中是委婉说法,实际上是“ 怕花钱,不吃” 的意思。例句中 “ 她怕花钱 ” 直接或间接揭示了词语的情景义,要注意这些语句并推断概括词语的情景义。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例:“ 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 “ 母亲” 这个词的概念意义是 “ 有子女的女子 ” ,而在例句中它又渲染出一种十分亲切的意味, 一种不仅诚挚地热爱

12、而且还引以自豪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词语的附加意义。2、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要作到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就要把握好文章的关键语句, 善于阐释文中含蓄的语句。 会阅读的人总是善于从全篇文章中迅速扫描到关键语句,把握关键语句对于提高阅读效率,深入理解全文内容十分有效。一般说来,从内容上看,抓中心句、文眼,即要抓住能表现文章主旨、题意的语句,抓住每一段中那些有概括作用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要注意那些发表主张和见解的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开头或句首的首括句,位于结尾或段尾的总

13、结句等。从修辞看,要注意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哀愁以及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喜悦。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一句中已经露出端倪。作者的感情正是凝聚在这一点上,是文章的中心句、文眼。再如:门的第 23 题的第 1 小题,要求说明 “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14、这就是要求文章中含蓄的语句进行分析。把握关键语句,阐释含蓄的语句,需要长期的训练,我们阅读时,要边读边画,对画出的语句加以筛选、确定那些是真正地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这样,就能逐步提高把握关键语句和掌握文章的速度和准确性。3、辨析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各类文章中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但人们在阅读文章时所得到的信息却是有限的。 人们总是根据自己阅读的目的从文中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其他信息则不予理会,这就是对信息的筛选。提炼观点,便是筛选信息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方法。有时候观点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小。对于这类题,可采取 “ 直接摘取 ” 的方法,把文中的重要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如果涉

15、及的范围大,干扰信息就会增多,一时难以分清。在这种情况下,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要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和技巧, 采用“ 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把信息区分开来,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信息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概括,把复杂信息分成几个方面进行提炼,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抓明示信息、抓修辞方法和表达方法等,体会捕捉隐含信息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 一段文字内容很多, 但其核心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一般来说,概括内容要点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操

16、作:(1)通览全篇,了解文章的总体情况,这是概括内容要点的前提。(2)逐段阅读,读懂读通,列出简明的提纲,并根据提纲排出内容要点。(3)从全文着眼,分清主次,确定重点内容,舍、留、并。(4)根据要求,把内容要点组成有条理的文字。它可以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1995 年试卷的第 25 题: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病,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 8 个字) 这也是一道要求归纳的题,从第二自然段中我们可归纳出旧式教育的弊病是:一、死记硬背古书内容,二、生搬硬套作文程式,三、追求功名利禄。它也可以是要求对整篇材料中心的归纳。如 2002年全国高考题第19题(2)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神往和渴求知音, 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我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5、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 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 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