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9703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姓名:赖晨明班级:农资 12-3 班学号:12061150772工商业进入农业的路径选择摘 要: 农业作为我国的弱势产业,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业发展的落后来自众多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资本投入的不足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瓶颈, 而工商业却拥有许多闲置的资本, 造成了资本流动的不均衡。积极规范地引导工商资本业进入农业领域,为农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关键词:农业资本; 工商资本; 政府引导一 当前我国农业领域投资的现状现阶段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投资不足。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要有资本的投入。我国政府在相当长时间内对农业投资不足, 而偏向工业投资

2、且过分倚重城市工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使农业投资仍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不远。现阶段各方面的农业资本投入远远不足以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1. 1 农民自身的积累远不能满足农业资本投入的需求。因为农业部门的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其他部门的平均收入, 即使由农村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获得的生产利润也很少投资于农业。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自己投入于农业生产,涌现了一些农民出身的企业家, 但是数量太少, 规模太小, 起点太低, 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大量资金。1. 2 农业资本投入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我国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国家资金只能投资于公益性或非盈利性方面, 主要用于农业

3、基础设施、 粮食安全储备、 科技推广、 农民培训、 生态保护、 灾害救助、防疫检测、 扶贫开发等。而盈利性或产业化投入, 包括各类农场、 合作社、 从事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 贸易的公司的资本投入等, 这部分只能由市场来承担, 即由企业和个人投入为主。1. 3 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支持也十分有限。因为信贷资金是依附于产业资本和产业经营主体的, 没有企业和农户对农业的资本投入, 信贷资金不可能独立作用于农业生产和流通。农业领域中缺乏经济效益高、 偿债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缺乏具有稳定的经济增长潜力的投资项目, 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投资农业, 结果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向农业提供的贷款额占我国农业总投入

4、的比重在下降。 1所以, 解决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除了加快农民和现有农业企业的自我积累以外, 最大潜力在于吸引其他资本进入农业。二 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路径2.1 路径一工商业资本通过 “路径一”以龙头企业角色进入农业, 与农户签订的商品契约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销售型契约, 指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 销售种子、农药和化肥等农资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 其原料农产品则通过市场交易获取; 二是保护型契约,指龙头企业事先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 向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农资供应服务, 并承诺以约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收购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以商品契约获取原料农产品, 其优势在于节约了所有权

5、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企业内部管理费用。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的微观组织形式主要以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凭借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流通渠道掌控, 向农户提供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 引导和帮助农户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收购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 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 “小生产 ” 与 “大市场 ”的矛盾, 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初期一直大力推广的发展模式。32.2 路径二工商业资本以 “路径二”进入农业, 相对于 “路径一”最大的区别在于工商业资本的交易对象由分散的农户整合为中介组织 (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农业大户 ), 一般的操作逻辑是: 作为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资本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与中介组

6、织签订商品契约, 确定所需农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和相应的收购保底价。而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形式则比较复杂, 有类似于 “路径一”中的保护型契约和销售型契约, 也有基于土地使用权流转和劳动力雇佣的要素契约。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引入中介组织后, 大大降低了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商品契约的交易费用。首先, 交易对象的减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契约签订成本。引入中介组织后, 龙头企业只需要与中介组织签订产品供求合同, 然后再由中介组织将生产任务具体分解到农户, 至于中介组织采用何种形式与农户签订契约, 则无需企业介入。对于龙头企业而言, 无疑大大节约了与分散农户签订契约的成本; 其次, 中介组织的介入有效地

7、制约了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中国乡村社区的流动性较低, 是典型的“熟人社区”, 专业合作组织或农业大户大都产生于本乡本土, 对当地农户的信息比较了解。同时, 多年延续的乡村宗族治理传统又使得农户对社区内的“权威”和“能人”具有一定的服从性。因此, 合作社或者大户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从而弥补了前面提到的“龙头企业 + 农户”的组织缺陷 2; 第三, 在农产品的收购和检验环节 , 由于中介组织承担了农产品质量检验、定级和收购的任务,有些地方的中介组织还提供初加工和运输服务 ,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契约履行环节的交易费用。2.3 路径三工商业资本以“路径三”进入农业, 其实质是

8、凭借农地使用权流转, 将农民转化为农业工人, 从而以纵向一体化的形式直接介入农地开发领域。实际上,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内部一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农地使用权流转, 从目前情况来看, 各地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探索出了转包、转让、租赁、置换以及入股等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在以上五种形式中, 国家明确规定,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置换和入股仅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但对于农地的转包和租赁, 法律却并没有明确是否可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人。正是由于这一领域存在法律规定的模糊地带, 一些工商业资本得以直接介入农地经营, 采用 “以租代征 ”的方式获取农地使用权。此外, 在一些地

9、方, 由村一级行政干部出面组织、发动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组建股份有限公司,由公司负责土地的统一规划和开发。公司再以出租土地或以合股的方式招商引资, 吸引工商业资本投资土地。通过这种 “股份合作”方式, 工商业资本也间接地进入到农地经营活动中。这是当前工商业资本介入农地开发的两种主要方式。 3三 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存在潜在风险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在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正能量的同时, 也蕴藏着不少潜在风险和问题。3.1 农场生产经营风险 一是劳动监督风险,二是生产管控风险,三是专用性投资风险,四是市场销售风险 3.2 与民争利风险全国有不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项目在大量租用基本农田, 生产与周边农民相同的果

10、蔬或畜禽产品等 在市场消费量既定的情况下, 大量农场所生产的农产品很有可能会冲击周边农民的产品销路 , 导致农 民所产农产品的售价下降等,形成与民争利的事实。3.3 非粮化的风险全国许多地方存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后,流转农地后作物生产非粮化倾向。尤其是在4一些城郊、近郊地区,或者农民仍然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地的租价会相对较高,如果农场主选择种粮将无利可图,这会驱使农场主改变农业生产品种,选择那些单价较高或者增值性较好的农特产品进行生产。甚至有可能通过建设农庄、会所等所谓的餐饮、休闲、观光场所获取利润,这就有可能使得所租种的农地的非粮化甚至非农化生产。四 将工商资本引进农业领域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既

11、然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存在众多不利条件, 那么这种资本的转移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改善农业投资环境。4. 1 国家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在目前状况下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 又是增强农业后劲所在,应受到重视。然而,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的特点, 因此, 不能仅靠企业自我投资。不少项目的农业投资, 如治理, 荒山草原和滩涂的开发, 森林植被的扩大, 受益者不仅仅是企业, 整个社会都可以从中直接或间接获益。改善农村交通状况, 增加公路的覆盖面积, 把农业产区与消费区用便捷的交通网络连接起来, 为农产品流通创造畅通的渠道。4. 2 提高农业投

12、资效益, 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农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到对农业投资和追加投资的内在经济动力高低的问题。国家应实施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和农用生产资料的最高限价, 保证农业得到合理收益。明晰农业中的产权关系, 保障农业经营者长期的和近期的权益。降低农业项目经营税费负担。减少农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 帮助投资农业的工商企业解决流通过程中的问题。打破地区封锁与垄断。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降低流通费用, 形成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流通体系。在搞好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 搞好市场的软件建设, 开放农产品收购市场, 规范交易行为, 建设好农产品集散、 配送、 储藏、 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4. 3 建立农业专项基

13、金。农业专项基金是指用于农业中的某些具有特定用途的专项资金。如农业发展基金, 农业风险保障基金。这些专项基金的建立,对增强农业关键环节, 关键项目和薄弱部位的功能,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农业综合开发,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获得相对稳定来源。农业风险保障基金是用以消除或减转风险的专项基金, 包括自然风险保障基金和市场风险保障基金。前者主要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灾和灾后恢复能力, 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后者主要用于对保护价收购农副产品, 产品储存, 支持市场推销的补贴, 以避免企业直接承担市场价格波动而造成损失。4

14、. 4 提供信贷支持政策。随着企业的商品化, 市场化, 信贷资金在农业发展资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鼓励农业产前, 产中 , 产后直接与相关方签订信贷合同, 以贷款, 补贴 , 预付款等方式把资金投向农业。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农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要逐年提高农业贷款在当年新增贷款额度中的比重, 重点保证农业龙头企业和结构调整大户。推广公议授信、 联保贷款、 存单质押、 小额信用贷款等方式, 利率适当优惠, 允许种养销大户以其大型农机具、 生产设备等生产性固定资产作信贷担保, 允许农户以房屋产权证、 土地和山林承包合同抵押, 向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政府对农业信贷利息实行补贴, 通过金融改革

15、和创新, 解决城乡中小企业贷款、贷款担保问。4. 5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引导创办为农业服务的各种经营中介组织。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地数据库, 由政府及时发布服务信息地机制, 提高农业企业与市场的能力。分析研究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动态, 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创造条件, 如签订多边、 双边农产品贸易协定, 消除非贸易壁垒。组织5出口企业参加国际贸易展览, 组织国际贸易洽淡会、 促销会、研讨会等。建立包括动植物疫情监测, 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在内的农业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提高预测水平, 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4. 6 加快土地流转速度。 制定法规, 加快农业用

16、地的集中化, 专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在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 允许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以多种方式转让土地的使用权, 让土地流动和集中起来, 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集约化生产, 使土地与其他生产资料形成最佳组合, 实现农业生产利润最大化, 增强市场竞争力。在经济比较发达, 自然条件的地区发展农业适度经营。所谓适度经营是指与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结构相适应, 在保证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前提下, 使农业经营的耕地面积得到适度扩张, 从而使从事农业生产得到规模经济, 收入水平达到或略高于其他同行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4. 7 提高农产品出口退税比例。现行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仅有 5%, 不利于降低农产品换汇成本, 也不利于调动生产者、 出口企业和国家储备部门的积极性。适当降低农业特产税, 以减轻我国具备比较优势农产品的成本, 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1 邵科 如何看待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和家庭农场 农产品市场周刊2 周立群, 曹利群.商品契约优于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