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试压荷载试验工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05753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挂篮试压荷载试验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挂篮试压荷载试验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挂篮试压荷载试验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挂篮试压荷载试验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挂篮试压荷载试验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挂篮试压荷载试验工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挂篮荷载试压工艺一、工程概况跨广珠线连续梁的设计跨度为(41.55+264+41.55)m ,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3m ,箱梁底宽 4.2m。上部结构采用挂篮悬浇施工,悬浇施工共7个节段,各节段的长度和重量如下:节段名称1 2 3 4 5 6 7 节段长度( )350 350 350 400 400 400 400 节段体积( m3)36.05 34.03 29.91 29.19 27.93 27.15 26.29 节段重量 (t) 93.73 88.48 77.77 75.89 72.62 70.59 68.35 挂篮悬浇施工时最大承受荷载为1块的浇筑,因此试压荷载

2、采用Q 94 t 。二、挂篮的结构设计挂篮主桁是整套挂篮的受力核心,由两片三角桁架组成, 主桁杆件采用两根 I55 组成箱形截面,竖杆采用两根36b的槽钢组成,斜杆各由两块32mm 钢板组成,各杆件通过两块 f=20mm厚的节点板利用 27 的普通螺栓连接成一体。两片挂篮主桁共设有前后支点共四个,前支点通过滑道及滑道下垫梁支撑在已浇注的箱梁梁体腹板顶面,后支点通过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筋锚固。挂篮横梁(包括前上横梁采用两根I55 、前下横梁采用两根I36 )组成箱形截面,前上横梁支撑于挂篮主桁的受力核心两片三形主桁架前端(上方)承受由前吊带传递过来的所有荷载;前上横梁通过前长吊带,承受由底模纵梁桁

3、架前端传递过来的所有荷载;后下横梁通过后长、短吊带吊挂在已浇注砼的箱梁梁体上,承受由底模纵梁桁架后端传递过来的所有荷载。挂篮吊带包括前长吊带、前短吊带、后长吊带、后短吊带和后短吊杆。前长吊带是前下横梁与前上横梁之间的传力结构,根据传力大小分别采用截面为240mm 20mm 的 A3 钢带和 240mm 32mm 的 16Mn钢带制作而成; 前短吊带是内外导梁前端与前上横梁之间的传力结构,根据传力大小,分别采用截面为240mm 20mm 和 170mm 20mm 的 A3钢带制作而成;后长吊带和后短吊带是将后下横梁所受荷载传递到已浇注的箱梁梁体上,后长吊带采用截面为 240mm 20mm 的 A

4、3钢带制作而成,后短吊带采用16Mn钢带制作而成,在制造和安装时要注意编号区分开来。后短吊杆是将内外导梁后端所受荷载传递到已浇注的箱梁梁体上,采用直径为 25mm ,抗拉标准强度为800MPa 的精轧螺纹粗钢筋制作而成。挂篮导梁包括内导梁和外导梁。 内导梁主要承受浇注箱梁的顶板砼自重及相应的施工荷载,两端分别通过前短吊带和后短吊杆将所受荷载传递到前上横梁和已浇注的箱梁梁体上,采用两根 40B的槽钢组成的组合截面;外导梁主要承受待浇注箱梁悬臂翼缘板砼自重及相应的施工荷载传递到前上横梁和已浇注的箱梁梁体上,采用两根55C的 I 字钢组成的组合截面。三、荷载试验的目的1、检验挂篮的加工、拼装是否符合

5、设计要求(主要检验现浇挂篮);2、检验后锚固体系的可靠性;3、检验挂篮的变形是否与设计相符合(各杆件的实际变形值与计算书中的数据相比较) ;4、底模、侧模等模板系统在0#块施工时已经受了实践考验,本次试验不进行纯压重试验。四、荷载试验的方法(一)试验前的检查工作在挂篮安装完后,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现浇挂篮两侧是否标高一致;间距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合;接点螺栓连接是否合要求;后锚固系统、支垫系统、滑道系统及悬挂系统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详细按照挂篮荷载试验前检查签证表上要求进行检查及签认。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如设计、安装、质检、安全、测量等相关人员参加,在各方检查签字认可后

6、方能进行荷载试验。(二)荷载试验1、按设计人员提供的加载步骤(分三步,即0.5Q67.5t 、1.0Q135t 、1.2Q=162t)进行加载, 每一加载步骤完后停顿一段时间,以供技术人员等检查挂篮结构、后锚固体系、支垫体系及前端变形(下挠值)观测并记录在专用表格上。2、试压荷载布置荷载配置:采用浮箱装水配重, 浮箱的结构尺寸为, 长:5m , 高:1.5m, 宽:上宽 2.48m,下宽 2.35m。装水重量: 51.5 (2.48+2.35)/2=18.1t。自重为4t 。一个浮箱装满水的重量为 22.1t 。 现每侧用 6 个浮箱加水进行配重, 6 个浮箱加水后总重量显132.6t , 与

7、 1.2Q一级的重量还差 29.4t ,可预先在浮箱上布置29.4t 的钢筋。配重布置图如下图:3、加载步骤及方法1) 、0.5Q 级共重 67.5t ,配重组合为 6 个浮箱自重 24t ,钢筋 29.4t ,加水 14.1t ,即第一个浮箱加水高度为118 。2) 、1.0 Q 级共重 135t,在 0.5 级的基础上加水67.5t ,即加满 2、3、4浮箱,以及第 5浮箱加水高度为110。3) 、1.2 Q 级共重 162t ,在 1.0Q 级的基础把剩余的浮箱全加满水即可。4) 、卸载也需逐级进行。五、测量观测测量观测主要对挂篮各杆件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并把观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允许

8、最大变形(含吊带变形之和)控制在20mm 以内。主要观测的杆件及相应的计算最大挠度值详见下表:观测各杆件的变形值统计表编号构件名称材质fmax(mm )设计计算值0.5Q 1.0Q 1.2Q 1 下纵梁 A 232b 7.1 2 下纵梁 B 32b 7.9 3 前下横梁232b 4 4 前上横梁2 工 56b 7.9 5 后下横梁2 工 45b 13.4 6 后上横梁2 工 45b 13.4 7 主梁2 工 55 12.5 注:1、最大挠度值中的设计计算值为1.0Q 级相应的数值。 2、允许最大变形(含吊带变形之和)控制在20mm 以内。观测时间要求:在每级加载前后均需进行观测,同时在卸载完成后再进行最后一次观测,并统计出各杆件的弹性变形与非弹性变形。六、荷载试压人员组织表项目部领导:总指挥李志钢技术总负责莫德坚现场总指挥李自南安全负责人常本桥现场技术负责邓奇群检查负责人徐泽郑测量负责人胡胜忠加载负责人纪锋驻地监理工程师总指挥:邹圣武技术总负责:林雄参加部门:项目部领导、工管中心、设计组、质量管理部、安环部、工程部具体安排李自南现场总指挥李志钢现场技术总负责莫德坚制造负责人周天平安装负责人纪锋现场技术负责人邓奇群荷载加载负责人纪锋测量负责人黄小平检查负责人徐泽郑工管中心设计组质量管理部安环部工程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