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一节_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59997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第一节_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专题四第一节_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专题四第一节_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专题四第一节_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专题四第一节_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第一节_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第一节_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茅盾子夜 请回答: 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是吴老太爷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 材料中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 饮食 住宅 风俗,课标导航:,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课标解读: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2、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和习俗领域的变化。 3、认识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知识结构,西装(外来),长袍马褂,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材料一 管子君臣云:“衣服所以表贵贱也。”贾谊在新书过秦论中说:“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材料二 清代官服标识 思考: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清代官服标识,等级森严 礼制规范,(1)长袍马褂 (流行于整个近代),(2)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 ),孙中山,材料一 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3、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请思考: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答:从不接受西装到接受西装。,材料一 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请思考: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

4、中西服饰观念的碰撞和融合。,西装,国人将西装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穿着: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3)中山装(民国成立后流行 ),以文治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三民 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4)新中国成立后流行干部服,(5)“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绿军装,(6)改革开放后的服装:追求舒适、个性,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比较以下两组图,你能说出清朝

5、旗袍 与民国旗袍的不同之处吗?,宽松肥大,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祺袍的改良,“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 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勤俭节约、无私 奉献是50-70年代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 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 红装爱武装。,(5)改革开放后,款式新颖,层出不穷,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列宁装,干部服绿军装,现代服装,女子,旗装,改良旗袍上衣下裙,列宁装连衣裙,绿军装干部服,现代服装,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旗袍的改良,列宁装、布拉吉 制服装、

6、绿军装,异彩纷呈,中式与西式、 传统与现代并存,朴素单调 政治色彩强烈,款式新颖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一、服饰方面(三大阶段),近现代服饰变化的趋势:,保守、等级森严、单调,开放、美观、方便、平民化、个性化发展,影响中国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思考,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外来文化的传入。,内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的影响。,4.变化的原因,世界三大烹饪流派:,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 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 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民以食为天,二、饮食

7、方面,鲁菜:主要流行于山东地区。其味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刀工精细,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风行于北方地区。,九转大肠,川菜:以四川地区为代表。具有麻、辣、烫、酥、鲜、嫩、形整不烂的特点,久负盛名,流传国内外。,水煮鱼,麻婆豆腐,粤菜:流行于广州、潮州等地。起步较晚,但影响极大,香港、澳门以致世界各国的中餐馆大多以粤菜为主。其注意汲取各菜系之长,形成多种烹饪形式,是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菜系。,清蒸冬瓜盅,淮扬菜:以扬州、南京、镇江等地区为代表。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工、重油重色、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造型精美,尤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红烧狮子头,通商口岸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的西餐

8、馆。,上海福州路出现了由国人经营的第一家西菜馆“一品香”,以后又陆续开办了一批西菜馆 。,西餐成为一种时尚,“中西大菜”,西 餐,影响: (1)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2)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西餐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4.总结:饮食变化的特征和原因,特征:中西餐并行于世。,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国人对西餐文化的逐步接受。,比较中西餐饮食有何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重科学即讲求营养等,论一论:,在面点的制作上,西餐重烘烤,中餐多蒸煮。,所谓西餐,一般是指西欧以意大利餐、法国餐等为代表的西方厨艺文化。,中餐上菜顺序应是:先上冷菜

9、、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点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左叉右刀),中餐:把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 西餐:以讲究营养为最高准则。,完全欧化(花园、别墅),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洋房里弄居室建筑的演进,住宅,传统建筑(北方),三、住房方面,中西合璧,欧式建筑,1、外国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出现, 中国的居室建筑出现中西合璧的特征,老北京的四合院,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西方建筑,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10、,四、习俗风尚的变革,婚丧仪式的简化 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社交礼仪的变化休闲娱乐的多样化,特征:移风易俗、删繁就简。 但广大农村地区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旧式婚礼,新式婚礼,一、婚姻习俗: 根据你平时的了解,古代和近现代的婚姻有哪些不同?,习俗风尚的变革,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 徐珂清稗类钞,传统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民国时已开始改革。,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婚礼,五四前婚礼,20年代初: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教堂),30年代,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新郎穿黑色大礼服。,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和刘思齐的结婚照,50、60

11、、70年代:讲究阶级斗争和政治挂帅,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90年代现在的化装技术可真没得说,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古代婚姻风俗:近代婚姻风俗:现代婚姻习俗: (建国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自由;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

12、行,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二、丧葬风俗: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丧葬形式吗?,丧礼的演变,直系亲属披麻带孝, 在死者的坟前行跪拜礼。 地上的白色小棍是用来驱 鬼“哭丧棒”。,给死者焚烧纸钱。,树葬,19C末20C初(近代):趋于简化,殡仪馆、公墓。 现代:土葬向火葬改革。,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下令剪辫、易服、放足。,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断发:,章炳麟,邹容,其他变化:剪辫易服,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迫令放足,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

13、到什么变化?,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比一比,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见面礼:跪拜、作揖,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鞠躬、握手,跪拜,作揖,称呼上:,“老爷”“大人”,“先生”“同志”,社交礼仪,历法上:,农历,公历,并添加国庆、 元旦等新节日,1.近现代习俗风尚变化的表现,旧习婚姻包办旧式丧礼男子留辫女子裹足迷信活动,改变 婚姻自由 新式丧礼 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迷信,2.近现代习俗变化的特征:删繁就简,移风易俗,从封建传统向现代化演变。,3.影响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外因:西方新思潮的熏陶。 内

14、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社会变革的影响。,五、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生产力的提高 2、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3、人民思想解放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 4、外因: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 5、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促进 6、还与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本课测评,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衣: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食: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究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住: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习: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

15、 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内因: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剧变,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 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总的来说,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相互交汇与碰撞的结果。,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变化的表现,2.变化的特征,3.变化的原因,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衣)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 居室建筑的演进(住) 习俗风尚的变革(习俗),近代:新旧掺杂、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化、革命化 改革开放后:国际潮流化、多元化、个性化,外因:外来文化的影响,内因:国内的社会剧变(政治、经济、文化),【小结】,总特征:由封建、传统、保守向开放、现代化演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